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
摘要:隨著時代科技不斷地創新進步,對各行業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各行業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多環境污染問題。生態環境與我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保障生態環境的穩定安全,則需要有關部門對當前環境進行準確地評價,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結果對當前環境進行相應的保護和改善,而環境監測支持為環境影響評價提供基礎數據的支持。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以供參閱。
關鍵詞:環境監測;影響評價;重要性
引言
近些年來,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工業的快速發展及城鎮化的大力推進[1],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或經歷過環境污染的危害,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開始要求高質量的生產生活環境,國家也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到環境保護工作中。據統計,僅2016年,中央就投入了340億元進行環境保護工作。而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都是進行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有效組成部分,其中,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環境影響評價直接影響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這兩者之間也互有關聯,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更好地進行環境保護工作。本文主要研究了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以期通過本文的介紹,為后續研究者提供理論指導。
1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
(1)保證環境影響評價的科學合理性。環境評價通過監測結果的數據分析保證其科學有效性,對目標環境中各種因素的檢測,檢測的數據結果是對當前環境質量狀況的總結,通過精確的數據描述各環境要素,為評價環境是否符合綠色安全健康的生態標準提供數據支持。環境監測的過程是了解當前環境質量的主要方法,通過監測調查獲得符合事實的分析數據,再進行科學的分析,對環境做出合理的評價,這是環境評價的基本過程。高質量的環境監測保障了評價系統運行的精準高效性,并確保了評價結果的科學合理性。(2)驗證環境影響評價的有效性。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是一項長期進行的工作,環境監測不僅僅為評價系統提供數據支持,在根據環境評價確定改善方案后在環境改善過程中也起到了監督和驗證的作用,監測環境措施的落實程度,保障改善工作的規范性和合理性。通過監測工作驗證環境評價結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3)完善環境評價系統。目前環境評價體系還存在很多不足,仍需要不斷完善。一些企業或國家的工作人員對環境評價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在進行環境評價時沒有很好地遵守評價系統的制度規范,而環境監測工作是對其評價結果的監督,環境監測工作完善了環境評價體系內容,使評價工作更有效地進行。監測與評價工作時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環境評價工作能判斷環境監測過程的合理性,評價工作保障監測數據的完整性,審查監測質量的有效性。
2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開展策略
2.1進一步提升重視程度
為了更好提升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監測的落實效果,確保其能夠發揮出較為理想的作用價值,重點加強對于環境監測落實存在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其需要首先解決的一個難題就是動力不足,重視程度依然欠缺的現象。雖然說現階段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正在不斷提升,但是具體到環境保護措施以及環境監測方面,卻存在著一些較為明顯的缺陷和不足,很多相關人員都意識不到環境監測的必要性,認為僅僅需要進行觀察即可,不需要進行定量監控,如此也就必然造成相應環境監測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基于此,必須要在未來進一步加強對于環境監測的宣傳教育,確保環境監測工作能夠具備理想的可行性,從資金到人力資源都需要進行有效調配,如此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其監測水平。
2.2提高技術水平
從當前環境監測的實際情況來說,為充分發揮其對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必須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在具體實踐中,積極引入新技術和新設備等,加大對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使其能夠熟練使用各類儀器設備,進而提高環境監測工作效率和質量。通過不斷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合理應用設備,進而增強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以及科學性,全面提高環境監測工作效率。
2.3豐富環境監測工作方法
首先,環境監測工作人員應結合監測環境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地域廣闊,各個地區的環境特點存在差異,不同項目開展對于環境的要求和影響也不同。因此,環境監測工作人員應考慮地域差異選擇合適的監測辦法,以此來保證監測所得數據和結果是有效的。其次,監測人員應合理地將新型監測設備和監測辦法利用起來。針對新監測儀器的使用應實施準入制度,以此來避免劣質儀器用在監測過程中給環境評價工作帶來阻礙等問題。最后,環境監測結果需要被驗證。由于環境監測工作的復雜性、多樣性以及建設項目的不同,實際監測所得數據的公平性和客觀性也會受到影響,應設立專門的環境監測方法驗證機構進行檢驗,保證監測結果能有效展示出當地的各項環境指標。
2.4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對環境評價就要求重視更多技術人才,充實人才編制,其研究人員隊伍要建立以院士為代表性的人才結構體系,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環境的評價轉型的不斷向前發展。在人才培養的時候,環境評價要側重于對技術人員和干部人員隊伍的培養,必須建立一個健全的績效評估制度,通過一種合理且有效的鼓勵機制來對人員開展再教育,這樣不僅能夠提升相關方面技術人員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為完善長期發展人才機制。
2.5規范環境監測流程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有效應用還需要重點加強對于環境監測流程的重點規范把關,確保各個基本流程的落實能夠較為標準可行,尤其是針對檢測儀器的應用環節,必須要進行不斷把關控制。比如對于各類環境監測儀器的安裝處理,其就需要進行重點把關,確保其相關監測儀器能夠具備更強的目標監測效果,避免因為其在安裝高度以及朝向等方面存在的偏差問題而影響其環境監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6加強對環境監測工作的監管
要想更好地保證環境檢測能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發揮作用,就必須針對環境監測工作進行管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相關單位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實行網絡化管理。建立面向全國的環境監測系統,政府相關部門通過網絡統一對環境監測工作及環境監測數據進行管理,并以此來保證環境監測所得數據格式的統一性和正確性。二是建立長效的環境監測機制。環境監測工作的展開必須是長效的、周期性的,不能完全與項目的建設周期等同。三是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即針對環境監測的質量進行量化的評價和管理,保證環境監測能更好地在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中發揮作用。
結束語
總之,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解決,需要長期不懈努力,倘若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必將會影響其作用的發揮。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影響評價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只有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為推動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祖珽.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J].清洗世界.2021(09):81-82
[2]欒蘭.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及運用[J].區域治理.2020(35):0043-0044
[3]楊軍.分析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J].環境與發展.2020(12):18-19
113050118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