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會菊
摘要: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體系涵蓋了智能變電站建設期、設備調試期、工程驗收期和投運后日常運行維護、設備檢修期間的全過程管理。其創新思路主要是將專業管理系統化、規范化,橫向抓過程控制,即從源頭抓起,做好全過程的動態管理,確保結果良好;縱向抓關鍵因素,即控制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完成工作任務目標。控制客觀因素是指建立完備的規章制度、管理規范,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依;控制主觀因素是指培訓到位、流程執行到位、責任落實到位、監督到位,做到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變電運維安全;設備維護
1智能變電站的功能特點
1.1安全性
智能變電站能夠通過傳感器系統對自身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并且智能變電站搭載的運算程序能夠利用采集到的數據計算出發生故障的概率。工作人員根據智能變電站系統給出的風險數據,采取相應強度的運維策略。同時,流經變電站的都是大功率的電力,傳統的人工檢修存在安全風險。利用智能變電站的自我檢測功能取代人工進行檢修,能夠避免電力從業者在維修電路時發生被電擊傷的情況。因此,智能變電站相較于一般變電站更加具有安全性。
1.2及時性
智能變電站是將智能硬件和高速通信網絡集成到傳統變電站上而得到的。在發生故障時,智能變電站能夠很快地查找出故障的位置及導致故障的原因。根據智能變電站提供的信息,電力公司能直接派遣負責運維管理的工人出發搶修,簡化了變電站運維的工作過程,縮短了變電站運維所需的時間,降低了電力公司在變電站運維管理上的開銷[1]。
2智能變電站運維以及設備維護存在的問題
2.1 內部設備復雜
結合變電站建造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獲知智能變電站所使用的建造物料大部分都是新型建筑材料,但是大部分新型材料在實際運用中,往往會遇到與設備不配套的情況,傳統變電站與新興物料存在不能兼容的情況,從而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后果。智能變電站內所使用的通常是電子互感系統,在進行電能供應的過程中,利用遠程控制系統來針對電能的傳輸加以控制,借助智能控制技術以及遠程處理模式,能夠有效地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但是因為有很多的變電站實用時長較為久遠,所以穩定性相對較低,如果不能利用有效的方法來提升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那么必然會對設備的安全造成影響。如果設備內部線路與智能變電站無法有效的匹配連接,那么必然會導致信號的傳遞受到一定的阻礙,進而限制設備的性能發揮,不利于整個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2.2 智能變電站運行信息保密程度不高
圍繞智能變電站的信號傳遞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發現智能變電站在進行信號傳遞的時候,往往需要借助專門的數字模型,區域網絡需要針對數據加以綜合統計和分析,這樣才能針對性的對信息進行分類傳輸,并在確保智能變電站內各類設備能夠穩定運轉的基礎上,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但是就現如今的實際情況來看,信號傳遞的安全防護性能較差,所以在實際傳遞信號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各類外界因素的影響,將會降低信息傳遞的效率,對智能變電站造成沖擊,甚至引發整個系統無法運行的惡行后果。所以在智能變電站信號傳遞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系統安全防護工作。
2.3運維管理技術手段較為落后
當前,對其國內的智能變電站了解能夠發現,其數量已經超過百座,并且由國家電網公司所建設的智能化變電站也有數十座。這些變電站雖然能夠滿足相應的標準,但是并沒有相應統一的制度來對其進行管理,常常都是各個地區來分別對其進行管理,進而就導致其運維管理還沒有達到統一,相應的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相應廠家的設備因為缺少標準,這樣就導致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其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來對其進行維護,這樣就會導致管理人員在對其管理過程中內容較為復雜,而且缺少相應正確的管理技術,進而導致智能變電站的運行不夠穩定,容易在這其中出現問題。
3解決智能變電站變電運維安全與設備維護問題的有效策略
3.1有效構建智能變電站變電運維安全管理體系
就我國當前的智能變電站的發展情況來看,健全和完善運維安全管理體系對智能變電站的穩定發展有著積極地影響,不僅有利于創新其管理手段,還可以從根本上保障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而且,為了能夠徹底地消除智能變電站發展過程中的區域化差異,相關的主要負責部門就要高度的重視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以此來有效地構建智能變電站變電運維安全管理體系。除此之外,還要建立統一化的運行維護規程和標準,有效地提高智能變電站的運維安全管理水平,為消除智能變電站區域化的發展差異打下良好的基礎。
3.2有效提高智能變電站變電設備的整體使用性
自從國家電網“十二五”智能電網建設規劃推行以來,智能變電站作為國家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在我國電力行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和發展,變電設備作為保障智能變電站實現安全、穩定以及可靠運行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我國現階段的智能變電站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3.3有效創新智能變電站變電運維安全與設備維護技術
隨著國家電網“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的提出,我國自2011年以后的智能變電站已全部按照其技術標準建設,從根本上推動了我國智能變電站的建設進度和發展進程。變電運維安全與設備維護技術作為支撐智能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技術手段,為了能夠從根本上創新智能變電站變電運維安全與設備維護技術,在今后智能變電站的建設發展過程中,相關的負責人員一定要及時地補充新鮮血液和擴充技術型人才,從而來為變電運維安全與設備維護技術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條件。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變電站在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變電運維的具體工作中,其安全隱患還未能得到有效把控。根據這一現象,電力公司應根據運行維護中的隱患原因,建立健全的運行維護管理系統。將運維設備的檢修工作落到實處,使運維人員的專業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從而保障變電運維工作的有效性,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鄭乾虹.變電運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解決措施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7,35(06):85.
38455019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