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責任編輯/孫譽菡 美術編輯/李儀靈
近年來,湖北省鄂州市按照建好、管好、護好及運營好的要求,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發展。隨著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陳太村與大冶市金山店鎮向陽村間、梁子湖區涂家垴鎮徐連村“灣灣通”的最后一處“斷頭路”通車,鄂州打通了村民幸福路上的“最后一公里”。由“通”向“暢”,由“暢”向“美”,一條條農村公路為村民脫貧致富鋪平了道路,也為農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2020年,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最邊遠的山區村吳伯浩村,在一條連通花黃村和花賀村的公路建成后,徹底打通了吳伯浩村村民的“貧困梗阻”。“村里的‘四好農村路’全面通車了,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站在村口,吳伯浩村黨支部書記吳愛國顯得頗有信心。
邁進新時代,“四好農村路”建設已成為鄂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鄂州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鄉村振興等工作,抓住鄂州經濟、產業、旅游、環境優化等全面發展提升的黃金時期,按照“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到暢”的要求,全面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
截至2020年底,鄂州市320個行政村,3247個自然灣,實現行政村通水泥路,行政村水泥公路通達率達100%,率先在全省實現“村村通客車”,全市“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農村公路網絡格局已基本形成。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以“群眾鋪底子、政府蓋面子、養護配對子”的創建模式加快推動,創建工作呈現出“黨支部發動、村灣理事會撬動、能人帶動、群眾主動”的新亮點、新氣象。梁子湖區沼山鎮、太和鎮和華容區段店鎮被湖北省授予“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稱號,梁子湖區、華容區尚在爭創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區,東溝鎮、蒲團鄉等鄉鎮也在積極爭創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
“過去,一到油菜、水稻收獲的季節,路上總會遇見打場曬糧的,開車總得小心翼翼。”跑了十幾年農村客運的司機余師傅回憶起當年的情況。
如今,鄂州市各鎮、新區設立專門的農村公路養護辦公室并由專人負責,同時設立兩級路長和段長,一級路長為鎮交通辦主任,二級路長為村干部,段長為村灣管護員。
“路長的任務包括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主要抓公路環境綜合整治,同時做好依法治路工作。”鄂州市梁子湖區交通運輸局局長柯文忠說。
在基層,農村公路的環境綜合治理是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四好農村路”管理水平的硬指標。為此,鄂州市對路長們實行“定路段、定人員、定標準、定責任”四定辦法,量化考核指標,落實績效獎懲。
同時,每村設立3人至5人的農村公路監督管理委員會,由農村老黨員、退休干部、群眾代表組成,對道路施工、管護經營、路域環境進行全程監督,形成了“公路大家建、建好大家管、管好大家用”的良好格局。
“現在農村公路有人管了,開車暢通,安全有保障。”余師傅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嶄新的瀝青路蜿蜒而行,翠綠的草木迎風搖曳。梁子湖區東溝鎮余灣村、茅圻村的農村公路在2020年荷花節被游客們評為“最舒適的鄉村公路”。
為保證農村公路的“容顏”不打折,鄂州市有關部門一直在科學養護上不斷求索。
一方面,鄂州市大力推動公路管養工程實施。通過爭取市政府重視,明確各區(開發區)設立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督導村級養護人員開展日常養護工作;完善行政村村道管理議事機制;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責任體系,進一步明確區、鄉(鎮)人民政府的管理權責清單和村民委員會管理工作事項。
另一方面,全市各區在農村公路養護方面,采取招標購買方式,由社會養護公司負責縣道的養護和保潔;全市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初步實現了“有路必養、有路必管,養必精良,管必到位”的工作目標。
此外,鄂州市制定了愛路護路養路的村規民約,加強道路安全教育,一大批村民自發成為了農村公路的義務宣傳員、交通護路員。
梁子湖區太和鎮胡進村老黨員柯裕宜全家總動員,包路清掃。“政府修了這么好的路,我們就應該帶頭愛護。”在柯裕宜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主動參與清掃公路。隨后太和鎮涌現出農科村老黨員胡祥猛義務掃路、陳太村回鄉藝人陳世池用湖北大鼓開展“文明行路,愛路護路”義務宣傳等先進典型。
“路拓寬后,許多游客自駕過來觀賞、購買花卉。”梁子湖區沼山鎮樂華花卉基地非洲菊大棚里,負責人金恢華正和工人一起采摘、分揀花卉。他表示,下階段要開辦農家樂,走多元化經營道路。金恢華提到的路為王楠線,全長4.5公里,連接沼山鎮王鋪村至楠竹村,沿線經過張裕釗文化園、泉天牡丹基地、樂華花卉、叢林西梅灣等旅游點。
近年來,鄂州市將農村公路的布局與產業扶貧、特色景觀打造、特色文化展示等緊密結合,“紅綠相融”的旅游業蓬勃發展。

鄂州市華容區的“四好農村路”
一方面,2019年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紅色游”“文化游”成為人們緬懷先烈、回顧歷史的良好契機。鄂州市華容區段店鎮孔關村徐長灣是辛亥革命志士徐達明的家鄉,灣里不僅通了循環路,修了旅游公廁,啟用了生活污水處理終端,還建起了文化廣場、文化館等休閑娛樂設施,一舉甩掉了“臟亂差”的帽子,變身為當地一處重要的紅色旅游參觀點。此外,鄂州市華容區的彭楚藩烈士祠、劉伯垂紀念館、毛主席視察臨江紀念館等地游客比肩接踵;展現清末書法名家張裕釗書法藝術的梁子湖區沼山鎮張裕釗書法文化博物館,作為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范例,全天免費對外開放,游人絡繹不絕。
另一方面,“四好農村路”建設為鄉村帶來了人流、物流,促進了鄉村游、生態游,綠色旅游得到大力發展。鄂城區的鄉村旅游以休閑度假、山水園林為主,設計推出了花湖桃園、汀祖四峰山、杜山梨園等鄉村精品旅游線路;華容區著力打造現代農業觀光游,蒲團石竹月季果蔬園、臺灣生態創業園區、恒大旅游城的露營嘉年華等旅游景點深受歡迎;梁子湖區持續推出廣受歡迎的民俗游、民宿游、農家樂等傳統旅游項目,涂家垴鎮民宿體驗、東溝鎮張家灣民俗體驗、太和鎮陳太村民宿游和新屋紀觀賞九品香蓮游均吸引了眾多游客。
放眼鄂州,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化作“自然風景線”“生態富民線”“人文歷史線”,龍舞大地,串聯起“山水林田湖、城鎮鄉村景”,打通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暢途,激活了一個個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