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衡 李捷
關鍵詞:旅游購物;集市旅游;大理;三月街集市
一、集市旅游
(一)集市旅游
集市,一般是指在相對固定的地點、按照一定的時間和周期、由買者和賣者聚集在一起,進行商品交換、交易活動的場所。[1]
集市旅游是指以旅游目的地當地集市作為旅游載體,在集市貿易過程中使外來游客進行旅游購物并感受當地文化風俗的旅游形式。
(二)集市與旅游的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石玉美(2003)提出旅游購物作為旅游產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我國旅游業走向集約化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國家創匯的重要增長點。[2]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逐漸興起了以購物及體驗為主要目的的旅游形式。而集市恰好具備發展以旅游購物為基礎的新型旅游。
金穎若(2003)曾把集市旅游歸為民族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而逄愛梅(2008)則將其劃分入鄉村旅游當中。石曉,張廣海(2019)在近年來指出目前國外的集市旅游已經成為一個新型旅游熱點, 網絡社交媒體的迅速傳播, 在中國游客群體中獲得很大的關注度。并在文章中將集市旅游放到了民俗旅游之中。[3]
二、三月街集市
(一)三月街集市的概況
大理白族自治州歷史久遠,當地的民族風俗獨具特色。大理州對于集市的稱謂亦為街(gai)子,前往集市稱為趕街。[4]
現存最早記載三月街貿易集市的文獻是400多年前明代李元陽編纂的《云南通志》,其中的《地理志.大理府.風俗》一節中所寫的:觀音市(三月街集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年間到今,此市不變。[5]
提起“三月街”更多人的概念是:三月街民族節,或者大理古城的三月街街坊。三月街集市是指大理白族自治州在三月街門坊進行的集市貿易活動,在農歷每個月的初二、初九、十六、二十三日都會有月趕集。
(二)三月街集市的發展現狀
根據大理政府2016-2018年的公布的數據,近年來,三月街集市在節慶期間的年趕集的交易量客觀,也受到越來越多商家的青睞,更多的商品逐漸融入。2016年在以12縣市名優特產品展銷、“大理好禮”旅游商品展銷等為代表的活動帶動下,旅游商品及傳統的地方特產、中藥材、日用百貨等經貿活動交易活躍,參加交易的經營戶達6500多,日均人流量達9萬多人次,總計人流量近90萬人次,日均銷售額約2000萬元商貿交易活動愈加繁榮活躍;12縣市名優特產品展銷區共簽訂訂單46筆,協議價值總計10 719.63萬元。2017年州內外22個展廳累計現場銷售額達1249.3萬元,三月街期間進出街場群眾達230余萬人次,累計簽訂購銷訂單56筆2317.84萬元。2018年12縣市展覽館累計現場銷售額達1393.22萬元;進出街場群眾達240余萬人次;累計簽訂購銷訂單58筆,價值1871.31萬元。
(三)三月街集市的發展優勢
三月街集市發展集市旅游的優勢體現在幾個方面。
經濟方面,三月街作為大理古城范圍內最大的集市,通過長久的積淀,在旅游發展的導向之下,其經濟發展不僅是當地商家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同時也是旅游購物發展的一種較為有效的途徑。
政策方面,對于三月街的管理和規劃,政策一直予以支持的態度,并且在其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足了工作。
文化方面,三月街集市依托民族節和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在基本的貿易功能之下,成了一種讓游客親切認識和體驗大理風俗的方式,能夠在傳統的旅游購物模式中,擁有自己相對獨特的吸引力。
市場競爭方面,大理擁有的集市不少,但是三月街憑借最為知名的藥材和手工藝制品的貿易,以及各類宣傳之下,相對的市場占比額度更多而且更為穩定。
三、三月街集市旅游的發展啟示
集市旅游恰好可以與大理的三月街結合,用這種新型的旅游模式,把商業、文化、旅游融合,對大理的旅游提出新的開發選擇。
第一點,三月街集市的轉型,需要大理旅游對商業化的合理把控。大理政府需要大力整治大理旅行社、玉石店、民宿客棧這些商業糾紛最多的行業,規定集市內的商家不得進行惡意競爭。
第二點,三月街集市的開發,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參與到集市旅游的開發之中,激發當地人民參與。 并且充分開發三月街集市的月趕集,不再僅僅依靠每一年一度的年趕集,提高三月街既是旅游的活躍周期。
第三點,根據4P營銷策略,研究大理游客的旅游購物需求,針對游客的需求,尋找合適的商品資源進行供應,調整供應結構,改變目前以藥材,手工藝為重的單一供給模式,豐富商品類型。
四、結語
“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集市旅游的發展將使目前的三月街尋找到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也為大理的旅游提供一個新的旅游熱點。讓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提起大理,不僅有那代表著曾經的洋人街,更有著未來熱鬧繁華的三月街!
參考文獻:
[1]尹建東主編.交往與交換的場域:云南邊境地區集市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1.
[2]石美玉.中國旅游購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
[3]石曉;張廣海.青島集市民俗旅游開發探析——以李村大集為例[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9(4):76-82.
[4]鄧薇.大理州現代集市述略[J].法制與社會,2019,36(32):85-86.
[5]鄂爾泰.云南通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張子衡(1998—),男,云南省大理市人,2021年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地理學部,獲學士學位。
通訊作者:李捷(1977— ),男,云南省昆明市人,理學研究生,現為云南省師范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