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杰
2021年春節,“海巡31”船跟往年一樣,在海上值守,這是他們連續第十五個年頭執行春節巡航值守任務了。15年間,船員們少的五六次,多則十幾次,不能回家與親人共度春節。
龍國群,“海巡31”船船長,每年長達40天的春運巡航值守,他都是休息最少的一個。
除夕夜,海上萬籟俱寂,寒意侵身,洶涌的海浪拍打著船身,船體橫搖強烈。這種情境下,一般人連站都站不穩,龍國群卻能像釘子一樣,筆直地釘在崗位上。他雙眼炯炯有神,凝視著前方,仿佛化為一座雕像,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龍國群徹夜堅守,一直站到東方浮現魚肚白。因為長時間站立,他雙腿關節勞損嚴重,在船上如履平地,在平地上卻是步履蹣跚。
要說船上的日子苦,是真苦,常年海上漂泊,幾乎每名船員都有脫發、腸胃炎、關節勞損、結石、痛風等職業病。特別是在春節這種特殊年節,他們要徹夜堅守。身后是萬家燈火,身旁是無邊的寂寞,遠離了都市的繁華,聽不見親人的叮嚀囑托,只能將心中的思念向著浩瀚的大海默默訴說。“這份相思的苦,可要比職業病更難熬。”龍國群感慨。
陳文岳,95后水手,是“海巡31”船最年輕的船員之一。據他回憶,他第一次在海上過年時,由于不習慣,一個人偷偷躲在房里哭,不想讓同事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面。晚上吃團年飯時,其他船員默契十足地聚在他周圍,一起“吹水”聊天,一起包餃子。別看是清一色的漢子,包的餃子可是有模有樣。

正月初一,船員們在甲板上舉行海上升國旗儀式
“思念親人是每個新船員必須過的關,好在大家互相照顧,就像親人一樣,不能和家鄉的親人一起過年,我們就和船上的親人過。”陳文岳說,現在,每年過年,船上都會組織聯歡會,船員們把酒言歡,互訴衷腸,“今年我們還一起看了《中國詩詞大會》,因為有在‘海巡31’船工作過的同事登場,看他接詞成功我們一齊歡呼,要是沒接上來,一船人捶胸頓足,場面可熱鬧了。”
要說船上的日子甜,非常甜,兄弟們風雨同舟,攜手并肩,一起苦中作樂,那濃濃的家的氛圍,會沖淡“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惆悵,畢竟過年,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陳王華,“海巡31”船輪機長,樸實的臉龐給人一種親切感。2011年,他帶著從小對大海的向往,登上了“海巡31”船,從此櫛風沐雨、乘風破浪。
上了船,陳王華才發現,當夢想與現實產生共振,往往要做出酸楚的抉擇。去年春節,他在海上值守,身為護士的妻子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這下我們可徹底成‘戰友’了,我在海上作戰,她在病房里作戰,一個一身藏藍,守護在保障重點物資海上運輸第一線;一個一襲白衣,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陳王華說,當他下岸回家時,分別了許久的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哭成了淚人。
選擇了海事,就注定要漂泊,忙起來,連一個電話都顧不上打,作為兒子、丈夫、爸爸,陳王華總是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時候缺席,這令他時常感傷。作為輪機長,他要保證船舶設備的絕對安全,航程在前,責任在前,也不能悲傷得太久。
要說船上的日子酸,透心酸,每一個船員都有各自的心酸事,每一個人都在“小我”與“大我”間做著必然的選擇。其實崇高伸手可觸,但這些可愛可敬的船員,還是選擇默默地沿著自己選擇的事業一往無前地走下去。船上的人常說:“人在家的時候,心在外頭;人在外的時候,家在心頭。”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春節愿望就是闔家風雨同舟。過年了,他們都想面朝大海,大喊一聲:“其實我們也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