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穎

2019年4月27日,布達佩斯世乒賽,首次闖入女單決賽的陳夢迎戰經歷過6次世乒賽、第三次闖入決賽的劉詩雯。面對經驗更豐富的隊友,陳夢2比4輸掉比賽,獲得女單亞軍。這一戰被陳夢放進了最難忘的三場比賽之列。
時隔近一年半,26歲的陳夢不再是那個國際大賽上的決賽“小白”,而是獲得世界杯冠軍的“夢姐”。一年多的時間不算長,陳夢成長得很快。她是中國女隊重要的中生代力量,開始逐步肩負起更多的責任與擔當;她是隊友們口中的“夢姐”,是需要沖鋒在前的絕對主力。她愈發成熟:“現在看世乒賽決賽,我有太多的不足,只能說當時具備了沖擊冠軍的實力,但還沒有完全具備拿下冠軍的綜合能力。那次比賽輸球后,我心里挺難過,挺痛的。因此,我更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也更堅定要向單項冠軍發起沖擊,努力拼搏。現在我愈發清楚,拿冠軍真的需要經歷跟磨練。

陳夢技術全面,實力過硬,這一年多,在球技和心態上不斷磨礪。越來越多的球迷感嘆陳夢達到“人球合一”的巔峰狀態。她知道自己還可以,也必須做到更好。她把進步與成長歸功于身邊的教練們,無論是主管教練馬琳,還是女隊主教練李隼,都教了她很多。陳夢說:“世乒賽那會兒,我還沒法全面地把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分析到,不知道接下來的訓練要針對性地練些什么,更多的是教練帶著我走。后來,我們開始有更多的溝通,可以跟教練聊我的想法,再到現在我有想法就會主動和教練說。我和教練之間互相信任,也越來越默契。”這次女子世界杯,首次參賽的陳夢從馬琳、李隼那里取了不少經。
開賽前第一天到場地進行適應性訓練時,陳夢正在換球拍海綿。幽默的馬琳拿起球拍,幫陳夢打了第一下,還笑著說:“世界杯王子給你把球拍開封。”馬琳保持著男子世界杯的四冠紀錄,他想把好運氣傳遞給陳夢。陳夢說:“馬指導每天給我很多正能量的信號,積極的暗示非常多。賽前他給我傳授了很多經驗,因為我從來沒打過世界杯,對世界杯賽制的了解、準備過程都是空白,是馬指導跟我講該怎么備戰。我們倆配合一年多了,互相更加了解,尤其他對我的把控更加準確,在備戰當中更容易抓住我需要的東西。”
信任與默契讓陳夢抓到馬琳幫忙開拍這個小動作的“意味深長”:“其實他還有更深層的意思,因為他是奧運會的男單冠軍,我這只是一個開始,比他的紀錄差挺多的,需要繼續努力超過他。”
2020年11月10日,在山東威海國際乒聯女子世界杯決賽上,陳夢與20歲的小將孫穎莎展開較量。此前由于隊友退賽,陳夢與孫穎莎替補獲得世界杯的參賽資格,兩人都是首次打世界杯。決賽中,陳夢是更有經驗的那一個。她延續了從10月初全國錦標賽女單奪冠開始的好狀態,4比1戰勝孫穎莎,成為第11個將名字刻上哈馬隆德杯的運動員。這是陳夢的首個世界杯冠軍,頗具分量。她直言:“我把握住了機會。拿下這次世界杯的冠軍是個很大突破。通過全國錦標賽,我收獲了一定信心,到了世界杯能把這種狀態延續下來是比較好的。整個比賽過程中,我在細節準備上做得比較充分。半決賽時遇到一些困難,在那種情況下能夠拿下比賽是靠信念的支撐,決賽能贏下來同樣離不開自己堅定的信念。”
努力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通過時間的沉淀,一年前布達佩斯世乒賽女單決賽的失利為陳夢帶來積極變化:“輸掉那次比賽后,我總結了很多。這次又進入到決賽,從賽前的備戰到與教練的溝通,我的心態更好了,可以把控自己,也更了解自己了。”


受疫情影響,世界杯所有參賽人員都是在“賽事泡泡”里接受閉環管理。陳夢無法外出慶祝,但她收到四面八方的祝賀信息。她笑著說:“我當時的感受就是大家跟我一樣,為這個冠軍等了很多年。”每次晚上的比賽結束后,陳夢因為亢奮而不易入睡,世界杯奪冠那晚她更是興奮難眠,畢竟這是她最難忘的比賽之一。
陳夢只在賽后一兩天短暫松了口氣,接下來還有國際乒聯總決賽等著她。好風憑借力,陳夢延續了世界杯的上佳狀態,再次書寫歷史。總決賽女單決賽中,陳夢以4比1的大比分戰勝王曼昱,收獲了第4個總決賽冠軍,追平了張怡寧總決賽女單四冠的紀錄。
其實,陳夢的狀態沒有世界杯時那么好,她感覺到精神上的疲勞,但是強烈的求勝欲望引領和支撐著她再創歷史,如她所言:“都是靠自己一拍拍拼出來的,想把這種狀態延續下去,就要在迎接每一次比賽時從零開始,做好充分準備,繼續勇往直前。”
突破是陳夢的2020年關鍵詞。能夠接連在世界杯和總決賽上創造歷史,離不開在10月初的全國錦標賽上釋放自己。全錦賽女單決賽中,陳夢直落4局戰勝上屆冠軍孫穎莎,首奪冠軍,用她的話說:捅破了曾經束縛自己的那層“窗戶紙”。賽前,陳夢的狀態不好,團體賽時像被束縛住手腳一樣放不開,但她積極調整,一分一分拼出了女單與女雙兩個冠軍。
“全國比賽水平很高,相對來說比較難打。我打了那么多年全國錦標賽,感覺半決賽都挺難的,每個對手都挺強,也都有各自的特點。2020年是我第一次進入單打決賽,贏下來的比分是我沒有想到的,尤其是在賽前不夠好的狀態下能專注地投入比賽,不想輸贏,自己的改變還是比較大的。拿下全國冠軍是更上了一級臺階,也是我最難忘的比賽之一。全國比賽技術層面會更多一些,但是要拿下冠軍,就需要技術和思想更加融合”。師姐李曉霞一直十分關注陳夢,在發給陳夢的信息中寫道:“終于打了一場像樣兒的球!”
陳夢說,從全國比賽開始至世界杯和總決賽,狀態能一直比較平穩,也是一種突破,這三場比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陳夢知道努力是贏得冠軍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喜歡陳夢的人都覺得她早就應該擁有一份更加耀眼的大賽成績單,而不是幾次遺憾地與冠軍擦肩而過。也許是少了點運氣,畢竟陳夢的實力無需贅言。從2019年6月開始,她便一直穩坐世界女子乒壇第一的寶座。2018年和2019年,她在國際乒聯系列賽事中的單打勝率達到86.67%,2020年更是囊括了國際乒聯系列賽事的所有單打冠軍,保持著22場全勝的紀錄。
世界杯奪冠后,陳夢道出這樣的感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有質疑的聲音。大家都說我大賽沒有突破,我也頂著挺大的壓力,一直沒有放棄。這次突破我憋了很長時間,把握住了來之不易的機會,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真正的強者都不懼挑戰,無論挑戰來自賽場上每一個頗具威脅的來球,還是來自賽場外的各種聲音。如今的陳夢各方面都更成熟,已能正視問題和困難,內心更強大了,“這個世界杯冠軍來得并不晚,之前是我努力得不夠,現在正好積累到這個份兒上”。

陳夢說:“技術上的細節有待提高,球還可以打得更合理,綜合能力方面也需要提升。心態的穩定要通過一次次比賽和日常訓練的錘煉。比較好的是我現在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狀態,狀態不好的時候,有辦法調整自己,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我會在訓練中有意識地給自己‘找別扭,不讓自己練得太舒服,多找問題和不足。”
陳夢不怕有問題,反而怕沒有問題。她說:“以前拿到冠軍,我光開心了,覺得自己哪兒哪兒都好,但現在開心后,會很清醒地總結分析問題,因為沒問題的時候就可能出問題。每天都在找問題,這是我以前不會做的。這一年我一直在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陳夢的成長伴隨著父母、朋友和教練的支持和幫助。她常年佩戴的乒乓球拍形狀的項鏈與手鏈是父親特別為她定制的。陳夢活潑、開朗、積極,和父母的關系更像是朋友。同齡人喜歡報喜不報憂,陳夢什么都會和父母說,“從小就這樣,我們溝通得比較多,習慣了,跟他們說完煩惱牢騷,我也舒服了”。
每當遇到問題和煩惱,陳夢會傾聽身邊人的建議。“每一個階段會經歷不同的東西,也多多少少有些起伏。我冠軍拿得多了,以后打第二時就會失望,因為對自己的期望越來越高。我會把自己的不舒服和難受暴露給教練、朋友和父母,聽聽他們怎么說,有些話讓我很受用”。
陳夢用“圓滿”形容自己的2020年,她給自己的整體表現打了90分,留出10分的上升空間。說到是否完成了這一年的生活小目標時,陳夢說,生活中她經常被父母、朋友“吐槽”做事慢、很磨嘰,現在在這方面有提高了。至于2021年的目標,陳夢說:“我現在承擔的東西比以前更多了,大家對我的期望以及我對自己的期望都更大了。我要正確看待這些關注和期待,把它們變成動力。2021年都是大型比賽,能順利完成自己心中的夢想,就比去年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