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明
摘要:客戶安全用電是供電企業供電服務的一大目標,也是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核心任務,保障客戶用電安全才能維護供電企業和客戶雙方的利益。文章首先分析了客戶用電安全管理現狀,然后探究了以安全風險體系建設模式規范用電安全管理的途徑。
關鍵詞:安全風險體系;體系建設模式;用電安全管理;供電企業;供電服務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0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0-018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0.090
客戶用電安全是電力系統和供用電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優質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為加強客戶用電安全服務,進一步豐富服務內涵,把用電安全管理風險管控作為工作主線,按照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延用、完善、建立”的總體思路,以PDCA閉環管理為原則,圍繞作業風險管控,有效控制作業風險,抓好安全用電管理工作,引導客戶做好安全用電管理工作,減少客戶電氣事故發生,進一步提升用電安全管理水平。
1 客戶用電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1.1 客戶接入不達標
歷史用電客戶接入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業擴工程設計尚未達到南方電網規定設計標準;業擴工程受電設備施工質量與施工工藝不達標,未達到電力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1.2 客戶用電安全管理不到位
1.2.1 用電檢查過程中,部分高壓更多的客戶沒有配備專職電工,受電裝置未按照周期進行預防性試驗,電氣設備運行管理工作不到位。
1.2.2 用電檢查過程中,部分用戶忽視了電力設備隱患問題的嚴重性,供電部門由于不具有行政執法權,難度督促客戶整改用電設備,導致客戶設備隱患事故時有發生。
1.2.3 現階段,尚未形成客戶設備缺陷問題分類管控的標準制度,在沒有統一的標準規范約束下,用電安全工作管理無法高效開展。
2 以安全風險體系建設模式規范用電安全管理
2.1 用電安全用電風險評估
通過業擴的用電接入控制和用電安全檢查兩大工作開展用電安全管理風險評估,采用規范、動態、系統的方法去識別及評估客戶用電過程中的作業風險,制定風險控制的措施、達到對風險的超前控制,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2.1.1 客戶安全用電風險等級劃分。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用電安全管理風險進行深入分析,參照以下風險評估公式:風險值(R)=后果(S)×暴露(E)×可能性(P),具體的等級劃分如表1:
根據客戶安全管理風險后果的嚴重程度分為特高、高、中、低、可接受五個等級,相應分值為100、50、25、15、5、1。不同的分值對于不同程度的嚴重后果程度,例如:風險后果值為100時,在供用電安全方面:造成死亡≥3人或重傷≥10人;設備或財產損失≥1000萬元;造成電網或設備較大的事故。現場作業安全方面:可能造成死亡≥3人或重傷≥10人;設備或財產損失≥1000萬元。供電服務方面:客戶投訴、舉報事件屢屢發生,嚴重影響供電服務質量。
2.1.2 創建風險管控措施庫。全面分析用電安全管理面臨的各類風險與對應危害,創建風險管控措施庫,并嚴格落實風險管控的各項措施,打造出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從而為安全用電管理提供參考性意見。
2.2 安全風險體系下的用電安全管理的措施
2.2.1 加強預防,嚴格把關業擴工作。
首先,認真履行事前風險防控責任和義務。積極貫徹落實南網《10kV及以下業擴受電工程典型設計》;嚴格審查業擴工程設計圖紙,對不符合要求的設計,一次性書面告知客戶作相應修改;定期組織基建、配電部門匯審大型、復雜的業擴工程設計方案。
其次,強化業擴工程中間檢查,確保客戶用電安全隱患能被及時發現并整改。在業擴工程中間檢查過程中,要本著“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對受電裝置試驗、隱蔽工程質量等進行嚴格把關,依照《客戶受電工程中間檢查意見書》的相關規定,將檢查結論和發現的問題及時、徹底地以書面形式向客戶反饋,并指導客戶予以整改。
最后,嚴把業擴工程竣工檢驗關,禁止問題性客戶并網接電。全面承接網公司業擴工程竣工檢驗標準,在開展業擴工程竣工檢驗時,按照“誰檢驗、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對于存在嚴重用電安全隱患的客戶,不得接火送電;對于隱患暫不影響送電的,要限時、定責督促其整改。
2.2.2 營配聯合診斷,客戶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通過營、配聯合對專變客戶配電設備運行狀態進行診斷,提高用電檢查的精益化水平,提升客戶供用電管理和服務水平。
嚴格落實《廣東電網公司用電檢查管理細則》的規定,定期開展用電檢查,營、配聯合對專變客戶配電設備運行狀態進行診斷,供電所營業人員按《用電檢查工作單》的檢查項目進行檢查,同時注重檢查營銷系統客戶檔案信息是否與現場一致,及時修正營銷系統客戶檔案信息。運維人員負責對供電線路、配變和配電柜等設備的檢查,對客戶配電設備的防雷設施(如地網的接地電阻測)的檢測、使用熱成像儀對客戶設備進行測溫。運維人員根據檢查結果分析客戶的用電狀況,進行客戶設備狀態風險評估:評估得分率≥85%:符合或高于規程標準要求客戶,以綠牌警示。對此類客戶定為可接受風險客戶,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65%≤評估得分率<85%:為存在低風險問題,不影響安全用電客戶,以黃牌警示。對此類客戶定性為可接受風險客戶,需要采取重點關注的控制措施;評估得分率<65%:為存在風險問題,影響安全用電客戶,以紅牌警示。對此類客戶定性為高風險客戶,需要采取緊急控制措施,如上報政府職能部門或者以行政管控措施監管客戶定期整改。
根據客戶的評估結果,分別以綠、黃、紅牌方式來區別性掌控。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的客戶,必須實行全過程閉環管理模式,跟蹤并督促該用戶進行整改。對存在重大用電安全隱患或者對用電安全隱患不及時進行整改的客戶,及時報送當地電力管理部門,以便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用行政執法形式監督客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2.2.3 實行層級監督,組織開展用電安全大檢查。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強化供電企業對客戶的用電安全管理,組織開展用電安全大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把客戶用電安全大檢查和隱患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在檢查執行層面的同時,也要注重審視管理層面的工作開展情況,實現安全管理的縱向貫通,積極吸收其他領域安全管理方面的優秀經驗和做法,切實提升用電安全管理水平。用電安全大檢查充分吸收了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SECP的安全管理模式,分別從S(策劃)、E(執行)、C(依從)、和P(績效)4個環節入手,系統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用電安全工作決策部署、規章制度、加強隱患排查治理、注重風險管控等。
針對S環節,重點檢查各單位職能部門對上級用電安全管理工作部署的分解、細化和組織實施等方面的情況。
針對E環節,重點檢查各縣級供電企業等執行層面對本單位用電安全管理工作的安排、執行及落實情況。
針對C環節,重點檢查各班組、現場等具體執行層面落實用電安全管理工作部署和執行安全生產制度、標準的依從情況。
針對P環節,重點檢查各項用電安全管理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檢查暴露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評價整改取得的實際效果。
通過用電安全大檢查,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共性問題、突出問題、重大問題,確保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對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問題,及時制定落實防范措施,建立客戶用電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2.2.4 以安風體系建設思路,規范客戶安全用電管理。
首先,按照安風體系客戶安全管理要素的標準要求,重點梳理業擴接入控制和用電安全檢查兩方面的制度、標準、流程、表單等,分析目前的做法,找出其中存在問題,不斷規范客戶安全管理的管控標準,建立客戶安全管理風險管控措施庫,形成進一步的整改措施,通過閉環管理,不斷提升客戶安全管理水平。
其次,對存在重大用電安全隱患或者對用電安全隱患不及時進行整改的客戶,實行全過程閉環管理的模式,運用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作用,跟蹤、督促客戶治理到位。
最后,對用電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依從情況、執行流程與標準、風險控制效果進行回顧和改進。
2.2.5 用檢工作責任傳遞,用電安全管理職能分級管控。
首先,結合營業部用電檢查班、供電所兼職用檢人員的工作實際及工作量,依據重要客戶等級、用電容量、電壓等級劃分年度用檢計劃的三個責任執行層次,實行分級負責制,分類管控。
其次,用電檢查班負責重要客戶、供電所負責專變客戶、全市裝變容量315kVA及以上客戶的檢查,鎮供電所負責裝變容量250kVA以下客戶及0.4kV及以下的客戶的用電檢查。
3 結語
電力企業要樹立“幫助客戶成長,與客戶一起成長”的理念,強化用電安全的精益化管理,提升客戶供用電管理和服務水平,強化客戶安全用電意識,減少電氣事故發生,防止及避免人身觸電傷亡事故的發生,以此保證電力安全生產,并向用電客戶正常供電。
參考文獻
[1] 祁達才,王良友.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2012年)[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2] 閻春寧.風險管理學[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