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芙慧 周文華 王泌寶
摘 要: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具有較為漫長的發展歷史,不但在制造業發展進程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對現代汽車制造工藝也有著關鍵性影響。針對于此,通過分析傳統模范法與失蠟法對現代汽車塑料件注塑工藝的影響、傳統經錦與緯錦工藝對汽車座椅面料制作工藝的影響、傳統蠟染工藝對汽車皮紋菲林工藝的影響以及漆器木紋裝飾在汽車結構中的實際應用,深入發掘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的潛在價值,進一步推動現代制造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 現代汽車制造工藝 影響
Explo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on Moder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hang Fuhui,Zhou Wenhua,Wang Mibao
Abstract:The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have a relatively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occupying a vital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ut also having a key influence on moder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view of thi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model method and lost wax method on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of modern automobile plastic part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warp brocade and weft brocade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utomobile seat fabrics,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batik process on the automobile skin texture film process,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acquer wood grain decoration in automobile structure. Decides, the paper deepl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and further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Key words:Chinese ancient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moder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fluence
1 引言
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作為制造工藝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現代汽車制造工藝技術與水平,并且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與人文性特征,奠定了中國工藝美術史基礎。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不但深刻反映出先人的獨具匠心,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哲學價值觀念,整體上實現審美理論與實用性能的有效融合。隨著現代汽車制造業的興起與發展,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元素也逐漸得以廣泛應用,從而更深層次地優化與完善汽車制造工藝設計。
2 傳統模范法與失蠟法對現代汽車塑料件注塑工藝的影響
中國古代傳統工藝模范法作為常見的產品制作方法,主要適用于制造具有普遍性的工藝產品,其制造原理與制造理念均對現代汽車塑料件注塑工藝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但古代傳統制作模具僅供一次使用,無法實現多次循環利用。中國古代傳統工藝模范法的具體操作步驟主要包括制內模、制外范、制內范、合范、澆鑄、修整等流程,首先利用泥土塑造帶有刻畫條紋的內模,并在內模上擠壓出外范,將其有序劃分為不同泥塊,其次刮一層內模作為內范,刮層的具體厚度需參考即將澆鑄的器物厚度,待內范與外范陰干、烘烤完畢后,借助預留在外范上的榫卯結合內范與外范,經泥土加固后預留澆口,若鑄造器物為大型鑄件,還需預留排氣口與排渣口。但需要注意的是,鑄造過程中應預防冷隔現象,將合范烘烤預熱后澆鑄銅液,待銅液冷卻完畢后,直接打破外范取得內范,最后重新打磨制造大型鑄件。而現代汽車塑料件注塑工藝則更依賴于模具直接生產塑料制品,其模具主要通過電腦構建數控機械的成型方式制造塑料產品,并由多種性能的零件直接構成模具,其內部還包含著成型模腔。在注塑過程中,首先將模具固定到注塑機上,在成型模腔中澆入熔融塑料,待其在成型模腔冷卻后固定模型,其次將成型模腔的上層與下層分開,利用頂出系統從成型模具中剝離出塑料制品,最后閉合模具以備二次注塑。在注塑過程中通常以往復循環的方式制作塑料品,而
注塑模具則由各種鋼板與零件共同組合而成,具體包括成型裝置、固定裝置、定位裝置、恒溫系統、冷卻系統、流道系統以及頂出系統等部分,并且與中國古代傳統工藝模范法密切相關,在某種程度上完全相似。
3 傳統經錦與緯錦工藝對汽車座椅面料制作工藝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中,經錦與緯錦通常存在明顯差異性,經錦以經線起花的方式進行織造,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特色,而緯錦則采用緯線起花技術進行編織,主要從西方流傳而來?;诳椩旒夹g角度,經錦圖案設計相對單一沉悶,整體色彩較為單調,而緯錦圖案設計則更加豐滿飽和,色彩對比也更強烈鮮明。唐朝以前的錦多以經錦為主,唐朝以后轉換為緯錦。與此同時,在現代汽車座椅面料制作工藝中,主要采用針織與機織兩種工藝方式,其中針織又可以區分為經編與緯編。經編由一組或幾組紗線排列組合而成,在經編中主要呈現經向排列趨勢,并以經向走向投入機器中的工作針上,通過經軸供紗引導紗線在經編中進行編織,整個過程呈現顯著的“之”字形狀,每橫列的各個線圈均由不同紗線共同編織而成。經編方法編織的針織物統一稱為經編織物,其正面與反面均無法分離,避免了脫散成線的可能,整個布面具有良好的堅固性。緯編主要利用緯編機將一根或幾根紗線編織而成,其路徑多按照布面緯線進行橫向往復運動,與織針運動相結合可以直接構成全新的針織線圈。緯編織物中的紗線通常以橫向運動方式為主,其織物借助橫列方向上的織針有序編織成橫向排列、具有銜接性的線圈,每橫列線圈均通過一根紗線編織組成,但通常由多根紗線編織而成,以此提高整體編織效率與水平。緯編織物在某種程度上極易拆開,經染整定型后,其拆開紗線具有明顯的起圈效果。在新時代汽車座椅面料快速興起與發展背景下,其面料行業逐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不但具有圓機生產步驟簡短、技術含量高等顯著優勢,在應用范圍、生產流程、能源損耗、生產成本以及技術發展前景等方面也較為突出。
4 傳統蠟染工藝對汽車皮紋菲林工藝的影響
蠟染作為中國傳統少數民族常用的紡織印染工藝方式,在古時別稱為蠟纈,主要與絞纈、夾纈共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印花工藝,在某種程度上屬于由蠟作為防染材料實施防染技術的傳統印染工藝。首先,利用蠟刀蘸取適量蠟液,在白布基礎上繪制所需花樣圖案,并將其浸入藍色為主的靛缸中。其次,經過水煮脫蠟后顯現出花紋,整個布面滲透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幾何圖形。此外,在實際浸染過程中,具有防染屬性的蠟將會直接龜裂,布面顯現特殊的冰紋形狀,具有經典的特色化魅力。另一方面,在現代汽車皮紋菲林工藝發展過程中,菲林本質上屬于感光片或膠卷底片,汽車裝飾皮紋通常借助菲林蝕刻方式制作而成,具體制作工藝流程主要由以下幾點構成:第一,在不銹鋼模具表層涂抹具有抗腐蝕功能的感光油墨,并在菲林紙上預先繪制好皮紋圖形條理,將菲林底片覆蓋至感光油墨后利用紫外線曝光,透過菲林底片的光線將直接與油墨產生化學反應,進而致使油墨硬度增加,變為具有抗弱堿性的圖層,而光線無法透過菲林底片透明部分的黑色油墨將不發生化學反應。第二,撤去菲林底片,在弱堿性碳酸鈉中侵泡不銹鋼,其耐堿性較差的部位直接與碳酸鈉產生脫落反應,形成裸露金屬,進而打造出所需花紋。第三,在不銹鋼反面粘貼保護膜,將其置于蝕刻機,借助三氯化鐵的強氧化性快速腐蝕不銹鋼板裸露部位,充分發揮最大化蝕刻效果。第四,將不銹鋼防蝕層清潔干凈后,正式結束蝕刻流程。由于汽車皮紋菲林工藝設計較為復雜,不同皮紋深度也可能導致工藝必須重復完成,并且菲林紙覆蓋后的部位可以有效避免腐蝕現象,而未覆蓋的部位將會直接腐蝕為工藝紋理。
5 漆器木紋裝飾在汽車結構中的實際應用
漆器多以木與竹等為基礎,利用大漆髹飾而成。髹飾大漆不僅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還可以充當裝飾角色,主要依賴于漆器表面的漆,以此保護漆器在水中久泡不腐。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漆器表面的漆為生漆,本質上屬于較為珍惜的樹汁,并且其中蘊含著漆酚與漆酶兩種重要化學物質,經過相互反應后直接形成漆膜,其不但具有優異的防腐、防潮以及滅菌等性能,在干燥后還可以日益變新?;谏岬牧己锰匦裕渑c木頭融合為酒杯時可以促使曲水流觴中的漆器酒杯隨水流動。在現代汽車制造業工藝中,木材主要適用于馬車與汽車車身結構的制作,還進一步升級為現代化裝飾品,在家庭用車、豪華展車中均可以應用實木進行裝飾,而相對簡單的制作產品也可以將仿桃木飾條作為內飾裝飾物。另外,木質飾板通常由樹木中的相鄰部位獲取,必須細致挑選、有序規劃,以此為車內制作產品紋路與花樣的協調性與統一性提供基本保障,某種程度上可將其視為巧色。與此同時,勞斯萊斯汽車將原本適用于制造木飾的原木檔案進行保存,日后其他需維修保養的汽車則可以直接找到與其相匹配的木飾。在木材使用過程中,必須全面考慮其耐用性與可靠性,還需保證各加工流程的完整性。因此,現代用于汽車的內飾木頭本質上并不屬于實木,而是切割后經多層板壓制而成的薄木,還需要在多層實木中適當安置特殊夾層,進而優化與完善木材使用性能,有效保障木材強度、韌性以及燃點。例如,在各個零件中適當插入鋁薄片進行固定,從源頭上避免開裂現象,同時相關工作人員在切割條紋適合的木飾面板時,通常需要再次壓制與彎曲多層木板,以人工操作方式完成整個流程,其次進行精細加工與打磨,在其表面覆蓋多層漆面,促使其具備良好的耐磨與耐腐性能,整體上與傳統漆器工藝制作較為相似。
6 結語
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對現代制造工藝影響范圍深遠,尤其體現在現代汽車制造工藝設計理念、色彩對比以及材料裝飾等方面的應用上,并且承載著歷史悠久的精神文明與智慧財富,真正意義上為現代汽車制造工藝提供了技術層面上的保障。因此,現代制造設計師必須對中國古代傳統工藝美術的實用性價值有明確認知,在了解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的基礎上感悟其中潛在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情懷,進而打造出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汽車制造工藝。
參考文獻:
[1]張濤.傳統手工藝類“非遺”項目產業化開發潛力評價研究[D].桂林理工大學,2017.
[2]張偉劍.淺析比例模型在汽車造型設計中的應用[J].汽車實用技術.2018(17).
[3]王婷婷.探析汽車金屬漆涂裝常見缺陷及工藝改進方法[J].時代汽車. 2017(14).
[4]孔德君,劉晶晶,馬曉冬.客車涂裝色彩方案與內飾設計的幾點看法[J].客車技術與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