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爾小
摘 要: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汽車工業發展加快。在汽車制造過程中,特別關注環境污染。在汽車制造業的各個方面,汽車涂裝過程中造成的污染最為嚴重。因此,本文簡要討論了來自汽車涂裝行業的污染。然后提出了不同的處理措施,以促進汽車涂裝工藝的發展并減少環境污染。
關鍵詞:涂裝工藝 噴涂工藝 環境污染 防治措施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Automobile Coating Process and its Treatment Measures
Ren Erxiao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accelerated. In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all aspects of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automobile painting process is the most seriou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pollution from the automotive coating industry. Then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coating technolog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ey words:coating process, spraying proc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1 引言
許多化學品經常用于給汽車進行涂裝。在此過程中,大量的廢水,廢氣,廢渣等環境污染物長期排放。如今,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越來越高,相關法律也在不斷完善。另在汽車涂裝過程中使用不同的涂料,工藝和設備,也會對環境造成不同影響。因此,如果企業確實想減少汽車涂裝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就一定要做好環境保護策略。
2 中國汽車工業的環境問題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已經發現汽車行業的污染排放物對地球的影響,為了此行業的持續發展,再加上汽車工業是傳統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制造系統的龐大工程,在許多領域,例如與資源的大量消耗相關的原材料的回收,產品的制造以及廢金屬的加工,都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中國汽車制造商應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因素,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適當的貢獻。
自1990年代以來,中國的汽車生產和銷售一直呈現穩定且高速增長的趨勢。2009年,中國的汽車產銷量分別超過1300萬輛,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但在此過程中,我們的廢氣,廢液和粉塵沒有得到及時,適當的處理,導致頻繁發生環境污染,人身傷害等事故。可以看出,由汽車制造過程引起的污染不容忽視,迫切需要系統地進行管理和計劃。
在汽車工業中,汽車涂裝工藝用于制造整車和零配件。因此,在汽車制造過程中,涂裝過程是最長的過程序列和最高的技術復雜性的環節之一。它也是公認的汽車制造過程中產生廢物最多的環節之一,并且是汽車工業排放污染物研究的中心。本文重點介紹在汽車工業中造成最嚴重污染的噴漆工藝,分析噴涂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的聯系和污染成分,結合整個汽車行業,并根據此分析,建議可能的整治措施??梢詾楸Wo自然環境提供了有益的理論支持。
3 噴涂車輛時產生廢氣
在汽車噴涂過程中的溶劑蒸氣更是劇毒的氣態物質。通常,在噴涂過程中,所有這些溶劑都可能揮發而形成氣體。對人員和環境有著巨大破壞。油漆廢氣主要在汽車制造過程的二個部分中產生:(1)噴漆房廢氣。為了維持噴漆房的工作環境,噴漆房的通風風速一般控制在0.25~0.5m/s。因此,在涂裝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主要集中在涂裝室廢氣中。(2)烘房廢氣。在涂層干燥時。涂層中的溶劑因高溫揮發和涂料在高溫下發生交鏈反應而揮發,從而排放在空氣中。
4 汽車涂裝工藝中固體廢棄物的產生
在汽車涂裝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按來源通??梢苑譃橐韵聨最悾海?)廢渣。油漆廢料為固體或半固體,主要由樹脂,顏料和失去流動性的其他成分,噴漆房產生的油漆廢料,舊油漆刷膜組成。水處理后刷涂產生的沉積物和廢水基涂料。(2)水基沉積物。如磷酸鹽沉淀物,水處理后的沉淀物和廢水基涂料。(3)用于修補涂料和覆蓋物等的油漆,防水布,手套和紙桶等。
5 汽車噴漆過程中的污染物處理措施
5.1 噴漆時的廢氣處理措施
在汽車制造過程中,尤其是噴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氣,這在現場也需要有效控制,以防止污染物進入大氣并造成空氣的污染。通常,以下方法可用于有效減少汽車噴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染。首先是水性涂料的適用,水性涂料主要以純水溶劑,從而可有效降低噴漆室排放廢氣中有機污染物濃度,從根本上改善廢氣排放污染。其次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當使用這種方法時,活性炭被用作物理吸附劑。但他的缺點是該方法只能用于處理污染物,效率低。二是儲煤的燃燒過程。在此過程中,使用含有機溶劑的氣體將其溫度升高至200-400°C,然后使該氣體通過溶菌酶層進行氧化反應,以便可以在一定溫度下燃燒降低而不消耗大量熱能。使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設備相對較小,焚燒成本較低。缺點是該方法需要良好的預處理,并且處理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和催化劑相對昂貴。第三,直接燃燒過程。直接燃燒過程使用有機溶劑氣體,將其溫度升高到600-800°C,然后燃燒形成氧化反應,該程序的優點是非常易于使用,不需要任何預處理。它可以確保有機物質完全燃燒,并可以用于高濃度廢氣處理過程。不利的一面是,在必要時,燃燒成本將會更高。
5.2 涂裝過程中防止和控制廢水的措施
汽車噴漆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的成分,濃度變化很大??紤]到汽車涂裝過程中廢水的性質,在處理涂料廢水時,應根據廢水的具體條件選擇具體的解決方案。
首先,根據適用的要求,諸如廢舊的電泳清洗槽液和超濾槽液之類的有害廢水不能直接輸送到污水處理廠。必須嚴格按照減少危險廢物的原則中和這些液體廢物。處理完成后,將上清液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時,應過濾底部的污泥,將其形成干污泥,然后將干污泥運輸到適當的合格污泥中,否則無法將設備卸載到外部進行處理。壓濾機產生的廢水也應被輸送到處理廠進行處理。因此,必須在車間對這兩種類型的廢水進行預處理。中和和沉淀方法的使用只能在符合相關標準后才能使用,包括在廢水處理中。
5.3 涂料的應用
涂料也是引起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如今,電泳前處理常用的表面處理劑的穩定性相對較差,為了保持穩定性,,必須定期更換槽液。汽車噴漆車間中的新一代主動計數器設置具有相對較長的使用壽命,可以有效地延長罐液的使用壽命并有效減少廢水排放。通過在電泳漆中添加鉛,電泳漆可以具有更好的腐蝕和鈍化能力。但是,由于鉛的毒性很大,因此水會受到嚴重污染。所以無鉛電泳漆可用于汽車涂裝。同時,保證了底漆的所有性能,更重要的是減少了污水中重金屬的含量和減輕了環境污染。
6 涂裝過程中固體廢棄物的治理措施
工業生產將產生固體廢物,汽車涂裝工藝也不例外。例如,用于擦除油漆的棉布都含有大量油漆。一些溶劑,例如樹脂,含有更多的雙鍵,它們更容易被大氣中的氧氣氧化并散發出一定的熱量。如果此時釋放的熱量被積聚,它將逐漸到達被污染棉織物的自燃點,并發生自燃。因此,必須以安全衛生的方式處理涂漆汽車時產生的固體廢物。通常,從以下主要角度考慮并計劃了汽車行業采取的治理措施。(1)減少廢渣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廢渣殘留量的過程,減少了包覆過程中污染物的形成,達到了環保的目的。(2)科學處理產生的固體廢物。對于固體廢物,通常的處理方法是垃圾掩埋和焚化。但是,在處理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①應盡可能考慮對涂層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回收和再利用。固體廢物必須單獨收集,并根據廢物殘留物的性質進行適當處理。③焚燒時要避免二次污染。例如,當燃燒包含氯化橡膠涂料和聚氯乙烯樹脂涂料的棉織物時,這兩種涂料的燃燒會產生氯氣。如果不及時處理,將污染大氣并形成二次氣體污染。④當固體廢物的體積過大時,例如油漆渣,如果很大,則不能將其完整地放入焚化爐中。為了防止廢氣中的微塵污染大氣,除了安裝用于吸收有害氣體的裝置外,還必須配備靜電除塵裝置和真空吸塵器,并始終觀察它的溫度和燃燒條件,以避免異常燃燒和氣味,防止產生黑煙。
7 結語
總而言之,如果無法對汽車噴漆造成的廢氣,污水和固體廢物進行控制和處理,那就會損害環境和人類健康,尤其是隨著汽車需求的增加。年復一年。這些危險應引起市民和政府的更多關注。因此,有必要對汽車涂裝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合理設計和實施有關措施,以控制環境污染,更要制定相關標準和法規,努力將汽車涂漆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減輕環境污染。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2007.
[2]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2006-12-25.
[3]尹家緒,劉飛,王永靖.基于產品生命周期主線的汽車制造企業發展模式[J].系統工程,2008(1):25-29.
[4]曹華軍.面向綠色制造的工藝規劃技術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博士論文,2004.
[5]2006中國汽車工業統計年鑒.年鑒社,2006-11.
[6]吳濤.汽車車身涂裝技術的發展動態[J].汽車工藝與材料,20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