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來,王 博
(1 古交西山發電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200;2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西安710054)
材料的導熱性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性能,當在汽車工程、電子電器、航空航天等領域,很多零部件的原材料需要具有較為優異的導熱性,將設備或儀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熱量傳遞到環境中去,從而保證零件在較為合適的溫度環境下工作,保證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
在三大材料中,金屬材料的導熱性能最為優異,而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熱導率一般較低。然而,金屬材料的密度較大,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不利于輕量化的實施;而且,金屬材料的耐腐蝕性能較差,容易受到環境中水、氧和化學物質的作用而失效,因此開發新型的導熱材料是勢在必行的[1-5]。
高分子材料的導熱性能較差,但是其密度低質輕、比強度高、耐化學腐蝕,可用于制備輕量化和耐腐蝕的機械零件或電子元件。若通過共混改性的方法,在高分子材料基體中添加具有優異導熱性能的填料,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導熱性能,同時還能保有高分子材料原本的優異性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6-10]。常見的導熱填料有金屬粉末、碳材料等。例如,Tavman等[11]在高密度聚乙烯基體中添加了質量分數為10% 的銅粉,有效提高了高密度聚乙烯的熱導率。
碳材料是一種導熱性能優異的材料,尤其是石墨烯材料,其二維平面的共軛結構使其散熱性能較好。本文以聚乙烯醇(PVA)為基體材料,在其中添加了不同含量和粒徑不同的石墨烯,制備了一系列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并對其導熱性能進行了研究。
石墨烯:粒徑分別為100、50、10、1.0、0.1 μm,青島東凱石墨有限公司;聚乙烯醇:牌號為PVA1799,醇解度為99%,上海匯滬實業有限公司。
稱取一定質量的PVA 溶解于95℃的熱水中,在攪拌的條件下,緩慢向其中加入事先分散均勻的石墨烯的水懸濁液。劇烈攪拌30min,保證形成均一的混合體系。隨后將該混合體系倒入模具中,置于-25℃下冷凍24 h以上。冷凍結束后,將所制備的試樣取出,于20℃下解凍,得到PVA/ 石墨烯復合膜。相應樣品的制備配方見表1。

表1 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配方Table 1 Preparation formula of PVA/ graphene composites
圖1 為測量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導熱性能的裝置示意圖。將樣品置于正負極之間,利用導電膠進行固定。測試室為真空環境,以盡可能消除熱對流所產生的影響。材料的電阻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在圖1 的設備測試下,會反映在電壓的變化。示波器可以直接讀出電壓的變化,正常情況下電壓隨時間的變化會呈現出圖2 所示的趨勢,先增加,隨后恒定。從一開始到當電壓到達恒定值的時間,便是材料散熱的時間,從而可以換算出材料的電導率,換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1)中,λ為熱導率,I為電流,V為電壓,σ為玻爾茲曼常數,εr為樣品的有效發射率,Ac為樣品的橫截面積,ΔT為樣品溫度變化。

圖1 測試裝置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est device

圖2 電壓隨時間的變化趨勢Fig.2 Voltage variation trend over time
首先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對PVA/ 石墨烯導熱性能的影響。由圖3 數據可知,當石墨烯的粒徑為50μm 時,隨著石墨烯的質量分數由0%增加至25%后,相應PVA/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出現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當PVA 基體中不添加石墨烯時,PVA 的熱導率較低,僅為0.089 W/(m·K);當在PVA 基體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后,與純PVA 相比,相應的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出現明顯的升高,這是由于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導熱性能,添加到了PVA 基體中后,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主要是由石墨烯提供;隨著石墨烯的質量分數提高到15% 后,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逐漸形成連續的網絡,從而使得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然而,當石墨烯的質量分數高于15% 后,相應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反而下降,這可能是由于石墨烯質量分數高于15% 后,在PVA 基體中容易發生團聚,分散不均一,反而不利于形成完整連續的網絡,所以熱導率反而出現了降低。以上實現結果表明,當石墨烯的質量分數為15% 時,相應的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熱導率最高,為0.621 W/(m·K),與純PVA 相比提高了約7 倍。

圖3 石墨烯含量對復合材料熱導率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graphene content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s
為了驗證以上猜測,利用掃描電鏡對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形貌進行了觀測。實驗結果表明,如圖4(a),當石墨烯的質量分數為5% 時,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含量較少,不過分散良好,未出現團聚現象;如圖4(b) 所示,當石墨烯的質量分數為15% 時,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含量較多,而且分散依然良好,未出現團聚現象;石墨烯的質量分數為25% 時,如圖4(c) 所示,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發生了團聚,形成了粒徑較大的團聚體,且分散不均一。

圖4 不同石墨烯含量的復合材料形貌:(a) 石墨烯質量分數為5%;(b) 石墨烯質量分數為15%;(c) 石墨烯質量分數為25%Fig.4 Morphology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graphene content :(a) mass fraction is 5%;(b) mass fraction is 15%;(c) mass fraction is 25%
本文還研究了石墨烯粒徑對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研究。由圖5 數據可知,當石墨烯的質量分數為15% 時,隨著石墨烯的粒徑由100μm 降低至0.1 μm 后,相應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出現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當PVA 基體中石墨烯的粒徑為100 μm 時,相應PVA/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為0.568 W/(m·K);隨著石墨烯的粒徑進一步降低至10μm 后,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更容易分散,所形成的網絡更為完整,從而使得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然而,當石墨烯的粒徑低于10μm 時,相應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反而下降,這是可能是由于石墨烯粒徑較小,比表面積大,在PVA 基體中容易發生團聚,分散不均一,反而不利于形成完整連續的網絡,所以熱導率反而出現了降低。以上實現結果表明,當石墨烯的粒徑為10μm 時,相應的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熱導率最高,為0.662 W/(m·K)。

圖5 石墨烯粒徑對復合材料熱導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graphene particle size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s
為了驗證以上猜測,利用掃描電鏡對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形貌進行了觀測。實驗結果表明,如圖6(a)所示,當石墨烯粒徑為10μm 時,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分散良好,未出現團聚現象;而如圖6(b)和6(c)所示,當石墨烯粒徑為1.0μm 和0.1μm 時,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均發生了團聚,形成了粒徑較大的團聚體,且分散不均一。另外,對比圖6(b) 和6(c) 可知,當石墨烯的粒徑越小時,發生的團聚現象越明顯。

圖6 添加不同粒徑的石墨烯的復合材料形貌:(a) 石墨烯粒徑為10μm;(b) 石墨烯粒徑為1.0μm;(c) 石墨烯粒徑為0.1μmFig.6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graphene size 10μm;(b) graphene size 1.0μm;(c) graphene size 0.1μm
本研究制備了一系列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并通過測量電壓的變化對其導熱性能進行了測試。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PVA 基體中添加石墨烯能夠有效提高PVA的熱導率。隨著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的質量分數增加或隨著石墨烯粒徑的降低,相應PVA/ 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均出現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這主要是由于較多的石墨烯和較小的石墨烯粒徑均會導致石墨烯在PVA 基體中發生團聚。當石墨烯粒徑為10μm,質量分數為15%時,相應PVA/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熱導率最高,為0.662 W/(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