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歲革命長者 周慶軒
我叫周慶軒,1927年6月出生于山東。小時候家里沒飯吃,爹娘挑著擔子出去討飯。等我年紀大一點,到處兵荒馬亂,連討飯也難了,只能借高利貸吃飯。我給村里有錢人家做幫工,吃上點豆渣之類就已經很好了。
那時我家有個侄兒是地下黨,告訴我共產黨非常好,打土豪、分田地、分糧食,救濟窮人。侄兒叫我給共產黨送雞毛信,信的內容大致為“什么時候日本鬼子出來掃蕩、幾點回去”之類的消息,也不算是參加革命。1945年5月我參加了革命,分了衣服,也有飯吃。參加的條件就是不怕死、不怕苦。很多人都是今天參加了,明天就死了。我們四五人一小組,明天能留下哪幾個都不一定。今天到這個村,明天到那個村,居無定所。當時農村年輕人無論男女老少,基本都加入了部隊。
日本鬼子進來之后,對中國老百姓極其殘忍,會把百姓埋在地里,虐待小孩子,強暴女人,殺人放火,實施“三光”政策,這么艱苦的條件下我們的部隊仍然持續壯大。游擊隊從事的活動主要是扒鐵路,拖延鬼子推進的速度。
抗日戰爭勝利后,我隨部隊解放北京、濟南、青島等大小城市后,就準備南下。那時候上下齊心,很多人跟爹娘打個招呼就走了。當時我們一起十個參軍的,都25歲左右,犧牲了八個。我印象最深的是淮海戰役挖戰壕時,地下淌的都是鮮血。每場戰爭敵我雙方都是大量人員傷亡。農村很多家庭都是老公犧牲了、孩子犧牲了。
南下解放浙江時,沒有車,就靠兩條腿走。每位戰士要在稻田跑100圈不掉隊才能加入南下部隊。部隊集結后,在山東就開始編號,連長、排長、營長、班長都編好了,把到浙江之后的村長、鄉長、鎮長、區長、縣長的工作也都編好了。渡江是分開的,打杭州的歸打杭州,打上海的歸打上海,渡江的時候十分艱難,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往前沖,江面一半都被鮮血染成紅色。

周慶軒老人
2月份從山東出發,4月份才到浙江杭州。當時我們力量弱,怕被敵機發現,所以傍晚太陽一竿子高開始走,早上太陽一竿子高就隱藏,每晚要走100多里。這期間不能掉隊。南下的隊伍很壯觀,路有多寬人流就有多寬。一路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部隊扎營休息了,我們做地方工作的就到老百姓家里,拿些稻草喂馬,拿些米面油鹽醬醋的,老百姓都跑光了,我們就留下個條子,拿了什么東西,多少斤兩,都寫好,等到解放以后可以憑條子到公家結賬。
那時行軍,我還懷著大女兒,每天晚上把腳上磨出的泡挑破,把水擠出來,用煙灰燙,這樣第二天才勉強能走。到杭州后一個多月,我無法站立,因為腳爛了,至今兩腿都有后遺癥,不能正常走路,沒有堅強的意志活不到現在。
我一生付出受到黨和國家充分肯定。國家授予我“抗日戰爭70周年”紀念章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兩枚勛章,這是無價之寶、傳家寶。現在我居住在朗和(銀泰)國際醫養中心,醫護人員態度都非常好,吃得好、住得好,就像在天堂一樣。身為老黨員,我深深地感恩黨、感恩強盛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