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焜林 張志斌 李向海 趙禎春 張小春 唐偉
(1 長安益陽發電有限公司 湖南益陽 413000 2 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實施電力體制改革,智慧電廠已成為電廠發展新趨勢[1],早期學者[2-3]提出了智慧電廠建設的構想和要求,繪出其信息化建設未來建設的藍圖。 隨著智慧電廠理念的不斷成熟,韓華鋒等[4]結合1 000 MW 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提出智慧電廠建設理念,并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形成一套完整智慧電廠建設規劃;華志剛等[5]在火力發電智慧電廠中,探討了其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并組建了火力發電中智慧電廠的系統構架。李海文等[6]針對發電廠凝結水精處理系統進行自動化控制的改善, 通過模擬人工智能化和自動控制系統相結合,提高凝結水精處理水質要求和運行效益。 本文針對燃煤電廠制粉系統設備進行程控一鍵啟停試驗, 對傳統手動啟停制粉系統進行改進,制定制粉系統程控啟停技術,為燃煤電力行業智慧電廠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長安益陽發電有限公司二期630 MW 機組鍋爐為超臨界直流鍋爐,制粉系統屬于正壓直吹式,每臺鍋爐配置6 只原煤斗。 給煤機系沈陽華電電站有限公司生產的HD-BSC26 型稱重式給煤機, 磨煤機采用上海重型機器廠生產的BBD-4060型雙進雙出鋼球磨煤機, 每套制粉系統由1 臺磨煤機和2 臺給煤機組成,每臺鍋爐配備6 套制粉系統。 為了研究驗證程控邏輯的可行性及現場設備的可靠性,對#3 爐第三套C 系列制粉系統進行試驗性改造。
機組#3 鍋爐C 磨煤機控制模件安裝在PCU08 柜內,主副模件冗余配置,模件地址號為03。主要包括以下控制設備:C磨煤機;C 磨煤機低壓油泵1、2;C 磨煤機高壓油泵1、2;C 磨#1、#2、#3、#4PC 閘板;C 磨驅動端、非驅端密封風門;C 磨煤機入口一次風總門;C 磨煤機惰化蒸汽電磁閥;C 磨煤機油站加熱器;C1/C2 給煤機;C1/C2 給煤機出口門。 以上設備除低壓油泵和高壓油泵設置有聯鎖啟動邏輯以外, 其他設備均需運行人員手操啟動。
此外,C 磨煤機驅動端容量風門、驅動端旁路風門、非驅動端容量風門、非驅動端旁路風門、冷風調節門、熱風調節門以及2 臺給煤機的轉速控制邏輯均設置在PCU14 柜5 號控制器中(該控制器中涉及燃燒自動控制系統其他設備)。
在不影響現有邏輯的情況下,在PCU08、PCU14 中設置C磨煤機程控邏輯。在程控邏輯中設計手動超弛功能。如果在某一步執行中,反饋判斷條件不能及時滿足,在不影響安全運行的情況下,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人為手動跳步,使得程控啟停程序能繼續正常進行下去。
程控啟動前檢查內容: ①確認C 磨煤機系統相關控制設備已送電,并置于“遠方”位。 ②確認C 磨煤機驅動端和非驅動端大瓦冷卻水進、回水手動門開啟。 ③確認C 磨煤機減速機冷卻水進、回水手動門開啟。 ④確認C 磨煤機油站油路閥門狀態正確。 ⑤確認C 磨煤機油站冷卻水進、回水總門和冷卻器進、出水門開啟。⑥確認C1、C2 給煤機上閘板開啟。⑦確認C1、C2給煤機密封風門開啟。
程控啟動步驟:第一步:啟動磨煤機油站低壓油泵、高壓油泵(檢查內容:潤滑油壓正常、頂軸油壓正常);第二步:開啟#1、#2、#3、#4 PC 閘板 (檢查內容:#1、#2、#3、#4 PC 閘板開到位,大于三個);第三步:開啟磨煤機驅動端、非驅端密封風門(檢查內容:驅動端、非驅端密封風門開到位);第四步:開啟磨煤機惰化蒸汽電磁閥,3 s 后開啟惰化蒸汽總門(檢查內容:惰化蒸汽壓力大于0.2 MPa);第五步:將磨煤機驅動端、非驅端容量風門以及旁路風門均置為30%開度(檢查內容:磨煤機驅動端、非驅端容量風門以及旁路風門開度滿足要求);第六步:開啟磨煤機入口一次風總門(檢查內容:磨煤機入口一次風總門開到位);第七步:將磨煤機入口冷風門置為50%開度、入口熱風門置為100%開度(檢查內容:磨煤入口冷風門、熱風門開度滿足要求);第八步:開啟2 個給煤機下閘板(檢查內容:給煤機下閘板開到位);第九步:啟動磨煤機電機(檢查內容:磨煤機電流在正常范圍, 大于80 A, 大齒輪罩密封風門聯啟正常,大齒輪噴油聯啟正常);第十步:啟動2 臺給煤機;將給煤機轉速指令置為25%(檢查內容:給煤機狀態正常;給煤機給煤量正常);第十一步:將磨煤機驅動端、非驅端容量風門置為100%開度(速率限制為1%s-1),旁路風門均置為0 開度,冷風門開度置為0(檢查內容:容量風門、旁路風門、冷風門開度滿足要求);第十二步:停止高壓油泵(檢查內容:高壓油泵停止),程控結束,運行人員全面檢查各參數并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
程控停運步驟:第一步:開啟磨煤機惰化蒸汽電磁閥,3 s后開啟惰化蒸汽總門 (檢查內容: 惰化蒸汽壓力大于0.2 MPa);第二步:將磨煤機入口冷風門置為100%開度、入口熱風門置為30%開度(檢查內容:磨煤入口冷風門、熱風門開度滿足要求);第三步:將磨煤機驅動端、非驅端容量風門置為60%開度,旁路風門均置為30%開度(檢查內容:容量風門、旁路風門開度滿足要求);第四步:給煤機轉速減至0,停運給煤機(檢查內容:給煤機給煤量降至0 t/h,給煤機已停運);第五步:4 min 后,全關磨煤機熱風門,關閉給煤機下閘板(檢查內容:熱風門關閉到位;給煤機下閘板關閉到位);第六步:5 min 后,聯啟磨煤機高壓油泵(檢查內容:磨煤機高壓油泵壓力正常);第七步:停運磨煤機,聯鎖停運磨煤機大齒輪密封風機,聯鎖停運大齒輪噴油裝置,聯鎖停運磨煤機高壓油泵(檢查內容:磨煤機電流至0 A,大齒輪密封風機已停運,大齒輪噴油裝置已退出, 磨煤機高壓油泵已停運, 分離器出口溫度不超過120℃);第八步:關閉磨煤機旁路風門,關閉容量風門,關閉冷風調節門至50%,關閉磨煤機入口總風門(檢查內容:各風門擋板關閉到位);第九步:關閉惰化蒸汽總門、磨煤機惰化蒸汽調門,到位后聯鎖關閉磨煤機惰化蒸汽電磁閥(檢查內容:惰化蒸汽相關閥門關閉到位);第十步:關閉磨煤機密封風門(檢查內容:磨煤機密封風門關閉到位);第十一步:磨煤機停運10 min 后退出磨煤機低壓油泵聯鎖, 停運低壓油泵, 關閉#1、#4PC 閘板或#2、#3PC 閘板(檢查內容:磨煤機低壓油泵停運,閘板關閉),程控結束。
由于機組受到負荷波動、自身工況變化的影響,實際運行中不存在同一套制粉系統下同時間、同工況的啟停情況。 故本文選取時間相近下同一套制粉系統的啟停進行比較, 分析C磨煤機冷熱風門開度、分離器出口溫度、主汽門壓力等參數的變化。 圖1 為程控啟停下,C 磨煤機各項參數的變化。
制粉系統手動啟動、停止運行參數曲線見圖2 和圖3。
通過對比圖2 和圖3 人工操作下C 磨煤機的啟停, 從圖中可以看出:
(1)從實際機組運行數據分析,圖1 制粉系統程控啟動從接收指令(時間16∶50∶58)至完全啟動(時間16∶54∶43)用時3′45″,對比圖2 手動操作,從啟磨準備開始(時間14∶25∶01)至磨煤機啟動(時間14∶32∶20)用時7′19″,在減少運行人員工作量的同時,縮短了制粉系統啟動時長。
(2)圖1 程控啟動時,磨煤機冷風門、熱風門調門開度波動較大,機組壓力波動較大。 圖2 和圖3 手動啟停磨時冷、熱風門調門開度較平穩,機組壓力變化較小。 因此程控啟停時,運行人員應重點關注磨煤機冷熱風門和機組壓力變化。

圖1 制粉系統程控啟停運行參數曲線

圖2 制粉系統手動啟動運行參數曲線

圖3 制粉系統手動停止運行參數曲線
(3)與人工啟停制粉系統相比,程控啟停時,磨煤機分離器出口溫度變化速率更快。 由于程控啟停時長變短,各調門和擋板開關幅度更大更迅速, 這容易導致磨煤機分離器出口溫度過高、機組過熱器、再熱器超溫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