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近幾年來,嚴峻的經濟形勢、新媒體的猛烈沖擊,全國報業呈現趨勢性下滑態勢。當前中國報業經營管理面臨著嚴峻挑戰,當前整個報業的改革創新、融合發展已成為報人的共識。
面對這樣的形勢與任務,報業集團的財務管理也面臨著重要的變革。報業越發展,融合越深入,財務管理任務越重,財務管理在報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越重要。在此背景下,財務部門要自覺置身報業融合轉型的中心工作,以創造價值、服務發展、防范風險、履職盡責為核心,建立一系列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形成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進一步推動財務工作從核算型財務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的轉變轉型。
文化體制改革后,全國報業基本都已經發展為報業集團公司。集團公司是母子公司經營管理體制,集團財務管理包含母公司自身、各子公司自身的財務管理以及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做好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管理,是集團財務管理的重點。母公司設立財務中心作為集團財務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向各子公司派駐財務管理人員,集團財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預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等,各子公司則設有各自的財務部門,負責公司日常業務的財務工作。
會計核算
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首先離不開會計核算。母公司從集團公司整體出發,根據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結合集團的實際情況建立統一規范的會計核算體系,選擇適合集團公司持續發展的會計政策,比如壞賬準備的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政策等。合并范圍內的子公司均使用統一開發的財務軟件,系統內統一會計科目、會計科目編碼及核算內容,以滿足集團公司對會計報表統一、規范性的要求,同時可提高財務數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便于實現跨賬簿、跨企業的數據統計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子公司可實現數據的遠程處理、遠程統計、匯總分析,以便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經營狀況的實時了解及監督,從而確保整個集團經營目標的實現。
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資金控制是母子公司控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通過資金控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對經濟活動進行監控,確保資金正常周轉和合理使用。為加強資金管理,防范風險,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率,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主要采取集中結算模式,總部建立“現金池”,對資金集中管理和使用。
母公司對全集團的資金賬戶集中管理,實現集團資金的全面預算、統一計劃、集中運作。為了實現資金聚集的規模效應、強化集團的資金管理,母公司頒布相應的資金集中管理辦法,對集團及下屬子公司的資金進行集中管理。要求子公司在指定銀行開戶,撤銷、清理不必要的銀行賬戶,聚攏起資金,并借助先進的財務系統與銀行數據實時聯通,隨時查詢及調度資金,對子公司的資金流向進行監控。同時在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下,通過與銀行簽訂的一攬子協議,集團公司可統籌管理集團子公司企業資金,提高集團內的資金使用效率,減少了資金使用成本,每年可大大節約財務費用。
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是一種以目標利潤和現金流量為導向的預算,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預算,集團所屬各子公司年初均需編制預算,確保集團公司經營目標的分解與最終實現。預算執行過程中,母公司財務部門做好日常統計等工作,加強母公司對下屬子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控制、監督和分析,及時監督和反饋預算執行情況。當預算執行出現偏差時,及時和子公司共同找出原因并進行分析,根據程序及時上報。同時通過完善考核辦法,加大對下屬單位管理力度,根據預算完成情況對各子公司管理層進行考核。
資產管理
為有效地管理集團資產,集團可推行資產管理電子系統。通過該系統細化資產的管理,實現“一物一卡”管理,將管理對象分解到具體的資產實物上。在每個資產的卡片中詳細記錄該資產的狀態、變動情況等,并對每個資產實物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從申請、采購、驗收、日常維護到報廢處置全過程的信息跟蹤與管理。同時,集團資產的購置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對涉及金額較大的資產項目,采用專家小組審核,通過招標形式購置的方式,可有效提高采購的透明度,保證資產整個購置過程的公平公正。
財務總監的委派和管理
為了維護出資人合法權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對于重要的子公司集團應實行財務委派制度。委派財務總監的工作主要是對子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監控,參與子公司的日常管理,為母公司提供決策支持。委派人員應根據集團的要求,定期向財務中心述職,重大事項隨時報告,從而在集團與下屬公司之間建立更加有效的財務信息溝通機制。
財政部發布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自2016年6月22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未來會計從業人員從“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 的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我國“管理會計”時代已經全面來臨。”
作為財務管理者,要認真研究在傳統報業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中,財務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融合發展健康發展。報社的財務活動滲透到報業經營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角落,從過去的發行、廣告、印刷經營,到融合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碰到的各種新問題,從融合發展資金使用的監督,到對內對外投資的風險控制等等,都關系到報社經濟效益的高低,需要科學的財務管理。
嚴細深實抓好基礎財務管理
財務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和服務型的特殊工作,嚴細深實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貫穿于工作的始末,以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防范財務風險,從而助力報業融合發展。嚴,要執行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細,細致是財務工作的基本要求,財務工作的嚴謹性決定了財務工作者必須要細致,財務工作容不得一點的粗心大意、大而化之;深,要善于透過財務數據,深入反映經營管理工作中的深層次問題,善于提出意見和建議,做好領導經營決策的參謀助手,成為經營單位的業務伙伴;實,要以扎實的作風,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財務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工作效果。
加強業財融合算好“三本賬”
在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報業集團的財務與業務也要做到不斷融合。任正非說“不懂業務的財務只能提供低價值的會計服務”。會計核算如果僅是事后的記錄,日復一日簡單重復,會計核算崗位的可替代性很高。會計記賬在未來可能變得越來越低端,甚至人工智能興起后會計記賬有可能由系統自動完成。財務要懂業務,財務人員必須重視業務、深入業務一線,將業務和財務有效銜接起來,深入研究媒體融合和報業轉型過程中遇到的財務管理新問題,推進財務向新的業務領取擴展。所以會計人員必須轉變轉型,實現由核算型會計向價值創造型的轉變。
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背景下,財務人員要從“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核算型會計,成長為具備一定分析與解決能力,能日益算準“核算賬”、算清“明白賬”、算好“政策賬”,具備價值創造能力的財務管理者。
完整定義財務工作內容創造部門價值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也面臨著重要的挑戰,從偏重會計核算、報表出具的實務操作到通過分析挖掘數據背后的經營分析、提供決策的財務職能服務,將會計工作重心轉移到對數據的搜集、整合、處理以及分析上面來。財務工作要有清晰的目標和方向,要主動圍繞集團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提供服務,不能“兩耳不聞經營事,埋頭只做核算賬”。核算是財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基礎,財務工作絕不僅僅是把賬算準,把報表做好,更要善于透過財務數據挖掘背后的業務原因,指出問題,與業務部門一起找出對策,落實責任,激勵考核。
財務部門要運用掌握的會計信息,做好有關事項特別是投融資發展中有關事項的事前預測、事中協調、控制和事后分析工作,參與到投融資決策和投融資效益管理中,及時對經營成果或某方面問題做出評價、判斷,提出建議或供選擇的方案,積極發揮領導決策的參謀助手和業務單位合作伙伴的角色,從而實現從出數字到出主意,從核算會計到管理會計,從記錄價值到創造價值的轉變。如此財務就突破了核算的范疇,提升了部門職能,與業務部門一樣可以創造價值和利潤。
(山東大眾報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