宋志芳
摘? ?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城鄉綠化建設工作得到了建設、環境保護等部門的極大關注。當前階段的城市景觀設計,對于容器苗的需要正處于一個不斷增長的狀態中。但是由于技術、人才等方面外在條件的限制,在土球苗的容器化培育過程中,我國在技術手段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別是在容器苗的完善培育方面欠缺較多。采用調研考察的方式,對林業種苗培育過程中容器苗培育的關鍵技術體系進行了簡要介紹,并以華山松樹種為例,開展了種苗容器化培育技術的試驗,分析了林業種苗培育過程中在不同基質配比、不同施肥量條件下容器苗培育的實際發育情況,希望可以為我國林業種苗容器育苗技術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與參考。
關鍵詞:林業種苗;容器育苗技術;要點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1-000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3.133? ? ? ?文獻標志碼: B
我國在林業種苗容器育苗技術方面的起步時間較晚,同國外相關技術開始的時間落后了將近20年。本文對既往的相關資料進行了查閱,并汲取了前人研究的經驗,對多地進行了實地調研與考察,將考察結果與容器育苗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結合,探討了容器苗培育的相關技術。在研究中,針對容器育苗中的兩個關鍵技術環節進行了調研,包括育苗基質、苗木施肥[1],并選擇了北方地區常見的華山松作為研究對象。華山松是景觀綠化樹種,其培育效果會受到基質配比、緩釋肥施肥量的影響。通過測定華山松容器苗在不同條件下的生長情況,發現基質處理技術對于保障苗木在形態、生理方面的良好生長具有突出的促進作用。基質處理的效果優于園土培育;對樹種容器培育中使用5.0 kg/m3的施肥量,對于華山松容器育苗的發育情況具有最好的效果。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當前社會發展階段,對于大規格苗木的栽培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生產中仍沿用傳統的樹苗造景方法,在立地條件、反季節施工、苗木成活率等方面面臨較大的困難,嚴重影響了景觀設計中苗木移植的實際效果[2-3]。景觀植物在城鄉環境改造建設過程中起到的不僅是簡單的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更體現了使用苗木造景的地區特色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發展成果。可見,當前階段的城鄉苗木造景工作,大多數會選擇大規格的苗木樹種,以達到更好的景觀效果[4]。但是我國在林業容器育苗方面的起步時間較晚,在容器苗培育技術的發展中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具體表現為育苗基質不合理、灌溉與排水設施不完善、容器苗與生長環境不適應等[5]。這些問題對于容器苗的生長質量、收益效果都將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由此可見,對林業樹種容器育苗技術展開積極的研究,對于提升我國容器苗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2? ?容器育苗培育關鍵技術研究
2.1? ?調查方法
本文調研中所采用的調查方法有兩種,具體為文獻分析法和實地調研法。對既往的文獻資料進行了分析,在對我國容器苗市場情況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前往容器苗培育規模大、知名度高的培育基地開展了實地調查,獲得了大量的圖像與文字資料,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持,提升了研究結果的科學性[6]。
2.2? ?調查內容
2.2.1? ?樹種選擇
選擇合適的苗木品種進行研究,是開展容器苗培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對容器苗進行培育研究中發現,其具有占地面積大、種植密度小、技術難度高等特點。與其他培育方式最大的不同是,此項研究對于苗木個體培育的重視程度更高,研究所需的經濟條件較高。因此,在開展林業樹種容器苗培育中,苗木樹種選擇方面應遵循4項原則:首先,苗木需要對當地氣候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以提升苗木成活率。其次,保證培育出的苗木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選擇色彩、姿態優秀的樹種,從整體上提升城市園林景觀的水平。再次,培育的樹種在收益效果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最后,要選擇當地民眾喜愛的樹種。
2.2.2? ?場地設置
在培育方式上,容器苗與土球苗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容器苗的培育工作,在管理方式上體現為集中性強的特點,需要有大量基礎配套設施的支持。因此,在容器苗的培育場地設置方面,應遵循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發展方向,對于培育場地周邊的道路、建筑、倉庫位置進行合理劃分,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7]。
2.2.3? ?栽培技術
2.2.3.1? ? 容器的擺放
在苗木的培育容器進行擺放時,應將其與土壤隔開,避免直接接觸土壤。在擺放前,需要提前對周邊地面環境進行清掃處理,可以通過鋪設園藝地布、陶礫或碎石等方式,達到有效的保濕、防雜草、空氣斷根效果。常見容器苗的擺放方式,包括地上、半埋和全埋3種方式。①地上[8]。直接將容器苗放在地表,并鋪設地布或陶礫,控制苗木根系生長,防止其向下伸展,提升了移動苗木容器時的工作效率。地上放置,是當前階段苗木容器培育中容器擺放的常用方式。但這種擺放方式的不足在于容器苗可能會受到環境脅迫的影響,容易散發大量水分,被風吹倒伏。②半埋方式。半埋則是只將容器的下半部分埋入地下,可以提升苗木的穩定性。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可以提升對容器下半部分的保溫、保水、防風性能;缺點在于地上部分的苗木仍會受到環境脅迫的影響,地下部分的根系更容易向下伸展,不利于移動苗木容器[9]。③全埋方式。此方式是將容器完全埋入地下。優勢在于可以降低苗木對外界的緩沖影響,缺點在于只適用于苗木休眠期。
2.2.3.2? ? 換盆
在開展容器育苗的過程中,換盆環節的重要性較高。容器中的苗木在受到培育時,其根系將持續在基質中保持生長狀態。如果苗木的根系生長至容器壁,培育人員應及時更換容器,保證苗木根系的生長擁有更舒展的空間和更充足的養分,對于滿足苗木生長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不及時地為苗木進行換盆,會導致苗木根系缺乏必要的生長空間和養分,給苗木正常生長帶來負面影響。但是換盆的頻率也不宜過高,否則會影響苗木根系的正常發育,破壞苗木質量,浪費育苗成本[10]。對容器中的苗木是否需要換盆進行判斷,可以采用直接拔出苗木根系的方式,其可以直接肉眼觀察到苗木根系的生長空間。如果容器外圍基質中根系顏色表現為明顯的白色,則表明苗木的根系缺乏生長空間,工作人員需要及時更換育苗容器。
2.2.3.3? ? 施肥
容器育苗與裸根苗獲得水肥的方式有較大的差異,裸根苗可借助根系的無限延伸獲得水肥,容器苗在生長發育中對于外界水肥供給的依賴程度更高。因此,如何科學處理容器苗的水肥管理工作,成為提升容器育苗工作質量的重要方式。對于小規格的容器苗而言,在施肥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使用指數施肥;對于大規格容器苗而言,出于對植株初始養分狀態、苗木養分含量指標的考慮,一般會通過苗木形態、葉色主觀判斷苗木所需的施肥量。當前,我國苗木容器培育技術并不完善,未來需要對科學判斷苗木所需的施肥量技術繼續展開積極研究,解決施肥量完全依賴主觀判斷的不足。
3? ?提升林業容器育苗技術的方法
3.1? ?在育苗器材上進行提升
為了有效地提升林業育苗成果,促進林業育苗技術的發展,首先需要從育苗的器材方面進行加強。在實際的育苗管理工作中,不斷提升育苗過程的科學性、合理性。在品質高的育苗器材幫助下,幼苗的成活與健康有了良好的保證,育苗工作效率也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在育苗器材中,對幼苗生長起到關鍵作用的是育種器與聯合播種器。其在先進的使用性能條件下,幼苗種植工作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近年來,我國的林業技術發展迅速,對于先進技術的應用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使用無人型自動設備,可以完成從播種、育苗到移栽的一整套栽培育苗工作。通過創立立體式的幼苗培育機構,可以提升對有限土地的利用率,提升幼苗管理效率。
3.2? ?建立科學的育苗管理機制
通過建立完善的育苗管理機制,可以保證在實際的林業育苗工作中落實先進的育苗技術。在工作中不斷投入時間和精力,對已有的育苗栽培技術進行完善,從而實現技術與管理上的共同發展與創新。林業部門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勵、支持與引導育苗企業和個人的工作,提升育苗產業的總體發展態勢,在保證育苗企業和個人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綜上所述,通過容器育苗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苗木移植成活率,為城鄉景觀建設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所以林業單位需要積極開展對容器育苗相關技術的研究學習,不斷提升容器育苗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 1 ] 張芳萍.林業種苗容器育苗技術研究[J].鄉村科技,2019(24):87-88.
[ 2 ] 宋家儉.關于林業種苗容器育苗技術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23):190.
[ 3 ] 徐華.關于林業種苗容器育苗技術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9,39(11):65-66.
[ 4 ] 楊小利.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8(11):73.
[ 5 ] 袁金霞,盛飛.子午嶺遼東櫟容器育苗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14):64-65.
[ 6 ] 劉艷.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7,8(18):84-85.
[ 7 ] 潘洪泉.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初探[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9):196.
[ 8 ] 倫緒彬.試論林業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J].中國高新區,2018(8):212.
[ 9 ] 劉曉玲.油松和山杏容器育苗技術探索[J].南方農業,2019,13(8):63,65.
[ 10 ] 劉尉,肖前剛,李文俊,等.淺談殼斗科植物容器育苗技術[J].園藝與種苗,2018,38(1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