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能達高等級公路維護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30)
責任編輯/孫譽菡 美術編輯/王德本
廣東省揭普惠高速公路隨著使用時間延長出現了破損、唧漿等病害,不利于道路的正常使用,車輛通行舒適性下降,甚至威脅到行車人員的安全。對此,項目決定采用就地冷再生工藝處理既有的破損、唧漿病害,再加鋪4cm GAC-16瀝青混凝土罩面;部分路段存在輕微裂縫及坑槽,病害處理時宜選擇NovaChip罩面。
正式施工前,項目需組織全面檢查,根據所得信息對路面現狀做出系統性評估,確定具體病害成因。同時,在明確舊路路面結構特點后,進一步分析再生層的級配工藝標準及新鋪路面工藝。
根據沿線路段實際情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區段,通過FWD技術組織全面檢測,為后續修復工作提供依據。若彎沉變異系數大幅度變動,意味著被測路段在強度分布方面缺乏均勻性,在應用就地冷再生技術時需高度注重該方面問題。
以《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為主要依據,經分析確定合適的就地冷再生技術應用方案,同時分析強度指數(SSI)判斷瀝青路面的強度情況。
水泥在混合料中的占比較大,若將就地冷再生層應用于路面層,可使用適量水泥添加劑,以便提高路面的施工質量,具體用量標準可通過擊實實驗確定,從而得到最佳含水量和干密度的控制標準;再取成型試件,對其展開抗裂度測試,明確具體的水泥用量指標。此外,施工所用水泥的強度應一致,否則容易出現局部強度差異化的情況。
根據工程經驗,乳化瀝青在就地冷再生路面施工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對于乳化瀝青用量的確定,較為可行的方式有凍融劈裂試驗、馬歇爾試驗等。
表1 就地冷再生材料級配組成范圍

表1 就地冷再生材料級配組成范圍
1.裂縫檢查
明確具體施工范圍,經全面檢查后確定裂縫病害的發生位置,記錄起始和終止的具體地點,明確影響范圍。
2.挖補處理
若部分路段存在龜裂、網裂等較為嚴重的病害,此時需通過挖補的方式處理,該過程中二灰基層施工材料的選擇較為關鍵,冷補料或熱料較為合適。
(2)察爾汗地區天然狀態下鹽巖強度4.2~7.9 MPa,屬于軟巖,飽和鹵水條件下鹽巖發生軟化;且飽和鹵水對夾層鹽巖的軟化程度較大,在工程實踐中用注意含夾層鹽巖對工程穩定性的影響;
3.清理雜物
經上述流程后,原路面易產生雜物,為減小對就地冷再生施工效果的影響,需及時清理雜物,不可出現粉塵等堆積現象。
4.放樣劃線
確定具體的寬度線,作為后續施工的控制基準。
重要機械設備需提前檢測并調試,確保再生機和提升機在實際施工中的穩定運行。配置高精度的計量系統,采取電腦實時控制的方式,確保乳化瀝青用量的準確性;通過控制面板輸入工藝參數,如銑刨深度和坡度等,作為正式施工的基本導向。
乳化瀝青的配比設計好后,分析并確定合適的攤鋪用量控制標準后撒布水泥。機械作業的方式較為可行,其優勢在于可有效確保水泥分布的均勻性。通常撒布1h后,可組織開展就地冷再生技術相關的各項工作。
就地冷再生技術應用過程中的控制要點較多,例如攤鋪速度、碾壓速度等。以施工所用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為參考,結合現場施工條件確定合適的用水量。施工人員需密切關注現場情況,例如破碎程度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再生的厚度是否達標等。
攤鋪作業需遵循連續性、平穩性的基本原則,保證各處平整度一致。攤鋪機速度需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狀況下以2m/min~5m/min較為合適,且不可出現快速提速或急剎車的情況。
攤鋪期間需密切關注再生厚度,若舊路存在病害,攤鋪時易導致局部路段厚度不均勻。對于該問題,需利用再生機電腦系統及時控制,保證出料數量的合理性;若因特殊情況需調整攤鋪厚度時,應加強對橫坡的控制,不可發生局部路面積水的現象。
碾壓作業設備以鋼輪壓路機和膠輪壓路機為主,需提前組織碾壓試驗,并確定合適的碾壓工藝,確保壓實處理后的再生層各項質量指標均可滿足要求。碾壓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3個階段依次完成,各段長度以40m為宜。
1.初壓
設備以單鋼輪振動壓路機較為合適,持續碾壓2遍~3遍,相比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實測值需略高1%~2%,若期間水分蒸發速度過快,可通過灑水方式處理。
2.復壓
設備以膠輪壓路機較為合適,需綜合考慮混合料性能、現場作業環境等因素,由此確定合適的碾壓遍數,通常需達到3遍~6遍。
3.終壓
設備以鋼輪壓路機為宜,需持續碾壓1遍~2遍,目的是全面清除碾壓輪跡,并進一步提高混合料的密實度,通常以靜壓的方式為宜,若振動過程中路面結構可始終維持穩定狀態,可采取振動模式。
1.縱向施工縫
重疊量以5cm為宜,在組織第二幅再生施工時,需加強對水、乳化瀝青等材料數量的控制,必須按照原數量標準持續噴灑。第二幅再生時,應有效控制縱向搭接區域的厚度,不可產生高度差,同時還需考慮到本幅攤鋪的橫坡,采取相應控制措施。
2.橫向接縫
對于每個工作日產生的橫縫,需及時通過三米直尺檢測分析,由此確定合適的再生起步位置。每日開工前,應保證攤鋪機
按規范將攤鋪、碾壓作業依次落實到位后,需對冷再生路面采取養生措施,持續時間需達到7d,具體視實際質量情況靈活調整。養生期間需加強交通管制,無關車輛不可駛入現場,并使用養生袋覆蓋減少外界因素造成的不良影響。養生結束后,取芯樣并檢測,若各項實測值均滿足要求后可開放交通。若養生層存在質量問題,則需進行封層處理。
就地冷再生技術充分發揮了瀝青廢舊材料的作用,可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創造更顯著的經濟效益。此外,冷再生基層強度較高,施工成型后的路面具有更佳的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