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藝繁
摘 要:我國工業發展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工業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在供電所規模和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管理水平和建設質量也有待提高,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國家對基層供電所提出了全方位的建設要求,既促進了基層供電所的企業發展,也促進了整個電力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全能型;供電所建設背景;農村電力績效;管理;分析
1績效管理概述
所謂績效管理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實現組織目標,參與績效規劃、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績效結果應用的連續循環過程,而績效目標的改進,對提高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績效管理過程中,要注重管理機制、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引入和整合,使績效管理的效果更加顯著,提高其在現代企業發展中的科學應用水平。
2績效管理的重要性簡析
要把績效管理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以黨和政府一把手為組長、各領導為成員的績效管理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績效管理的組織實施和部門管理的考核;設立由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績效管理辦公室,負責基層單位指標的制定和考核;成立績效經理和兼職績效考核基層單位,完成員工考核指標,明確職責,細化分工。近年來,省市企業在績效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績效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熱點,要實現員工的高素質、高績效、高待遇的“三高”目標。
3電力企業一線員工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3.1績效管理認知水平有待提高
(1)一些電力企業在思想上對績效管理重視不夠,導致相應的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持,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一線員工的管理效率和質量,會使企業的生產效率有所降低(2)由于傳統觀念轉變不合時宜、對新時期形勢變化缺乏深入分析等因素的影響,一些電力企業對績效管理的認識存在偏差,這種管理方法難以發揮實際作用,間接增加了一線員工管理問題的發生率。
3.2缺乏健全的績效管理體系
(1)目的不明確。一些電力企業管理者運用績效管理來控制一線員工的工作完成情況,但由于缺乏明確的管理目標,溝通效率有待提高,使得一線員工的績效管理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但相應的管理制度也對應用價值產生了負面影響(2)在績效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不完善的影響下,績效管理體系不能很好地應對問題,不能對相應的管理工作給予科學的指導,電力企業一線員工的績效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受到一定影響,工作積極性降低。
4“全能型”背景下農電績效管理的有效策略
4.1統一管理目標。
在建設“全能型”供電所的背景下,各縣供電公司沒有與所轄市供電公司的目標建立密切聯系,而供電所工作人員對上級單位傳達的目標沒有正確認識,在實現自身業績的過程中,只完成最基本的工作任務,對總行的戰略目標沒有正確認識。縣域供電需要對總行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把握,分解總行的營銷農電管理指標體系,使縣供電局明確自己的任務,努力使績效考核職能得到充分發揮。縣域供電需要分析總公司的總體目標,以確定縣域供電在固定時間內完成指標,并與支付完成緊密聯系,根據勞動效率分配勞動報酬,明確縣域供電戰略目標的重點內容,推行全方位供電所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合作經營和專業人員隊伍,服務全方位供電所,要發展供電所基礎管理和綜合應對體系,形成高質量的工作標準,改革工作方法,明確工作中心,統一管理目標。
4.2建立全方位的考核機制。
綜合績效考核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考核對象是供電所全體員工,每個人都需要參與這項工作;二是考核內容要多方面,如員工績效考核、職業技能考核等。在這個過程中,保證考核的公平性,保證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保證考核的可操作性,使供電所的績效工作得到有效開展,是非常重要的。
4.3加強組織職能。
績效管理小組負責協調解決績效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審核供電所績效考核結果。安全員、技術員、現場班長負責運維管理、電能質量數據檢查、考核和性能數據上報。營銷人員負責數據收集、控制、檢查、評估和績效數據報告。經濟核算人員負責線損、用電數據的監測、檢查、考核、業績數據的填寫。值班班長負責供電服務、客戶信息數據管理、檢查、考核、績效數據填報。
4.4加強過程管理。
在傳統的農村電力績效管理中,主要是自我評價,質量評價相對獨立,沒有農村電力管理的評價體系。一是構建農村電力績效評價體系。對覆蓋農村電力的各項管理評價體系進行探索,收集各部門意見,建立全方位的評價體系,并做定量分析和評價。二是加強對供電所的檢查。將檢查結果和糾正措施納入績效考核。與綜合評價體系相結合,全面自查。三是加強信息管理。通過管理控制平臺,實現了供電所的在線工作。提高供電所現場作業管理水平,通過將作業終端分配給管理人員,實現對現場的實時管理。為提高野外信息化工作質量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4.5加強智能化綜合供電所建設。
“全能”供電所建設要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融入現代科技建設,加強“全能”供電所智能化建設。目前,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發展模式,利用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加強企業科技成果生產。在智能化“全方位”供電所建設中,通過智能化服務,擴大供電業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開展業務拓展和手持服務終端管理,加強資源信息化管理,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用戶續費、繳費、開戶等各項電力服務電腦化。此外,在智能化建設方面,還要加強對網上支付的研究,利用現代支付手段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便捷的支付渠道,實現支付“指尖”的智能化發展。供電所還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向供電所提出建議或訴求,供電所還可以通過微信發布重要的變電信息,實現供電所服務的智能化。
5結論
在“全方位”供電所建設的背景下,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能夠保證供電所管理目標的完成,能夠保證供電所和總公司管理目標的完成,并促進經濟效益的進步,提高縣域供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為公眾提供優質的供電。
參考文獻
[1]喬琦,諶晨.“全能型”供電所:三全引領統籌推進試點建設[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8(02):24-27.
[2]王衛東.如何做好“全能型”供電所建設工作[J].農電管理,2018(06):67-68.
[3]王佩佩,郭稼.“全能型”供電所建設背景下農電績效管理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8(08):18-19.
[4]陳少華,向保林.適應“全能型”供電所建設的人才培訓體系[J].中國電力教育,2017(0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