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摘要】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作為重點教育內容之一,主要是古詩詞其中蘊含著濃厚的時代氣息,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促使下,教師將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古詩詞教學的質量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的重視教學成果,對古詩詞的講解知識停留在表面,并不利于小學生的理解記憶,進而沒辦法發現古詩詞中所蘊含的魅力。因此下文將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改善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文;古詩詞教學
小學語文古詩詞作為學生學習的難點內容,主要在于學生對其沒有深入的了解,沒辦法正確理解其本意,使教學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教師將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古詩詞教學的質量有明顯的提升。因為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對其進行深度的學習使學生不但能夠學習到文化知識,同時還有精神層面的提升,繼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思想文化,進而培養出新時代的人才。
一、當前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如今,語文作為學生的必學科目之一,其中古詩詞的教學情況不容樂觀,處在一個尷尬的境況,使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難度大大提升。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循規蹈矩,無論在課堂上怎么聲嘶力竭地講解,對學生來是并沒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本應充滿鳥語花香的古詩詞課,卻變得枯燥無味。所以在改革的新時代,教師應該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大多數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基本上是有心無力,即使想去讀解,但是找不到科學的學習方法或沒有收到得到科學的指導,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解,然后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忽視了古詩詞教學的真正意義,所以導致小學生很難真正意義上的進入古詩詞本身,領會其文字背后的感情特點。這樣的現象將會直接降低小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出現恐懼心理,不能將心思放在學習上。特別是低年級的古詩詞講解教師過于注重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將重點放在學生的背誦以及生字教學中,缺少對古詩詞的賞析,不能理解詩詞的優美意境,學生知識表面掌握的生字,但是對具體的詩詞含義沒有深刻的認識。
二、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占據很大一部分,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要針對上述的問題提出一定的解決措施,完善整個古詩詞教學的體系。
1.對古詩詞的深度賞析,實現理解背誦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分析,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還沒有成熟,正在不斷的形成與發展,但是小學生的記憶力比較強。所以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對古詩詞的朗讀與背誦。并且引導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過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體驗,代入到整個詩詞的意境中去,從中體會到作者在創作時的心情,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小學生在學習高度過程中對古詩詞產生比較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最終實現對古詩詞文化的了解,發現其身上蘊含著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小學生不斷的積累自身的古詩詞量,這就需要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能夠背誦,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所以,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賞析式的朗讀,理解式的背誦,直接使胸啊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據小學生的語文教材來看,目前階段所學的古詩詞基本都是其言絕句或者五言絕句。而頭聯、頸聯、尾聯應該怎么讀,需要教師給學生做一個良好的示范,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對詩詞的理解。重視朗讀是古詩詞教學的根本,因為每首詩都有著嚴格的韻腳,使學生度以來朗朗上口,行云流水,在熟讀之后直接為背誦做下良好的鋪墊。
2.創設教學情境,體驗詩詞背景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主要是因為其中蘊藏了比較精煉的語言從而實現了整體的生動性。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造專屬的教學情境,使小學生能夠深陷作者當時創作的氛圍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意境重現的方式,直接加深小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所以,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調動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喜愛。比如在學習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時,從其詩句中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從側面來描寫春天的自然景色。其中“小扣材扉久不開”,學生會由此想象到為什么敲不開門呢?這是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現討論,作者敲不開門的原因是什么呢?學生開始積極的探索,并且大膽說出自己的猜想。這是有的學生會說,可能是因為主人外出了,又或者是在園子里干活沒有聽見敲門的聲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想象,如果進入到院子內會是什么樣的景象呢,為什么作者只看到一直紅杏出來,創作出“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句子。學生會想象出,園子里可能會長滿茂盛的蔬菜,并且果樹結滿了鮮花,還會有成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間還有幾只蝴蝶忽隱若現,是一片春意盎然景象。從詩句直接聯系到整個意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
3.聯系日常生活,對古詩詞意境的深刻理解
我國古代的詩詞基本都是根據詩人的真實生活完成創作的,所以詩詞中蘊藏著作者當下的真實感受。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的結合,使學生感受到傳統優秀文化的熏陶教育。因此在古詩詞的賞析過程中,對于詩詞作品中的名句以及不容易發現的難點進行細心品味,并且反復的研究與討論,去體會其中的深意。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欲望。比如在學習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時,其中描寫的是詩人返回故鄉情境的詩。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去理解當前作者創作的情感?!吧傩‰x家老大回”這句中可以向學生提問少小指的是什么,而老大指的又是什么。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生活找那個的體現來完成對詩句的理解,是作者在孩童時就離開家鄉,那么問題來臨,是什么原因使作者離開了家鄉,在后來有回到了家鄉,回到家鄉后是什么樣的情形?直接激起了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顧,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想起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對古詩詞的意境產生更好的理解,直接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使小學生感同身受,更加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
4.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小學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旨在確保高質量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來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自主性。從而使他們能夠實現所需的教育成果。教師可以制作精簡的教學視頻并為學生明確教學任務,讓他們根據視頻內容進行獨立學習。作為此過程的一部分,教師還將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適當的指導,幫助學生克服獨立學習的困難并促進獨立語言的學習。教師傳授與古詩相關的知識時,應當同時賦予學生古詩自學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歌曲、表演等形式講述古詩內容,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直觀地分析思維圖,分析古詩和歷史。通過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住古詩。例如,在學習《憫農》時,教師首先要制作一張思維卡讓學生思考,比如創作背景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調查,幫助學生探索古詩的內涵和魅力。
5.微課支持教育,增加師生互動
在微課中,教師將古詩的生活場景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分層教學。微課視頻可反復播放,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在微課視頻傳輸過程中,引導學生獲取豐富的古詩知識,構建一套古詩學習系統,為學生以后的古詩學習打下基礎。例如,在講《靜夜思》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首先將古詩中的場景做成視頻,通過播放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對古詩的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教師將《靜夜思》的重點用微課錄下來,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可以潛心鉆研、理解,進而對古詩的認識。
6.結合線上線下內容,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小學生缺乏自主性,大部分小學生自學能力較差。因此,應當加強和家長的溝通,教師和家長不強迫學生完全理解,當詩歌的體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學生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通過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來學習詩歌。教師和家長要為學生挑選優秀的詩歌事,拓展學生的詩歌和歷史,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滲透。例如,在教學故事后,教師可以與家長合作,幫助學生鞏固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第一,讓學生正確流利地背誦,家長可以找出聽寫中經常出現的錯誤詞,并花更多的時間在記憶上。第二,在課下開展一些教學活動,如閱讀比賽、古詩寫作比賽等,形式要靈活多變,注重古詩詞的應用和積累。例如,在學習《游子吟》時,教師在課上講解完畢,讓學生了解詩中的情感。在課下,可以讓學生和家長進行討論,共同感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
7.拓展教育資源、結合傳統文化
一方面,教師應當積極使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和古詩的興趣,并在經典閱讀課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性。信息化教育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在實踐教育中,語文教師必須掌握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并滿足信息化教學要求。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并鼓勵學生在傳統文化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通過信息技術在古詩教學中的應用,學生獲得了更大的學習自主性和更廣的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從而在教育資源創新的基礎上實現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了解不同教學策略的要求,并分析傳統文化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提高他們的知識能力,使學生在自主實踐和研究的過程中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因此語文教師課后要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例如網上閱讀古詩詞后,制作電子報紙,黑板報等集體活動,積極開發讀寫資源。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在實踐中的魅力,從而通過研究型學習形式提高古詩教學的教學質量,達到將語文古詩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目的。
三、結語
根據上述文章的敘述,古詩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小學階段就具有深刻的學習意義與價值。其華麗的語言、獨到的內涵以及富含的感情值得后代欣賞與借鑒。但是在教師進行教學是課堂上還有一些待解決的問題存在,因此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時的指引,幫學生找出一條通往學習的快捷路徑,使其可以在教師提供的學習環境中展開想象,對其產生興趣,使古詩詞與中國文化得到傳承。
參考文獻:
[1]馬美芳,楊彥文.從意境到意象——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審美引導[J].新課程,2021(35):182.
[2]張紅蓮.用詩意渲染語文課堂——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實踐[J].啟迪與智慧(中),2021(08):85.
[3]賈志鵬.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32):50.
[4]沈潔.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情境構建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8):44-45.
[5]董鳳琴.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2021(27):49-50.
[6]馬美芳,楊彥文.從意境到意象——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審美引導[J].新課程,2021(35):182.
[7]劉稚賢.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小學中高段古詩詞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24):187-188.
5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