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霄祥 宋鈺紅
摘要:一直以來,市政道路都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綠色人文是人們所堅持的準則和目標。文章分析了綠色人文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觀優化的意義,闡述了在綠色人文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觀優化的運用,最后結合綠色人文理念提出了有效的市政道路景觀設計優化路徑,從而給人們打造一個綠色、和諧和文明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綠色人文;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
當前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要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設計理念,科學地進行城市道路的規劃。在市政道路規劃設計時,應結合綠色人文理念,實現城市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融合。尤其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綠色理念滲透到各個領域,成為多行業指導工作的核心要點,隨著工程建筑領域不斷發展,綠色、人文,可持續在工程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在發展過程中,結合綠色人文觀念,能更好的達到新時代人民群眾要求。
1綠色人文理念對市政道路景觀優化的影響
市政道路在景觀優化過程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人民服務,在進行方案設計時,需要滿足人們的生活基礎,在設計中融入人文的理念,能充分挖掘市政工程的作用。目前市政道路規劃設計中,群眾并沒有廣泛地參與到設計中,人文理念體現也不充分,導致諸多方案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在當下的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道路建設對土壤、水資源、大氣環境溫度等方面產生的影響。在道路建設時,土壤結構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為了更好的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車輛和行人的通行需求,土壤結構需要進行適當的排水排氣,提高土壤的夯實度。而在進行水源影響分析時發現,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影響地下水源的水位,嚴重的會嚴重的會污染地下水資源。站在現有的生物環境層面,在進行道路設計時,為了降低成本,可能會在保持原有地理風貌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然而這對生活在該區域的動植物有著嚴重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現有的綠色人文的理念下優化市政道路它能有效的結合生態景觀功能,在保障道路通暢,無阻的情況下進行道路的美化。綠色人文理念是在不破壞原有生態功能基礎上進行城市道路建設,更符合區域環境、凸顯特色。除此而外,我們還應該關注市政道路和市民之間的關系,如何讓市政道路更便捷,更舒適和更美觀。
2綠色人文理念在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的應用
2.1 在無障礙設計中的應用
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市政道路都需要進行無障礙設計,此種方式能有效地保障障礙人士基本權利。無障礙設計要結合區域的實際狀況,盲道設計可以選擇遠點形與條形的設計方案。設計時,根據需要加上特殊的信息,也可以在合理的位置上布設導盲牌。在道路坡度設計時要盡量做緩,滿足輪椅使用者需求,提高人們出行的便利。在市政道路設計時,標志線的線條要明顯,標志文字最好設計成凹凸有致的形狀,設計中可以標注盲文幫助,幫助更多的障礙人士獲得精準信息,彌補視覺存在的差異【1】。
2.2 在規劃功能性道路中的應用
在綠色人文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觀設計時要突出簡潔明快的特征,生活街道設計要考慮諸多方面的需求。由于生活街道交通狀況較為復雜,在設計時要優化細節。在標志線設計時,綜合分析路面運行情況,達到規范交通的要求,可以將路面設計成鋸齒狀,在道路上鋪設不同的施工材料,在視覺上形成沖擊效果,提醒駕駛員減速慢行【2】。
2.3 在道路綠化設計中的應用
在市政道路綠化設計時,要考慮到色彩功能,不僅要使用多種形式的綠地結構,而且還要結合道路的功能,提高城市道路的美觀性,結合美學原理、生態學原理、園林知識合理的搭配植物,使其達到防污染、隔離噪音等功能。事實上,在傳統的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只是為了片面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工程道路的規劃工作,盲目地拓寬道路,嚴重地影響道路的生態功能,可能會引發環境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對道路綠化設計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充分發揮綠色人文在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中的美學作用。讓人們意識到道路建設,雖然難免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但是兩者是能夠并存的,道路需要和原有生態進行融合,使其在保持原有生態功能的基礎之上,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需要【3】。
3綠色人文理念下的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的途徑
3.1 結合區域特色
在現階段的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具體的區域特征,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環境資源,在道路施工時的要求和標準也大有不同。針對各個區域的環境優化時,要重點把握城市道路景觀,在景觀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精準的選擇景觀植物,考慮到城市本身的氣候、土壤、地形、地貌以及人員的流動情況等,意識到各方面要素對道路景觀設計產生的影響,這樣才能夠選擇出最為合適的設計方案。由于一部分植物在移栽之后無法適應環境,容易出現枯死或病害,不利于城市生態景觀的優化,反而會影響目前的生態環境。因此,在進行景觀植物選擇過程中,不僅要體現美觀性,而且還需要體現鈣植物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優化協調作用。在完成對景觀植物選擇以后,做好不同種類的搭配工作,提高植物的存活率,確保它們健康成長。盡可能地使用當地的植物,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區域環境。在道路兩側建筑景觀優化時要不斷協調,尤其是周圍的居民要提前告知。和周圍居民區的整體風格相協調,在不阻礙居民正常出行的前提下,重視居民區功能性系統設計的協調,可以使用沿途的景觀植物進行優化。在進行兩旁綠化帶建設時,為了保證景觀美觀性,各個路段的整體環境是有所差異的。要分析住宅區的分布、商業建筑、交通狀況等等。更好地符合道路各個階段的大環境【4】。
3.2 嚴格的把握市政道路景觀設計的準則
在綠色人文背景下,加大市政道路景觀設計優化,首先,要以人為本,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打造宜居的生活環境,遵循以人為本的準則。為市民提供休息、觀賞的場所。其次,市政部門在道路景觀規劃時還要遵循性質與功能相符的原則,在設計時要注意和周遭植物、建筑的風格與特征設計的景觀更符合周邊環境。最后,在進行市政道路景觀設計時,要把握全局,將市政道路放在城市這一整體中,打造宜居的城市環境,為城市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5】。
3.3 強化設施設計
公共設施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環保、安全、美觀等特征。比如路燈、標示、戶外家具、綠化、垃圾桶等等需要進行準確定位。雖然在設計過程中,要以小型的個體元素為主,但是在具體的設計時要融入人文理念,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戶外交流場所。比如:在路口設計時可以使用雕塑的方式,將其排列在城市主干道的兩側。可以使用發光片材質,在視覺上更為柔和,能夠減少眩光現象。在進行植物與造景過程中,用植物營造景觀,這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理念。在植物搭配時,要以自然群落發展規律為主。確保四季有景、季季有花,站在人文理念上選擇多元化的植物,使城市景觀別具一格,在尊重自然、保持原有生態系統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6】。
4 結語
在綠色人文理念下開展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要充分尊重自然,盡可能的選擇本土植物,為城市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城市景觀設計在突出人文理念的同時,要尊重地域文化,尊重區域資源。對不同景觀、生態效益進行深層次發掘,構建一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態畫卷。
參考文獻
[1] 陳孟婷. 綠色人文理念下的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2018,15(33):101-102.
[2] 劉坤亮. 綠色人文理念下的市政道路景觀優化設計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3):2088.
[3] 尹昱琦. 城市道路兩側公共空間景觀營造與優化設計[J]. 交通企業管理,2021,36(5):77-79.
[4] 王海洋. 濱海景觀道路市政給排水系統設計要點[J]. 精品,2021(18):130.
[5] 魏采佳. 探討市政道路綠化景觀園林設計工程[J]. 裝飾裝修天地,2019(11):255.
[6] 程琳. 市政道路給排水優化設計分析[J]. 城市建筑,2017(5):253.
176750118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