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新景 本刊記者 鄧大洪

韓志勇老人

1949年在中央團校(前右二為韓志勇)
在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某村,清晨一群日本鬼子偷偷摸進了村莊,村街頭一個背著背簍的小女孩機警地發現了日本鬼子,看見日本鬼子向她走來,她馬上顯得無精打采。當日本的翻譯官問她“看見八路沒有”時,她打著哈欠說:“什么叫八路?”鬼子見她這么小什么都不知道,也就不在意她。這個小女孩趁鬼子不注意,假裝跑到一塊空地上玩耍。這實質是小女孩在向姐姐傳達鬼子進村的信號,村中遠處房頂上的一個大點的小女孩是小女孩的姐姐,她看見妹妹發出的信號忙用腳踹房頂。屋子里正在開會的八路軍地下游擊隊迅速鉆進地道,躲過了危險。
房頂上大點的女孩就是今年已經93歲高齡的韓志勇老人,村街頭的小女孩是韓志勇老人的妹妹韓志民。抗戰期間,韓志勇家作為我黨抗戰時期的堡壘戶,先后掩護縣、區干部和八路軍傷員一百多名,被冀中軍區命名為“模范堡壘戶”。
韓志勇,1928年9月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張苑村,自幼受同是中共黨員父母的影響,懂得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9歲那年,父親和哥哥就離開家參加了革命,家里只剩下韓志勇和身體不好、不能干重活的母親,還有六歲的妹妹,一家老小耕種著20多畝薄地。她一個女孩,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耕種鋤耪、趕車打場全套農活。
抗日戰爭爆發后,為掩護革命干部,韓志勇和妹妹晚上參與挖地道,白天站崗放哨、送情報。1942年,在殘酷的“五一反掃蕩”中,韓志勇目睹了日本鬼子的燒殺搶掠,目睹了村治保主任李文譚等黨員被日本鬼子折磨,活活打死也不說出黨的機密。抗日戰爭期間,韓志勇表兄弟中有6人當兵,其中,2人犧牲,1人傷殘。這些更加堅定了她跟黨走、抗戰到底的信念。16歲,韓志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7歲,被冀中行署命名為“冀中勞動英雄”(即省勞模)。《冀中導報》連續兩年追蹤報道了韓志勇帶頭多生產糧食支援前線;學習生產結合得好,勞動生產有計劃;幫助貧困家庭助耕、助種、助收;赴前線慰問子弟兵等事跡。
1947年,在冀中區黨委的關心下,韓志勇考入冀中區第二中心學校(現為河北辛集中心學校)。在校時,她帶動學校進行學習生產結合。解放石家莊戰役中,韓志勇作為擔架隊隊長參加了戰斗,搶救傷員。一次戰役,她在給一名傷員喂水中,傷員頭一歪,死在了她懷里,看著只有十幾歲的小伙子,韓志勇放聲大哭,旁邊的一位老同志說:“小同志,別哭,他是為解放勞苦大眾死的,死得光榮,你們要繼續戰斗,完成他的任務。”1948年,韓志勇調入石家莊地區青委會(團地委前身),在河間縣北詩經村參加中央、省建團試點工作,并參加了全國青年團成立大會。1949年10月1日,在中央團校學習的韓志勇有幸參加了開國大典。
解放后,韓志勇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事業。1951年,時任靈壽縣四區團委書記的韓志勇,在縣植棉總結大會上獲抗美援朝植棉模范獎章。此后韓志勇老人歷任副縣長、石家莊婦聯副主任至離休。
當初在街頭放哨的小女孩韓志民今年90歲。她14歲開始為黨組織站崗放哨,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國家培養的建國后第一代赴蘇聯留學生。如今姐妹倆同住在石家莊市老年養護院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