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森

春風又綠江南岸,水碧山青畫不如。走進“浙江之心”磐安,看春天的綠牽著花兒的手,在萬山之國、四江之源蕩起花漾,吸一口混合著花香的清新空氣,突然有一種“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的自在和瀟灑。磐安,身之所安,心之所向,詩之所居,美麗浙江的畫卷在此徐徐鋪展,美麗中國的愿景在此恣意生長。
浙中花園 靈秀磐安
磐安有“浙中花園、醉美氧吧”之稱。穿越游走在這個世外桃源般的人間仙境,仿佛有一種奇妙的魔法,可以讓人忘記時間,忘卻煩惱,讓心靈放飛、讓節奏放緩,在這里,享受最寧靜的時光,體驗最愜意的慢生活,品味最道地的山居日子,把心放在大自然。
綠色是磐安的底色,高達80.4%的森林覆蓋率讓這里成為浙江版圖上的一塊翡翠。磐安大地林海茫茫,滿目青翠,就像一個巨大的綠色盆景。在黃檀林場、園塘林場、百杖潭景區、高姥山景區,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一萬多個。磐安生產的空氣罐頭遠銷海外。逃離城市的浮塵,來磐安吸吸氧,讓自己的肺吐故納新,精神倍兒爽。
水是生命之源,磐安是婺江、甌江、靈江、曹娥江的發源地,從源頭而來的天然礦泉水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和侵害,味道有點甜。那些大城市里來的游客返程時都會倒滿一杯山泉水,甚至不辭路途艱辛,捎上一桶磐安水,帶回城里煮水燒茶,全家享用。
群山之祖,諸水之源,不僅給人提供了氣養和水養,還孕育了迷人的自然風光,高峰、深澗、峽谷,千姿百態,錯落有致。5200多座山峰里,有浙東祖山大盤山、有高山濕地高姥山、有定情勝地青梅尖,這些山峰或巍峨壯觀、氣象萬千,或石崖峻秀、飛瀑流泉,或清水潺潺、古樹參天。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許多歌賦詩章:“直上盤山最高峰,千山萬壑動秋風。遙觀海北千層浪,信是江南第一峰”“萬里云山一破裘,玉潭瀑布幾春秋。渾如匹練懸千丈,奇巧功夫孰與伴”……這些詩文浸潤這方奇異靈秀的山水,融入大山兒女的血脈,揮灑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深厚韻味。悠游在此的游客進可登高望遠,退可倚欄聽風,隨性選擇適合自己的姿態,裁一縷春風,煮一壺山茶,寄情山水間,心馳天地外。
許多人來這里探幽尋源。在莽莽蒼蒼的森林里,循著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涓流,一路溯源,一路是曾遇見的美景,一路探尋一切想知道的自然謎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這里沒有俗世雜務的紛擾,也沒有爭名奪利的喧囂,自然的聲音悅耳動聽,滿山的朝露冰膚醒心。不經意間,疑惑自己到底是在找江河之源,還是在找靜心之地。
食養修身 藥香濟世
都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行者戀食。走進磐安,好山好水令人樂不思蜀,珍饈美食更讓人垂涎三尺。小吃之鄉方前的食餅筒、糊拉汰、饅頭,玉山區域的菜鹵豆腐、清炒苦麻皮,磐安藥膳中的天麻燉土雞、杜仲豬腰、茯苓豬肚湯,無不讓人食欲大開。隨著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磐安美食從鄉村走進城市,又把城市食客帶進農家樂,無論是文溪水畔還是高山村寨,總有嘗不完的農家美味,飲不盡的甜酒佳釀。春日,紫藤筍尖,嘗個鮮;夏日,山粉蓮藕,清會涼;秋日,菌菇藥膳,熬個湯;冬日,土雞老鴨,上個煲。這是磐安的味道,也是魂牽夢繞家的味道,吃的是美食,品的是鄉愁。
都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行者戀食。走進磐安,好山好水令人樂不思蜀,珍饈美食更讓人垂涎三尺。小吃之鄉方前的食餅筒、糊拉汰、饅頭,玉山區域的菜鹵豆腐、清炒苦麻皮,磐安藥膳中的天麻燉土雞、杜仲豬腰、茯苓豬肚湯,無不讓人食欲大開。隨著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磐安美食從鄉村走進城市,又把城市食客帶進農家樂,無論是文溪水畔還是高山村寨,總有嘗不完的農家美味,飲不盡的甜酒佳釀。春日,紫藤筍尖,嘗個鮮;夏日,山粉蓮藕,清個涼;秋日,菌菇藥膳,熬個湯;冬日,土雞老鴨,上個煲。這是磐安的味道,也是魂牽夢繞家的味道,吃的是美食,品的是鄉愁。
好味道離不開好食材。磐安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獨特的地質風貌,造就了有機的山珍,為挑剔的食客奉獻著鮮美的食材。肉質厚實的香菇、翠綠醇香的茶葉、形如蜂兒的香榧、久煮不爛的板栗、白嫩味美的茭白,總有一種味道讓你回味無窮,總有一種特產讓你欲罷不能。
磐安是中國藥材之鄉,坐擁全國唯一以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為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盤山自然保護區。這里不僅盛產傳統的“磐五味”中藥:白術、元胡、浙貝母、玄參、白芍,還大規模種植藥食兩用的新“磐五味”:天麻、鐵皮石斛、三葉青、玉竹、靈芝。隨著中藥養生文化的發掘和弘揚,磐安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中藥材市場的關注。走進浙八味市場,到處可見選購養生保健品的游客,道地本真,質優價廉,誰也熬不忍不買一點。
文沁風淳 德化精神
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取代不了鄉村寧靜簡樸的生活帶給人們的舒心暢興,現代物質生活提升的背后,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賡續傳承,是古老東方智慧的辛勤耕耘。尋根,在磐安原生態的田園風光中,在阡陌交通、田舍掩映、雞犬相聞的傳統村落里,有古老而充滿活力的鄉村記憶。
在蒙蒙煙雨中,走進橫路村,烏石鋪就的街巷散發著歲月的幽光,長年累月的行走已經把它們的表面磨得精光,用烏石壘筑而成的石頭房高低錯落地緊挨著,門前庭院的壇壇罐罐種上了好看的花花草草,墻面上的深綠藤蔓蔥郁茂盛,偶爾有牽著牛、挑著擔的村民從古巷走過,幾位畫畫的學生專心致志地在寫生,生活在老宅里的居民依舊在古井里打水,生火做飯,炊煙裊裊,飯菜飄香,日子過得靜謐而踏實。
村口新砌的烏石長廊,妙手裝點的文化禮堂,還有隨處可見的景觀小品,讓人感受到古村的時代氣息。你可以選擇在這里的某家民宿住下,累了,小樓一夜聽細雨;煩了,泡壺龍井等花開;閑了,手持書卷不問事;倦了,枕著夢香到天明。第二天一早,曉風晨霧,山川空蒙,去村邊的田野走走,翠綠的莊稼、不知名的野草、冰涼爽凈的露珠,還有那些晨起而作的村民,給人一種“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舒心和暢快。山情水趣,田野清氣,滌蕩了內心的焦灼和郁悶,釋放了緊繃的神經和壓抑,仿佛與大自然融在一起,一種久違的釋然和閑適漫卷身心。
不管是“中國第三圣地”婺州南孔櫸溪村,還是“中華羊氏第一村”大皿村,抑或是浸潤在理學名宗里的梓譽村,無不讓人領略到穿越千年時間的文化積淀。磐安占盡了山水之形勝,也留住了心底之鄉愁。散布于山水之間的古村落,鐫刻著先人們創造的歷史,承載著厚重的文化。這里的一座祠堂、一棵古樹、一眼深井、一扇花窗,都可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蘊含著一個曲折動人的傳說。悠然慢行在時光深處的老村落,青石板巷里步移景異,思緒紛飛,遙遠的略顯黛色的記憶緩緩打撈出來,如塵往事與靜默村景交錯疊現,繁華與榮耀,紛爭與糾結,飄散在風中,唯有村口的那棵古樹依然蒼翠,門前的那條小溪照常流淌,那顆焦躁疲憊的心仿佛有了安頓之所。
心靈的滋養終究離不開文化。磐安是一個最適合心養的地方。來南孔闕里,謁孔子身像,觀古村宅院,領略博大精深的儒學文化。登大盤山,訪昭明院,逛浙八味市場,品味源遠流長的中藥文化。游古茶場,拜茶神許遜,賞連綿茶山,感悟清敬和美的茶文化。磐安還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擁有迎大旗、煉火、龜壽奉茶等72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百余座農村文化禮堂、百余支鄉音宣講團、百余支鄉村演藝隊,以文化人,以文聚人,“為政以德”“上善若水”“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些中華傳統文化的香湯無聲地浸潤著生于此長于此的磐安兒女,吸引著南來北往遇見磐安的那些游人。
“身心兩安,自在磐安”,這是一種自豪。森林茂密,山水雋秀,大自然給了磐安無可比擬的生態底色和美麗風景。特產眾多、人文厚重,老祖宗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資源和文化遺產。浙江之心的區位、天然氧吧的生態、江南秘境的神奇、鮮香醇美的美食,使這里擁有一種恬靜美、內蘊美、和諧美,孕育出美麗浙江的風姿雅韻。
“身心兩安,自在磐安”,這是一種自信。水養、氣養、食養、藥養、心養,磐安樣樣擁有。熱心、舒心、順心、誠心、醉心,磐安力求完美。倦了、乏了、煩了,到山水磐安、這養生福地做一次完美的逃離和放松,尋一處幽谷,覓一方佳境,居一所民宿,享一種現代慢生活。無論男女老幼,來自天南海北,只要來磐安,都能求取身心兩相安的境地。
“身心兩安,自在磐安”,這是一種自勵。未來的磐安,必將以夢為馬,攏聚四時風物,豐饒一方景致,繼續努力營造生態文明下的身體康養“寶地”、心靈休憩“凈地”,開美麗浙江之窗,誦美麗中國之詩,共海內外游人知己暢享新時代花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