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茹
關鍵詞:環境管理;危險廢物;環境危害;管理對策
前言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我國目前工業危險廢物的環境管理,了解當前環境管理體系和現狀,包括工業危險廢物管理和處置能力的不足,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提高當前工業危險廢物環境的管理能力,并對管理體系進行現代化建設,以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
1.危險廢物的環境危害
危險廢物是指具有一種或多種危險性質的物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具有腐蝕性、有毒、易燃、反應性或傳染性危險特性的物質。如果對危險廢物處理不合理將導致大氣、土壤和水體污染,直接威脅環境和人類安全。
1.1大氣污染
危險廢物焚燒廢氣直接進入大氣,造成大氣污染。被污染的氣體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類身體。人類呼吸道的粘膜對污染物特別敏感,并具有很高的吸收能力。一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或病情加重與大氣污染密切相關。低濃度的污染物也會刺激呼吸道并引起支氣管痙攣,增加呼吸道阻力并損害呼吸功能。同時,將增加呼吸道粘膜的分泌并阻止纖毛在呼吸道中的運動。
1.2土壤污染
危險廢物滲入土壤并污染土壤。土壤污染將影響該地區的土壤質量,特別是受土壤因素影響的農作物產品的質量。土壤污染不僅影響食品的衛生質量,而且嚴重影響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1.3水體污染
隨著工業發展排放的工業廢水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在城市化過程中,由于缺乏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進入水體,造成水體環境污染。這些無污染存在大量危險廢物,導致水體被有毒化學物質污染,危險廢物會通過飲用水或食物鏈對人體造成傷害。
2.工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
2.1集中處置能力較弱
我國集中處理危險廢物工作只在少數較發達城市設置了危險廢物集中處理裝置,多數不發達地區都面臨無法進行集中危險廢物處理的問題。以永安市為例,永安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在查獲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件后,需對查獲危險廢物進行處理,山區城市沒有有資質的處置單位,沒有有資質貯存單位,收集的過程中沒用采用規定的容器與包裝物,會污染專用的儲存場所[1]。
2.2資源化能力不足
目前我國危險廢物處置技術日趨成熟,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等多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善危險廢物的污染狀況。 但目前我國仍存在危險廢物資源化能力較低,因無法高效利用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
2.3管理人才較少
近年來,隨著各級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的建立,危險廢物管理的混亂狀況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固體廢物管理部門人員不足,危險廢物的類型和性質是多種多樣的。危險廢物管理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人才遠不能滿足管理需求。
2.3鑒別能力、技術不足
目前,我國主要根據《危險廢物管理名錄》和危險廢物實驗室的鑒定來判斷危險廢物。但是,必須由專業部門確定企業產生的廢物為所列廢物。在鑒別危險廢物時,某些實驗室只能執行簡單的鑒別。如果危險廢物的類型很復雜,那么可以鑒別它們的組織就更少了,并且既費時又昂貴,與當前對危險廢物管理的要求不符。以永安市為例,永安市生態執法部門查獲鋁渣,起初因鑒別技術、能力不足無法認定是否為危險廢物,多次查處無法對業主進行處罰,無法起到震懾作用。
2.4危險廢物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沒有充分重視危險廢物污染問題,各個行業、各領域沒有構建起明確的危險廢物概念,不能夠科學分類危險廢物,這樣就難以對危險廢物現狀全面掌握,進而影響到廢物廢物的管理和防治。 以永安市工業危險廢物為例,目前仍有許多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收集處理不夠,隨意堆放、露天堆放、未完善危廢暫存間,甚至不乏不法分子因成本低,效益好而冒險非法處置危險廢物。
3.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對策
3.1完善監管體系
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管理名錄》、《危險廢物許可證管理措施》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確保法律法規得到遵守和執行[2]。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危險廢物監管機構進行專門構建,合理配置環保人員,增強執法力量。不斷增加執法力度和檢查頻次,促使危險廢物管理體系問題得到有效的彌補。做好危險廢物管理培訓工作,提高環境管理人員的知識、能力水平。同時,明確部門職責、明確管理人員責任權限,定期考核,調動部門、人員危險廢物管理的積極性。
危險廢物監管涉及到較多的部門, 同時,固體廢物涵蓋了較多種類和行業,僅依靠環保部門的力量難以實現,因此需將不同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構建起來,深度融合環境管理與行業監管,促使危險廢物 監管成效得到改善[3]。
3.2危險廢物處置技術的改進
結合科技創新,研究危險廢物處置技術,改進處理技術,通過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合理利用廢物的焚化、處置和再循環技術,以增加經濟效益,減少危險廢物量,將對環境管理的壓力降至最低[4]。在研究管理階段進行聯合處理,并根據產業技術的要求進行優化和現代化。企業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夠依靠自己的技術能力來處理危險廢物,提高我國危險廢物處理的技術水平,并減輕基層環境管理的壓力。
3.3危險廢物處置規劃
危險廢物的形成逐步增加,有必要在實施階段通過建設,加強綜合治理來提高危險廢物處置規劃水平。此外,廢物的收集和處理應在工業園區內進行,并集中處理。地區和縣級有關部門應加強現有的治理安排,并促進符合當前管理要求的體系,在處置過程中充分利用政府的優勢,并提供指導和規劃,從監督管理的角度出發,以項目評估的角度為前提,以做好危險廢物處置規劃。
3.4加強危險廢物的監管能力
明確監管定位和明確責任,根據需要實施網絡監督,并分解落實責任,為環境監管部門整合、人員問責、上下溝通以及高效工作實施三層網絡監管模型,并將危險廢物監管納入網格化管理以確保并進行監管。
4.結束語
我國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在實際管理中,會產生大量廢物,并且廢物種類很多。根據現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的要求如何指導和分析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尤為重要。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要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改進危險廢物處置技術、進行危險廢物處置規劃,并加強危險廢物的監管能力,以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李亮洪.新形勢下石化企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存在的風險及 政策建議[J].廣東化工,2020,47(15):95-96.
[2]鄭洋,蔣文博,李克,等.規范危險廢物管理推進“無廢城市”建設[J].環境保護,2019(9):26.
[3]段曉琴.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現狀與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