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與焦先生合影 1992 年

20世紀90年代中期,焦先生出版《北京西郊宅園記》,此書一經出版,轟動一時,引起學術界極大反響。
焦先生不僅研究北京私家宅園,對京西圓明園的獨立小園也有研究,且繪制成圖。1860年因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被英法聯軍焚毀清代盛時的三山五園。雖然在頤和園、香山有部分恢復,多數園林已經無法恢復,譬如說康熙皇帝居住的暢春園,早已成為北京大學的一部分,已無法恢復。

焦雄先生繪長春園之茜園
圓明園是清朝五代帝王居住并處理朝政的地方,被毀后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遺址雖然開放,但人們無法直觀地了解圓明園建筑、園林之特色,而焦雄先生為此繪制了圓明三園中的獨立小園,使得人們可以通過焦先生所繪的這些清代皇家御苑內的園林藝術特色,來了解、研究、觀賞清代精致御制小園的獨特魅力。《圓明園史跡圖考》是先生一生付諸的心血,焦雄先生繪圓明園景區黑白圖68幅,繪《長春園園林建筑》黑白圖8幅、彩圖10幅,綺春園彩圖11幅,藻園彩圖1幅,圓明園內務府三旗營房彩圖1幅。這是巨大的文化工程。圓明三園被英法聯軍焚毀至今已是160年了,要將圓明園上百座小園林單獨繪出,哪一步都離不開考證,這需要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焦雄先生用心血為我們留下的絕不止是清代盛時圓明園的立體繪圖,他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更令人敬佩,用我的話說是螞蟻啃骨頭的精神!
焦先生在《北京西郊宅園記》的前言中說:“我國傳統古典名園之發展,莫不淵源于小庭院、小宅園。我國小宅園是在傳統民居多進式四合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先有宅而后才有園。各種不同形式的宅園,主要由自然空間和建筑空間組合而成,而造園藝術主要是由‘有聚 ‘有散、散聚融合形成的。聚為建筑空間,散為自然空間,散聚結合,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園林統一的美。古人云:‘構園無格,借景有因,切合四時,從而使時、情、物互借互生,構成濃郁的詩情畫意……”中國的園林藝術深邃的底蘊是博大精深的。焦先生概括成“聚散”不愧為經典之談,這也是焦先生一生研究官私宅園的經典總結。通常人們所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焦雄先生在前言中繼續說:“北京西郊園林薈萃,除清代建造的皇家三山五園外,著名的私家宅園尚有百余座之多,數量上不少于蘇州園林,造園風格也不同于蘇州園林。江南園林多以水景取勝,而北京園林多為旱景生輝。北京園林面積開闊,種植觀賞花木,建造旱榭,疊置大型假山,而取代缺水之不足。因此也可以說:‘北京園林甲天下,京西園林甲北京。 ”? 焦先生還說:“筆者從50年代后期就致力于搜集和挖掘有關京西宅園資料,開始時本著查找史書,以求補遺。經過實踐,發現史籍中記載太少,有的雖有記載,既簡扼,又不能反映全貌。后來又尋拓碑石,走訪故老,才獲得極為可貴的口碑材料,初步匯集了80余座宅園資料,經過整理、考證寫成文章。”
現在許多私家宅園已不復存在,調查起來就非常困難,焦先生為了讓后人能夠了解我國北方建筑園林特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曾問過焦先生,您寫的清河永泰莊賈子奇莊園早就不在了,您怎樣寫此宅園?焦先生說:“為了了解這宅園,我曾去清河多次,找到當時在該宅園干過活的下人,了解宅園的建筑與園林,分幾進,每進宅園有什么特色。”焦先生將人們所說的記錄下來并繪成圖紙后,再與這些人核實,幾經修改,直至與實景完全一致為止。80余座宅園資料,這是多么巨大的工程!
《圓明園史跡圖考》焦先生所繪達到了百圖。一位親眼看到圓明園景色的英國隨軍牧師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必須有一位身兼詩人、畫家、歷史學家、美術和鑒賞家、中國學者和其他別種天才的人物,才能圖寫園景,形容盡致。”雖然國圖有樣式雷遺留下來的有關建筑園林圖紙2000余幅及燙樣,還有圓明園建筑世家金勛先生所繪圓明園景觀圖紙,單就瀏覽這些資料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何況圓明園內的景觀時常根據歷代皇帝的要求在不斷地變化。這一工作是艱苦卓絕的,也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黃兆桐先生是納蘭性德博物館副館長,一生研究納蘭家族為己任,著書立說,是北京介紹清康熙朝宰相納蘭明珠及清代大詞人納蘭性德的重要作家。焦先生與黃兆桐是好朋友,兩人曾一起考察過軍都古城,焦先生曾采集一塊很有價值的瓷片而大發感慨,他對黃先生說:“不虛此行矣!”
黃兆桐先生出生在皂甲屯,對清代康熙朝宰相納蘭明珠邸園是很了解的,盡管這園早已不存在了。焦雄先生對京西宅園有濃厚的興趣,以研究老宅園為己任,繪制北京西郊皂甲屯清代明珠邸園的意圖就成為兩人的共同課題。由黃兆桐先生提供底圖,焦雄先生來繪。二老做了大量考證工作,最終繪制完成。為了嚴謹起見,最終此圖定為《北京西郊皂甲屯清代明珠邸園示意圖》(彩圖),“示意圖”這樣留有更多的余地,讓后人繼續完善它,這是科學而嚴謹的態度。
此圖繪制完成就放在納蘭性德博物館內作為一件重要展品,讓更多的人了解清初作為一代宰相的納蘭明珠邸園的真實狀況。從此圖可了解,300年前作為清康熙朝一代名相納蘭明珠邸園的建筑與園林布局的大致情況。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能執著地做好一件事是極不容易的,焦雄先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用一生心血鑄成的《北京西郊宅園記》(私宅)及《圓明園史跡圖考》(官宅),是先生為我們留下的一部豐厚的文化遺產。
攝影金鑒?? 編輯? 宋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