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玲 高萌萌 劉志成 明蘭
摘要:文化創意產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密切相關,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的重要方向。非遺文創產品是非遺文化資源經由創意轉化成為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消費者對非遺文創產品的消費行為是一種文化或情境的情感消費。本文從感性記憶的角度完成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設計,探討非遺文創產品的記憶符號對消費者所產生的影響,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論以設計出更符合用戶情感需求,且能引起情感共鳴的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是本次研究的目的。
關鍵詞:感性記憶;非遺文創設計;瀏陽夏布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1) 12-0125-05
基金項目:2021年度教育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基于感性記憶的非遺文創產品設計研究與實踐——以瀏陽夏布為例2021105550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Non-Legacy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Perceptual Memory
——Take Xiabu Liuyang As An Example
ZHONG Yu-ling, GAO Meng-meng, LIU Zhi-cheng, MING Lan(Songlin College of Design and Art,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Non-heritage cultural resourc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s are transformed into products with market value through creativity. Consumers’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non-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s is a kind of cultural or situational emotional consump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ceptual memory to complete the Liuyang grass cloth the papers and the product design, and to explore the memory symbol of the papers and products to consumers the effects,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thodology to design more in line with user needs, and can cause emotional resonance Liuyang grass cloth of papers and the produc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Key words: perceptual memory; non-legacy creative design; Liuyang grass cloth
1 瀏陽夏布與夏布文創產品概述
1.1 瀏陽夏布概述
瀏陽夏布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省瀏陽市作為“夏布之鄉”在我國苧麻紡織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瀏陽夏布以“織造精致,輕薄細軟,涼爽透氣”而聞名,同時它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浸透著瀏陽地區的歷史和文化,飽含瀏陽人民的情感。
瀏陽位于湖南的東部,亞熱帶季風氣候加之當地獨特地理環境很適宜種植苧麻。早在明朝,瀏陽夏布就聞名于世,商賈爭購,一度被列為朝廷貢品,成為一種以清涼、舒適、素雅為追求的高檔布料,甚至到了清朝,瀏陽夏布開始遠銷海外,銷往日本、朝鮮等地[1]。能有如此銷售佳績且受國際市場歡迎的瀏陽夏布,是用一絲一縷的品質贏得全國第一的“核心競爭力”。近千年的純手工技藝傳承使得瀏陽夏布在肌理、材料、質感等方面一直保持著天然素凈雅致的美感。
1.2 夏布文創產品現狀分析
瀏陽夏布依靠傳統手工技藝,對技術加工水平要求較高,生產率低下,成本高昂,沒有附加值的非遺瀏陽夏布難以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當前夏布傳承發展面臨著一些困境:首先,瀏陽夏布制造工藝傳統化,市場占有率低,市場競爭激烈,發展面臨著“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問題;其次,夏布的內在價值缺少,沒有形成瀏陽特色與之結合的文化形態;同時,相關產業的縮小也會影響瀏陽夏布的發展。為了讓傳統技藝煥發新活力,瀏陽文化產業園管委會主導建設了瀏陽夏布文創中心,入駐“心之夏”、“瀏夏”、“夏予和”多家企業。其中“心之夏”夏布文創中心主要從事瀏陽夏布傳習推廣和文化品牌創意、文旅產品研發,而且成為第二批瀏陽市示范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心之夏”從消費創新和生活美學的角度,研發瀏陽夏布文創系列,將瀏陽夏布傳統工藝與現代時尚完美結合。2017年,瀏陽夏布入選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夏布正逐步成為助力經濟發展、宣傳推介瀏陽的重要元素。
非遺文創產品是由非遺文化資源經由創意轉化為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消費者對于非遺文創產品的消費行為是一種文化或情境的情感消費。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夏布文創品牌文化附加價值不凸顯,文創產品類型雷同,不能真正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一個好的文創產品,不僅在實用性上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還應在精神上實現情感的共鳴[2]。因此對于產品設計的感性考量已經成為非遺文創產品設計的重要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
2 基于感性記憶的非遺文創產品設計方法研究
2.1 感性記憶概述
感性記憶又稱情緒記憶,是人對事物的感覺、意向和心理活動等信息的記憶。感性記憶在心理學和醫學中被定義為“過去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是指對情緒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在一定情況下進行檢索和提取的過程。感性記憶主要記錄人的感性體驗,因其生動、深刻及情境性的特性,通常比其他記憶更加深刻[3]。感性記憶的理論作為一種設計手段,主要是通過分析消費者的感性認知進而了解消費者對非遺文創產品的感性需求,根據消費者的喜好設計產品。
感性設計研究相關文獻繁多,其理論和方法也很多。為了更好理解感性記憶,筆者對相關文獻的整理做簡要概述。目前公認成體系、較成熟的有日本的感性工學理論和美國唐納德·A·諾曼(Donald·A·Norman)提出的三層理論[4]。諾曼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出發,提出了“情感化設計層次模型”[5],將用戶的認知處理分為三個層次: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本能層行為主要是從人對事物下意識反應地角度分析,本能行為有先天和后期行為習慣的影響,而本能層的設計主要也是為了迎合人的這種無意識反應和后天養成的行為習慣。行為層可具體理解為某產品的操作、使用模式或某件事情的處理方式,主要特征就是記憶中“習慣”——日常生活方式、使用習慣、帶有情感意義的經常性行為(如人類長期積累下來的風俗習慣、禮儀儀式等)等,行為層設計主要是側重產品使用的習慣性、效率和樂趣。反思層主要是考慮人的情感化需求,反思層的設計強調其設計意義,通過產品的文化符號等引起消費者情感的聯想和共鳴,希望在用戶內心產生更深度的情感。
2.2 基于感性記憶的非遺文創產品設計方法分析
人們會被周圍與過去記憶相關的事件或相似的物品喚起記憶,這些與記憶影像相重合的內容就是感性記憶喚醒的線索。記憶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提取符號結構,這對于設計的意義就是從過去的感性記憶中提取線索,重新編碼成為與過去情感溝通的橋梁。基于諾曼的情感體驗層級理論,筆者以認知心理學、設計符號學、情感化設計等理論為基礎,將感性記憶轉化為記憶符號,搜集整理非遺文創產品設計案例,通過對比分析、歸納分析等研究方法,從感官記憶、行為記憶、認知記憶三個層面來分析非遺文創產品的感性記憶符號(見表1)。
感官記憶包括視覺、聽覺、嗅覺等五感,人們的視覺記憶會選擇性地記住最突出的部分,按照自身理解將形態簡化加以記憶,當人看到某一方面的元素也會回憶起該物體及其所有印象。聲音也是人類本能的記憶方式,聽覺記憶也是大腦中處理信息的一種途徑。觸覺記憶對人而言非常感性,常常被儲存在潛意識里,與其他符號搭配能使其記憶符號更容易識別。感官記憶能增強或減少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審美體驗。
行為記憶是對某一行為、動作、做法或技能等的回憶。這種記憶極少會忘記,因為涉及具體行動和動作。文創產品的使用行為意象記憶與記憶中的行為意象聯接時,就會觸發行為記憶的共鳴。
認知記憶在消費者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重溫記憶中的場景,引發情境記憶的共鳴,從而使消費者在與文創產品的互動中產生情感聯系。認知心理學家佐治亞·尼羅格和烏爾里克·尼賽通過一項實驗證明當用戶回顧感性記憶時多發生的是場域記憶(field memory)。可最直接的使現實與過去產生聯系,使你再度“身臨其境”,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獲得感性體驗。

2.3 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設計思路
2.3.1 感官記憶的情感體驗
產品的色彩是反映產品特征最直觀的方式。在視覺符號上,課題團隊選用浪漫的深藍色,給人以輕薄、涼爽透氣的感受,反映瀏陽夏布的布料特點;在產品開發上選取了團扇和絲巾進行再設計,本身這兩個產品的功能加上夏布材質的使用,既帶來了涼爽的感官記憶又極具美感,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體驗[3]。
2.3.2 行為記憶的情感聯系
關于行為記憶符號的設計,一是在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品牌形象設計過程中,將夏布制作和夏布制作場景融入品牌標志與輔助圖形設計,進一步加強了人們對于瀏陽夏布的品牌印象,喚起人們對于非遺瀏陽夏布制作工藝流程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二是在產品開發上選取了沙包,將童年游戲物品與夏布美學相結合,把夏布的價值內容承載到實物的產品形式中,引發消費者的行為記憶,帶回童年無憂快樂時光的情感回憶,形成情感共鳴。
2.3.3 認知記憶的情感需求
認知記憶屬于反思水平的內容,主要包含個人的情感、意識和社會文化背景等相互之間的關系。產品的價值不僅僅是造型與功能的體驗,還反映人的情感化需求。在本研究中對于產品開發做了深入的研究,選取具有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生活用品和藝術品,以展現夏布文化,不只是產業的意義,而是面對工業化社會一種人本精神和慢生活的恢復,一種持著簡單、樸素、環保、小而美、有個性、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感受瀏陽文化中的美學意境[3]。在瀏陽夏布文創產品設計中,香囊、絲巾的設計融入瀏陽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遺文化元素煙花、菊花石,進行融合創新,消費者看到產品就能聯想到瀏陽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使用中感受瀏陽文化底蘊(見圖1)。
2.4 設計實踐
本研究基于感性記憶為基礎,首先,小組對文創消費者的感性認知進行分析,了解其感性需求。其次,對瀏陽文化進行梳理,將瀏陽非遺文化進行分類整理和對品牌進行定位,經進一步深入分析,開展初步的概念創意設計。經綜合推演,進一步確定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的特征包括:1)夏布制作場景的圖形;2)菊花石和瀏陽花炮的元素;3)“瀏陽夏布”品牌標志字體設計。最后將如上三個主要特征融入產品造型方案中,且形成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包裝設計的造型元素特征。在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中,造型風格著重體現簡約、明亮、素凈雅致的設計特征(如圖2所示)。

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設計基于感性記憶的理論,選取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夏布生活的新穎實用的夏布產品。圖3是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的設計實踐,從感官記憶審美體驗的層面上,從色彩、材質、形態等視覺記憶符號以及絲巾、團扇等觸覺記憶符號,突出讓消費者感受瀏陽夏布的素凈雅致;從行為記憶的情感聯系層面上,品牌標識和輔助圖形采用瀏陽夏布制作和夏布制作的場景,有助于加深消費者對于瀏陽夏布文化的了解,感受夏布手作的美好;在認知記憶的情感需求層面上,外觀采用瀏陽獨特元素,消費者在使用瀏陽夏布沙包的同時引發童年美好回憶。
3 總結與展望
本研究對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進行感性記憶的設計探討,介紹瀏陽夏布文化和瀏陽夏布的現狀,以感性記憶為切入點,通過小組討論,分析非遺文化產品的感性記憶符號,歸納分析結果,依據其分析結果,設計出符合感性記憶需求的瀏陽夏布非遺文創產品,以期讓人們通過文創產品實現自己需求的同時了解產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從而促進非遺文化更廣泛的傳播,對提高非遺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健.非物質文化遺產瀏陽夏布旅游商品化研究[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8,07:108-112.
[2] 付振宇.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創產品創新設計[J].包裝工程,2019,20:215-218.
[3] 邱元彥.瀏陽夏布的價值鏈升級探析[N].長沙大學學報,2018,06:18-21.
[4] 楊東濤,曹亞東,王林,等.情感化設計的主要理論?方法及研究趨勢[N].工程設計學報,2010,10.
[5] Donald·A·Norman.情感化設計[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