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今年前10月我國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10月份,我國軟件業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實現業務收入76814億元,同比增長19.2%,近兩年復合增長率為15.4%。就利潤總額來看,1—10月份,軟件業利潤總額9218億元,同比增長9.1%,近兩年復合增長率為8.2%。
分領域運行情況來看,軟件產品收入增長放緩。1—10月份,軟件產品收入19825億元,同比增長15%,比前三季度回落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902億元,同比增長20.9%,高出全行業水平1.7個百分點。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快速增長。1—10月份,信息技術服務收入48860億元,同比增長22.7%。其中,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6327億元,同比增長21.6%,占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的12.9%;集成電路設計收入1800億元,同比增長21.8%;電子商務平臺技術服務收入7249億元,同比增長33.1%。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收入增長趨緩。1—10月份,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收入1487億元,同比增長20.3%,比前三季度回落0.8個百分點。
本刊訊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消息:“十四五”時期,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全面啟動實施,新增高標準糧倉倉容2000萬噸。建立一批優質糧源基地,完善一批引領優質糧食的相關標準,培育一批優質糧油品牌,優質糧食增加量年均增長10%以上。
為確保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建設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日前印發糧食綠色倉儲、糧食品種品質品牌、糧食質量追溯、糧食機械裝備、糧食應急保障能力、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等“六大提升行動”方案,加快構建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相關行動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動糧油加工先進裝備研發和產業化,促進糧機裝備制造技術與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深度融合,推動糧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糧機裝備制造業競爭優勢,更好地服務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刊訊 數據顯示,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2%,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三大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表明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有所回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1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出現明顯回升,且重回榮枯線以上,表明中國經濟開始回歸全面恢復態勢。
本刊訊 12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十四五”時期,要堅持就業導向、適應市場需求,推動職業技能培訓擴容提質。會議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各類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等的支持,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等。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達到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長期保持在1.5倍以上。
會議指出,“十三五”期間,職業技能培訓取得長足進展,開展職工、農民工、貧困勞動力等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特別是運用失業保險基金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對穩崗促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刊訊 12月4日,一列滿載云南特色農產品的冷鏈集裝箱組成的中老鐵路列車從昆明騰俊國際陸港駛出,12月5日抵達老撾萬象南站。
據了解,此趟專列裝載云南當地的特色蔬菜,共有33個冷鏈集裝箱。冷鏈集裝箱到達萬象南站后,將重新裝載泰國和老撾的特色產品,回運到昆明騰俊國際陸港,并配送至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實現國際冷鏈公鐵聯運的閉環運營。
據介紹,昆明騰俊國際陸港有公鐵多式聯運中心、保稅物流中心(B型)、大型常溫智能倉儲區、冷鏈倉儲區,能滿足各類貨物的集散和發運以及多種貿易方式的需求。同時,昆明騰俊國際陸港在老撾、泰國建立了服務網絡,為中國貨物出口、老撾和泰國貨物進口提供境內外集貨、倉儲、跨境物流、報關清關、班列運輸、終端配送等綜合服務。
本刊訊 2021年“一帶一路”貿易投資論壇12月2日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辜勝阻指出,8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熱情參與,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將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提供更大市場、創造更多機遇。希望有關各方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民間促進的立體格局。
2021年“一帶一路”貿易投資論壇由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主辦,以“攜手推進開放合作,共同引領經濟復蘇”為主題。多位駐華使節以及來自77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600余名政商界代表以線上或線下方式出席論壇。
本刊訊 11月26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印發《DRG/ 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國家醫保局于2019年5月在30個統籌地區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DRG)試點,將住院患者按照疾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復雜程度以及資源消耗程度的相似性分成一定數量的疾病組,原則上覆蓋所有急性住院病人。
DIP是以歷史數據為基礎,依據現實匹配關系對每個病例的“疾病診斷+治療方式”進行窮舉與聚類,將穩定的住院病種進行組合,根據各病種費用均值、技術難度等與某基準病種的比例關系確定相應的病種點數,再結合點數單價及各醫療機構開展的總點數計算出支付總金額,是醫保向醫療機構進行支付的方法。
在總結推廣2019-2021年DRG/DIP付費國家試點有效做法的基礎上,國家醫保局制定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加快推進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全覆蓋。
本刊訊 在披露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約5個月后,南京滬江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江材料)最終走到了上會關口。11月26日,北交所發布公告稱,定于12月3日上午召開會議,審議滬江材料IPO事宜。
滬江材料主要從事高阻隔工業軟包裝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專業的高阻隔工業軟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客戶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如巴斯夫、帝斯曼等國內外行業巨頭。去年11月,滬江材料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不過,滬江材料的家族色彩較為明顯。目前,公司實控人章育駿家族控制92.20%股份的表決權,且章氏家族多人在公司擔任高管。而報告期內,滬江材料一邊向實控人家族大額分紅,一邊從實控人手中頻頻拆借資金,而這也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本刊訊 據信立泰(002294,SZ)11月29日下午披露,公司將轉讓所持四川錦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江電子)部分股權。
據悉,上市公司此次交易對手方的背后,均有著高瓴資本核心人士的身影。對于信立泰而言,隨著高瓴資本對錦江電子的介入,其當初的數千萬元投資有望收獲頗豐。對于錦江電子而言,能夠獲得高瓴資本方面的投資,無疑將為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機會。錦江電子位于成都市武侯區,主要從事心臟電生理領域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銷售。2020年度,錦江電子的營收為4785.6萬元,凈利潤為1496.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