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微創新”是通過小投入、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解決生產中難點和痛點的一系列工程的總稱。據統計,在建設過程中,興義環高共計開展“微創新”50余項,并在貴州省質監局、貴州省公路學會聯合主辦的貴州省公路水運工程2019年度“微創新”成果評審中,榮獲一、二、三等獎,共3項;在貴州省總工會、省科學技術協會、省質量協會聯合主辦的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中,榮獲一、二等獎,共2項;在2020年中國公路學會組織舉辦的全國公路“微創新”大賽中,2項成果榮獲銅獎。
什么是“微創新”?“微創新”是指梳理以往建設工程施工作業難點、質量安全痛點和管理工作凹點,同時廣泛征集在建工程管理創新、設備改造、工藝改進、工法改良、材料改性等方面成果,聚焦長期制約工程質量安全關鍵環節及工藝工法,通過小投入、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微創”解決生產中的難點和痛點的一系列工程的總稱。
“微創新”不是追求高大上,而是通過一些細小環節的改變來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難題,評價“微創新”價值的高低,不是以申請多少專利為標準,而是以被多少人采用為評價指標,推廣應用得越多,其推廣價值就越高,社會性就越大。“微創新”的參與方不應只是項目部,更應該鼓勵班組、個人參與,參與的人多了,點子就多了,新思想碰撞的頻率自然也就多了。“微創新”像一個不斷被翻新的元素周期表,不同的階段有其先進性,隨著新的創意出來又會被調整,不停地創新可以在企業內形成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推動行業向前發展。“微創新”是推動品質工程不斷深入發展、不斷夯實品質工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如果說品質工程是一個目標,“微創新”則是一個抓手,這個抓手可以補齊短板、提升能力、向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發展目標靠近。
在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微創新”攻關活動,以及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微創新”大賽的激勵下,興義環高項目公司適時啟動了品質工程建設“微創新”申報評選活動,制定了實施方案,統一了文本格式,劃分了創新類型,設立了獎懲措施。通過設立獎勵機制,調動每一個參與“微創新”人員的積極性;通過廣泛吸納、宣傳其他項目的創意,拓寬廣大技術干部的思路;通過搭建平臺,增加項目部之間的溝通,把過程中的思路、要素、要點提煉出來,把成熟的東西固結起來;通過搜集、篩選、整理一批值得推廣的“微創新”成果向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推薦,調動每一個參與“微創新”人員的自豪感。作為工程管理方,興義環高項目公司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學習借鑒,形成“微創新”的環境氛圍,使“微創新”成為大家工作中的一種習慣。
通過在剛構橋主墩承臺上將系梁模板整體拼裝后,一次性提升至系梁位置。整個施工只需預埋鋼棒,施工簡便,操作簡單,并降低了存在的安全風險。該創新在利頭大橋系梁施工中使用,共節省工期19天,節省費用15余萬元,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該創新成果榮獲2019年貴州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
采用可拆卸折疊式安全操作平臺,應用于T梁預制高空作業防護,保證了工人安全,提高了工效,且可折疊可重復使用,節約了成本。榮獲2020年全國公路“微創新”大賽銅獎。
通過調整混凝土配合比,將混凝土通過導管入孔,并利用混凝土自重反壓使其達到設計要求的密實度。該技術不僅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避免人工在孔底操作的安全隱患,還能減少小型機具和人工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通過自主創新,在出砂口傳送帶落料位置加裝一根漏斗形開窗式除塵管,起到封閉隔塵作用,減少細砂落料過程的揚塵污染,具有施工簡便、抑塵效果好的特點,于2019年榮獲貴州省公路水運工程“微創新”一等獎。
根據其不同的變截面設計尺寸,制作滿足要求的內撐胎模架,有效解決了變截面鋼筋安裝不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的問題,起到了提高變截面處鋼筋保護層合格率的目的。榮獲2020年全國公路“微創新”大賽銅獎。

利用自主創新的新型設備代替原始鑿毛工藝,讓鑿毛更加方便快捷合規,既節約了施工時間,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在滑模機后加設一塊鋼模板。該模板既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尺寸,且不需額外增加動力設備,僅以滑模攤鋪機為動力,就能拖動其同步前行。有效解決滑模攤鋪局部線型不順直,表面不光滑,易出現塌邊及麻面,需要人為修補和抹面處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