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軻
(一)、問題導向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執政地位的高度,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明確提出國有企業黨組織要發揮領導作用,對國有企業政治性與經濟性的融合統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是植根于社會主義實踐并在改革發展中逐步摸索形成的,在國有企業發展壯大中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幾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原則,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同成長共發展。一方面堅持科技創新、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現代產業體系;另一方面,通過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體系,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真正成為我們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
目前,國有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還有一定差距,在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方面還存在不完備的地方。例如,一些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方面的制度還過于粗淺空洞;在企業發展、安全生產、效益提升方面的制度還缺乏長遠規劃;在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鼓勵更多員工投身創新創業方面的制度操作性還不夠強;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方面的制度還不夠精細;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制度缺乏系統完整等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有企業的治理,削弱了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努力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任務。目前,國有企業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我們必須以問題導向,在保持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穩定性和延續性的基礎上,抓緊制定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急需的制度和必備的制度,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國有企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征程中更好地承擔起應有的使命與責任。
(二)抓鐵有痕 把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落到實處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制度要取得良好效果更在于執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面臨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面臨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征程中,國有企業擔負著重大的使命和任務。作為國有企業黨員領導干部,必須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責任感,把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落到實處。
1、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絕對領導。要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突出黨的領導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特別是國有企業中的統攝性地位。要深刻領會總書記“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講話精神,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全面解決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把兩個“一以貫之”落到實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強化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貫徹執行。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加強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宣傳教育,引導全體職工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和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增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要帶動全體員工自覺尊崇制度、堅決維護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要建立健全高效順暢的制度執行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現象。
3、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針對目前國有企業在高質量發展、內部治理和風險防控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較多、情況復雜多變、制度不夠詳實、不能全覆蓋且執行不完全到位,影響了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這一痼疾,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有關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的放矢地制定詳盡制度和措施,激活企業管理效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經濟效益,防控經營風險,推動高質量發展。
4、把制度成果轉化為企業經濟效益。要毫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抓好堅持和鞏固、完善和發展、遵守和執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制度體系建設、治理能力提升,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國企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