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大偉 束榮華 袁 惠 馬獻珍
華北油氣分公司物資供應中心不斷創新舉措,讓物資保供更加及時、經濟、高效。
在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重點工程“當年批復、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要求下,物資設備保供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華北油氣分公司物資供應中心以“保供是第一宗旨、質量是第一追求、服務是第一責任、降本是第一效益”為理念,通過統籌協調加快進度、立足基層增效創效、聯合儲備資源共享等創新措施,不斷提升物資保供效能。物資管理考核指標逐年提升,保持在油田板塊前列。
通過多年探索實踐,著眼解決物資保供過程中權責界限不夠清晰的問題,華北油氣分公司形成了由物資供應中心牽頭,生產、工程、設備、使用單位等多部門、多專業協同作戰的工作機制,打造了物資供應以事權為綱的保供責任體系。
物資供應中心主動介入生產環節,抓好源頭管控。突破傳統的只針對物資供應商催交的“一層催交”模式,對部分重點物資將催交工作延伸到供應商的供應商,實現“二層催交”。對關鍵要害物資甚至采用了“三層催交”的辦法,密織物資制造進度控制網絡,將延遲交貨風險降到最低。打破“催交是過程控制的事”的觀念,調動各部門業務人員以“帶著業務去出差,背上涼席去催貨”為口號,兵分幾路到全國各地催交。
“按照常規制造周期,大牛地氣田重點工程2 號脫硫站橇裝設備配套的電機最快速度要1 個月。我們直接與電機廠家聯系,提前進行技術對接,積極調配廠家庫存,僅用10 天時間就完成了交貨,使12套橇裝設備平均交貨時間提前了23 天。”物資供應中心副主任李坤雨介紹。
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質量絲毫不馬虎。物資供應中心在密切跟蹤生產進度的同時,加強監造力度,擴大監造范圍,并安排用戶單位派出一線技術人員進駐廠家,邊制造邊培訓,邊檢查邊學習,對照技術協議和現場使用需求,嚴控制造流程的每個環節,逐項檢查外購件質量,嚴把設備制造質量關。
“我們從制造階段開始接受操作培訓,弄清了設備結構和工作原理,核實了外協件到貨質量,將制造過程質量風險降到了最低。”華北油氣分公司采氣一廠副廠長李旭光說。
物資供應中心還建立了質量考核業績引導機制,對質量服務評價靠前的供應商實施傾斜。定期進行質量回訪,根據使用單位對物資到貨驗收和現場使用質量反饋結果,每季度拿出10%的訂貨量獎勵排名第一的供應商,逐步建立了“交貨好、質量好、服務好、性價比高”的供應資源體系。
2020 年以來,華北油氣分公司各重點工程項目物資到貨周期平均縮短25 天以上,保證了年度產能建設任務的穩步推進。
隨著大牛地氣田二次增壓項目的推廣應用,隨著氣田穩產保產、降本增效壓力日益增大,華北油氣分公司物資保供的“痛點”不斷出現——
壓縮機等設備采購規模增長,設備配件品種多、個性化需求量大、獨家采購成本高;采氣井口標準不統一、閥門類型多,采購成本高、維護不方便;作業區點多面廣,覆蓋6 省份,雜品需求零星、價格高、服務不及時,影響了物資供應的效率和效益……
縱有萬般難,我有番番策。物資供應中心立足基層實際,圍繞現場需求,不斷創新優化采購方式——
主動邀請廠家對419 種壓縮機配件、3000 種泵配件進行梳理測繪,變獨家采購為集中公開招標,引入競爭機制,設置最高限價。既滿足了生產需要,又發揮了批量采購價格優勢,采購成本下降10%左右。在提高合規性的同時,實現保供服務升值。
通過對雜品進行分類梳理,開展集中公開招標。將廠家服務點“搬”到了生產工區,實現了保供服務“全天候”。不僅方便了各基層單位、作業區采購,又將采購成本降低了15%左右。
主動推進井口采購標準化工作,對24 種井口進行標準化設計,井口閥門由原來的11 閥分別減少至6 閥、7 閥等。在提高標準化水平的同時,平均每套井口節約單價6000 元,實現年節約采購資金100萬元。
…… ……
“通過深挖集中采購優勢,我們不僅降低了采購成本,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奠定了基礎,還提升了氣田建設的標準化程度,提高了服務基層的效率。生產單位對我們物資供應的效率、服務的質量給出了五星好評。”物資供應中心主任卜有偉說。
聯合儲備、創新廢舊物資處置方式等措施,讓物資供應中心嘗到了增效創效的甜頭。
通過創新工作思路,深化與供應商的合作,和物資裝備部充分結合,在氣田現場設立油套管聯合儲備庫,對供應商和區域內企業開放庫存信息。廠家由接訂單生產變為根據生產信息主動備貨,滿足區域內各企業需求。
“廠家存在我們庫房的物資,片區內的石化企業都能使用,用多少就結算多少。”物資供應中心李小寧說,“優先選擇距離氣田基地最近的鋼廠備貨,相比其他廠家備貨,運費每噸可降低200 元。既滿足了需求,又實現了降成本、降庫存。”
物資供應中心不斷擴大聯合儲備物資品類,陸續開展了油套管、壓裂支撐劑、閥門等物資的聯合儲備工作,先后與17個廠家簽訂了聯合儲備協議,平均庫存控制在2000 萬元以下,周轉次數由12 次提高到了27 次。
“針對常用的物資,我們要求廠家保證有一定的量。就像儲水池一樣,我們用了一噸水,廠家要馬上加入一噸水,不能低于安全線。”物資供應中心邊旭東介紹說。
在低無負效資產處置方面,物資供應中心建立了獎勵機制促進消耗。從精細化管理入手,全面梳理各單位物資報廢狀況,制定處置計劃,協調辦理各項處置手續。通過財務資產和物資分類處置、掛牌銷售集中處置等方式,提高了處置效率。
2020 年以來,通過聯合儲備、廢舊處置、盤活資金等方式,物資供應中心很好地控制了庫存規模。總庫存周轉次數從2020 年初的0.6 次提高到14.16 次,庫存資金周轉率較2018 年提升3.85 次,庫存結構和增效創效能力大幅提高。

● 冰天雪地里,物資保供工作依舊火熱。攝影/馬獻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