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紅,梁 敏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南昌 330052)
口腔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口腔疾病包含口腔潰瘍、口咽癌、牙周疾病、齲病、牙齒喪失及各種影響口腔健康的疾病等。口腔疾病直接或間接影響著人的全身健康,如齲病、牙周疾病等會對牙齒的硬組織及周圍支持性組織造成破壞,不僅會對口腔咀嚼功能造成影響,還會導致語言及外觀方面的缺陷,甚至會使患者出現社交困難及心理障礙。有些致病微生物長期寄存于口腔,還會加劇全身性疾病的發生,如糖尿病、冠心病等。齲病和牙周疾病是危害口腔健康的最常見疾病。齲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引起牙槽骨及頜骨炎癥,若治療不及時,經由病變發展,會形成齲洞,最終使牙冠完全破壞甚至消失,其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因此必須引起重視。
隨機抽取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3所高職院校的2 000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問卷調查,并收集問卷統計結果。
問卷設計。調查問卷主要結合WHO成年人口腔保健問卷以及《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設計。由研究員先行在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3所高校發放100份實施預調查,了解問卷話題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的關注度、問卷內容難易度、問卷作答時間是否合理等,將預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組建研究小組,咨詢口腔專科專家,對問卷題目、內容等進行仔細考量斟酌,對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題目和內容進行調整或刪減,完善調查問卷的整體設計,保證問卷質量,通過協商確定問卷最終版本。最終版問卷主要內容包括被調查者基本信息,即性別、所學專業、常住地、大學年級,口腔衛生習慣,即抽煙習慣、喝碳酸飲料習慣等。日常口腔保健情況,即刷牙情況、使用牙膏類型、睡前進食習慣等,齲病檢查情況,即口腔檢查等。齲齒狀況是被調查者自行報告所獲,且被調查者的齲齒只有經過專業口腔人員診斷才可納入齲齒范圍。
質量控制。分發調查問卷前,研究人員先對調查員進行相關培訓,并按照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現場發放調查問卷,完成填寫后當場回收和審核,若對填寫結果有疑問或出現漏填、錯填等情況,應立即核實。安排口腔專家(本領域教授)對調查問卷進行檢查,確認其有效性。檢測正式調查問卷的信效度,結果顯示各項目間內容一致且良好。
江西省高職大學生患齲病單因素分析。江西省高職大學生口腔就醫態度匯總。
調研共發放2 0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 980份,有效回收率為99.0%。江西省大學生齲病患病情況中,男生患齲病占比為53.7%,高于女生的52.1%,醫學生齲病患病占比為36.0%,低于非醫學生的43.9%,農村大學生齲病患病占比為67.0%,高于城鎮學生的44.0%,睡前進食者齲病患病占比為35.9%,高于睡前不進食者的31.1%。經調查發現,大學生性別、所學專業、常住地、刷牙次數、牙刷更換頻率、使用牙刷及牙膏方式、睡眠是否進食、是否使用牙線、有無定期做口腔檢查均與齲病發生有一定關系。經對比,各情況中,不同大學生患齲病比例均有明顯差異性(P<0.05),但有無喝碳酸飲料的習慣對于大學生患齲病的影響不大,因此在喝碳酸飲料方面的比較中,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江西省高職大學生齲病患病單因素分析Tab.1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caries disease of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xi Province

續表1
經調查發現,大學生口腔定期檢查情況不理想,發現齲齒病后,不能及時就醫,可見大學生對口腔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仍有待提高,見表2。

表2 高職大學生口腔就醫態度匯總Tab.2 Mouth medical service attitudes of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為了解江西省高職大學生的牙齒健康狀況,使用隨機問卷調查方式對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3所院校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了相應學生的牙齒健康狀況資料。經分析匯總可見,導致牙齒齲病的因素主要有大學生性別、專業、常住地、刷牙頻率及時間、使用牙刷類型和牙膏類型、睡前是否進食、是否使用牙線、有無定期檢查等,這些因素是引起大學生患齲病的重要原因。由調查可知,大學生患齲病后就醫積極性不高,健康意識也有待提高,學校應在此方面做好宣教,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舉行的各種口腔健康活動及選修課程,提升口腔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降低齲病發生率,維護自身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