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伙雄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的用電需求急劇增加,為適應和滿足電力的需求,必須提升配網線路設備的運維水平。文章對電力系統配網運維的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電力系統;配網運行;設備維護;電力需求;配網運維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0-014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0.070
在電力系統的運行中,配網設備維護是十分關鍵的工作。傳統的配網技術水平比較落后,管理比較粗放,沒有形成比較系統的關鍵技術。
常規的配網設備維護管理工作通常采用定期檢修的形式,很難保證相關設備得到科學的維護和保養,也無法對相關的設備狀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因此需要對配網運行維護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采取相應的對策,提升配網運維質量。
1 配網運行維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運維安全管理水平低
配網系統運行管理與設備檢修最關鍵的是要確保安全、保證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推動配網與設備的高效管理。然而,實際的配網運維安全管理水平較低,甚至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方面是由于運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實際操作中忽視了安全防護工作;另一方面則由于其技術水平、專業水平有限導致誤操作而引發安全問題。例如:配網運維中,未能對電氣設備停電的時間、頻率等做出準確掌控,出現大規模反復斷電現象;缺乏對一些專業定量數據、參數等的計算、統計與分析,從而導致電壓誤操作。
1.2 配網結構復雜,設備種類多,運維管理困難
配網運行維護管理本身就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配網的主要特點就是點多面廣、結構比較復雜。各線路、設備互聯互供,采購回來的電氣設備的形式多樣,同一種設備可能是來自不同的廠家生產,性能、功能等都存在差異,不利于運行人員的日常管理。
1.3 先進的配網運維手段及專業技術人員缺乏
目前,配網密如蜘蛛網,設備絕對數量多,基礎資料缺乏,站、線、變、戶關系復雜,管理難度大,運行中的協調配合要求高,現狀的配網運維工作依然未實現全面的自動化,配網運維的技術手段相對落后,一些先進的配網自動化運維技術、智能化故障定位系統依然未能被充分普及與應用。
雖然部分設備具備相關的自動化接口和功能,但受制于技術和人員問題,實際應用比較少。
1.4 配電網受外力破壞的影響比較嚴重,時刻面臨防風防汛的嚴峻考驗
圖1
1.5 狀態量化評估方法不足
設備運維標準分散,狀態量化評估方法不足,設備運維業務量大,制定巡視、維護計劃主觀性強。配電網巡視工作質量不高,巡視工作停留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本身已緊缺的運行資源未被有效的分配,設備的運行狀況好壞缺乏一個有效的量化指標,缺少指導意義。
2 配電線路、設備差異化運維策略管理
2.1 差異化運維的目的和理論模型
配電線路、設備差異化運維策略是以強化現有基礎數據管理,采用各類信息化管理手段(如電網SCADA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營配信息集成系統等)以及各類離線、在線的檢測手段(如紅外檢測、局部放電檢測等),開展配電線路、設備狀態評價和重要性評估。按照設備健康度和重要度兩個維度對設備進行管控級別劃分,對不同管控級別的設備實施分層、分類、分專業管控,達到防止故障發生,減少故障停運時間與停運損失,提高設備利用率的目的。
2.2 確定風險,進行差異化運維
從設備重要程度和設備健康狀況兩個維度,確定配電設備不同風險管控級別,將設備分為3個管控級別進行差異化運維,分別開展不同周期的巡視、維護、試驗及消缺工作,見圖2所示。
2.3 線路設備分類管理
將設備分三類,從關鍵設備、重要設備和一般設備分別進行評估:以配電設備供電用戶性質的重要程度;配電設備故障引起的停電范圍;配電設備在網架位置中的重要性等進行評分,根據各分值分類別進行巡視管理。見圖3所示:
3 提升配網運維質量的措施
3.1 從源頭入手抓管理,保證運行質量
以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體思路從配網設備資產的規劃設計、物資采購、工程建設、維護檢修和退役報廢五個環節入手,以提高供電可靠性為總抓手,重點推進配網信息系統建設,提高配網運維綜合管理水平,狠抓配網設備質量,縮短配網故障搶修時間。
3.2 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配網運維人員要主動強化配網系統運維的風險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時刻認識到配網安全運行管理與設備維護的專業性、風險性與挑戰性。同時要不斷學習、積極實踐,集中總結配網運行與設備維護工作中常見的安全問題,關鍵工作環節常出現的危險隱患、安全危機等,積極防范并規避危險隱患環節,通過采取科學的安全防護技術、方法等來防范風險。
供電企業結合實際運維工作開展來不斷優化完善配網運維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積極組織安全技能培訓,培訓運維人員掌握先進、合理、安全的配網運維技術,使他們能夠切實履行安全運維工作制度與規范,提高運維工作質量,為配網運維提供安全制度保障、技術保證。
3.3 建立健全配網運維檢修管理系統
配網運維管理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運維管理體系來約束、支持與監督,所謂的運維管理體系就是將一切與配網線路運行、設備檢修維護相關的各項工作納入該管理系統,其中涵蓋設備檢驗、交接試驗、檢修、預防性試驗、調度運行、巡檢等方面工作,明確配網運維工作管理方法、運維技術手段等,對每一個運維工作環節制定特定技術標準、質量指標等,要求運維工作人員依照制度、技術、方法開展工作,以此來逐步推動配網運維工作的規范化開展。通過日常的巡視維護做好各種黑點隱患清冊,完善各種防外力破壞的措施,如油漆防撞標志、安裝圍欄及防撞墩等。結合日常的工作完善各種防風防汛等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應急機制,從而完成預期設定的指標。
3.4 利用先進技術,提高運維自動化水平
配網運行管理與設備的維護檢修要逐漸走向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要打破傳統的人工運維的局限性,通過引入現代化的故障檢修技術、智能技術、運維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等來提升配網運維的自動化水平,有效提升配網運維工作效率,維護配網安全運轉,從而提高供電服務質量。
3.4.1 自動化故障定位技術。目前,主要的自動定位技術包括:開關設備故障定位技術,是指利用分段器、重合器兩大自動化開關設備,當配網系統中出現故障時,開關設備能自動發出動作、做出反應,同時也能參照開關動作時間、次數等來精準定位故障,并為配網故障的排查、分析提供依據。
3.4.2 FTU技術。屬于智能終端設備。能夠實現對配網系統遙控、監測、故障檢修等目的,可以對配網系統的運行狀態、相關參數數據、開關狀態、接地故障等做出及時反饋,也能接收并執行來自于配網主站系統的相關操作指示,達到對配網故障的定位、隔離目標,也能實現配網非故障區域的供電自恢復。
3.5 加大巡檢力度
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工作的開展必然少不了日常巡檢工作的支持,供電企業應重視配網巡檢,加大巡檢工作力度,編制專門的巡檢工作制度。設定巡檢周期、人員崗位劃分,分配具體的巡檢工作任務等,實行定期巡檢、專業化檢修機制,每一個巡檢輪回都需要配置專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通過定期及時的巡檢、巡查來及時發現配網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科學預測故障,開展差異化運維,有效地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巡視的質量。
4 結語
電力系統能否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取決于多方面因素和條件,其中配網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是關鍵。要掌握配網運維的先進技術,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健全完善的運維管理工作體系,制定出科學的運維工作標準。本文通過研究和探討現狀配網所存在問題及研究差異化運維的作用,總結提升配網運維質量的措施,從而為下一階段運維工作更好地開展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保會,郝治國.電力配網存在的不足與可靠性的提升策略[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0,30(3).
[2] 王陽,李寶珠,楊兵.狀態檢修在供電設備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