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我國建筑工程行業規模和數量得到擴大,人們對于建筑的需求日益提升,建筑工程行業發展面對的挑戰也較多,如果不合理地對施工技術進行提升,會導致施工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不利于建筑工程行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本文針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技術;運用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1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概述
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用量最大的材料,主要由砂石、外加劑、水等組成,其配置應精細高效,保證混凝土相關施工的穩定性和效率。另外,混凝土澆筑施工主要是將混凝土材料澆筑到特定的建筑結構模板中,從而達到固定和塑造一定結構的效果,達到穩定牢固的結構目的。
1.1特點
混凝土澆筑技術的實質是將混凝土材料倒入模內直至混凝土呈現塑化狀態的施工處理。在混凝土澆筑的全過程中,基本點是連續進行澆筑作業,最好不要中斷澆筑作業。施工人員必須按照正確的澆筑順序澆筑混凝土,并輔以振搗混凝土作業。以上澆筑環節完成后,必須正確處理施工縫,避免混凝土施工縫對工程整體結構的不利影響[1]。在充分保證澆筑質量的前提下,施工人員應進入混凝土養護的后續環節,采用灑水、覆膜等綜合后養護處理。目前,在大多數混凝土澆筑工程中,施工人員將面臨大量的澆筑工程施工,需要正確處理較為復雜的澆筑作業環節。
1.2現狀
對于現階段的建設項目,混凝土澆筑環節應屬于核心工程施工環節。近年來,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法逐步優化,混凝土結構整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混凝土施工人員務必要嚴格把關,澆筑混凝土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施工的順利程度。但從目前情況看,仍有部分工程施工人員對澆筑施工質量控制不嚴,會造成混凝土澆筑全過程工程安全缺陷。因此,施工部門需要對現有的澆筑施工方法進行改進,保證最優的施工效果。
2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
2.1合理選擇混凝土制作材料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外加劑和水組成。在混凝土制備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用水和選水,水質檢測必須保證高效、準確。嚴禁未經質量檢驗或未經特殊處理的水流入混凝土材料制備中。同時,選用的水泥也應符合既定的工程建設標準,保證相關工程施工質量的穩定;此外,骨料和外加劑的選用,包括含砂量和粉煤灰含量等指標必須重點關注和認真分析,以確保混凝土強度達到標準。
2.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輸送
混凝土運輸一般采用泵等專用設備進行,拖泵與移動泵聯合作用下的運輸必須平穩、高效地進行。無論運距多遠,都要做好精準嚴密的部署,為高效科學的交通運輸、高質量的建設提供切實保障[2]。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運輸前,混凝土泵的檢測必須細致全面,才能有效防止砂石進入管道或堵塞管道,為相關運輸的穩定高效實施提供切實保障。
2.3梁板澆筑技術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梁板結構是最為常見的混凝土構件形式。梁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承重構件,本身具備足夠的剛度,而板式結構往往厚度較小,通過梁與板的結合,形成穩固的承重體系。在進行梁板的澆筑時,需要根據梁板的特征,制定專業的澆筑方案,以確保混凝土構件符合設計要求。在進行梁體的澆筑時,需要按照梁體的結構和厚度,進行分層澆筑,以確保梁體的整體質量。在梁體澆筑到相應標高后,方可進行梁板的澆筑工作[3]。在板澆筑時,需要保持穩定的混凝土上料速度,避免對模板造成不均勻壓力,振搗方向需要與澆筑方向保持一致。在澆筑時,需要控制好板結構的厚度,防止澆筑尺寸出現問題,給建筑的結構體系造成不良影響。
2.4剪力墻澆筑技術
框架剪力墻結構因其穩定的性能和良好的施工性,被廣泛地應用在我國建筑工程中。剪力墻作為承受荷載的主要構件,在澆筑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澆筑施工技術進行,以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在剪力墻澆筑時,由于墻體高度過大,需要進行分層澆筑,澆筑厚度不宜過大。為了確保剪力墻的整體性,必須確保澆筑過程的連續性,使墻體形成整體。由于墻體本身為薄板結構,所以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容易產生裂縫,后期需要對剪力墻裂縫檢查工作,避免影響結構承載能力。由于建筑剪力墻需要預留預埋其他專業的洞口和管線,所以在澆筑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定位工作,確保位置的正確性,避免發生偏移對墻體結構造成影響。在澆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墻體過高,往往會造成鋼筋錯位,影響剪力墻保護層厚度,因此需要做好澆筑過程的鋼筋看護工作。
2.5預應力澆筑技術
預應力澆筑技術是一些特殊混凝土構件的澆筑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為了提高結構承載能力,節約建筑空間,往往會采用預應力構件。預應力構件通過預應力鋼筋或者鋼絞線為混凝土構件提前施加一個作用力,使其在澆筑完成后能夠承受更大的結構荷載。這種混凝土結構的澆筑對于施工技術要求更為嚴格。通常情況下分為先張法構件澆筑與后張法構件澆筑。先張法建筑過程中需要避免澆筑過程中對預應力鋼筋造成損壞和影響。后張法則需要控制好澆筑作業,避免影響預應力預留孔道,導致預應力筋后期張拉作業困難。由于預應力構件對于混凝土質量要求更高,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好澆筑工藝。
總之,要有效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穩定性和效率,就要把重點放在涉及的具體施工上,技術操作模式必須嚴謹科學。不僅前期施工設計要保證科學高效,后續施工維護要穩定合理,而且選用的工藝要與既定的施工環境相一致。這樣才能充分保證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穩定性和效率,從而更穩定地為建筑工程的科學推廣服務。
參考文獻
[1]寧宏干.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分析探討[J].房地產世界,2020(20):49-50.
[2]官志強,胡強,楊林.關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現場混凝土控制技術探討[J].居舍,2020(29):43-44.
[3]揚克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1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