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發表在《進化與人類行為》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注意力缺陷多動綜合征、躁郁癥甚至攻擊性行為等疾病可能與糖攝入有關。
研究人員說:“我們提供的證據表明,果糖通過降低細胞內的能量,會引發一種類似饑餓時的覓食反應。”覓食反應會刺激冒險、沖動、求新、快速決策和作為生存反應的攻擊性來確保食物的安全。這個過程的過度刺激可能導致從多動到躁郁甚至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攝取果糖是為幫助人類生存,但果糖的攝取量在過去一個世紀里一直飆升,尤其是西方飲食,果糖攝取量嚴重超標。研究人員補充道:“我們不會把攻擊性行為都歸咎于糖,而是認為它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雖然果糖是一種影響攻擊性行為的危險因素,但這并不排斥影響心理健康的還有基因、家庭、身體、情緒和環境等因素。
(摘自《呼和浩特晚報》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