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莉, 廖秋林, 韓麗芳, 莊潔娜
(廣州中醫藥大學祈福醫院 病理科, 廣東 廣州511495)
膠質瘤又稱為神經膠質細胞腫瘤, 是一種頑固的惡性腫瘤, 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神經膠質細胞發生癌變形成的腫瘤, 目前其發生機制尚不明確, 一般認為與個人免疫狀態、 生活方式、 生活環境、 遺傳等因素相關[1-2]。 根據腫瘤惡性程度, 可將膠質瘤分為Ⅰ、 Ⅱ、 Ⅲ、 Ⅳ級, 其中Ⅲ、 Ⅳ級為高級別膠質瘤, Ⅰ、 Ⅱ級為低級別膠質瘤, 絕大多數情況下膠質瘤不可治愈。 膠質瘤所在部位不同會引起不同的癥狀, 常見癥狀包括惡心、 失讀癥、 嘔吐、 癲癇、 運動語言中樞損害、 感覺麻木疼痛等[3-4]。 本研究選取2017 年1 月 至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膠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膜聯蛋白A1 在高級別與低級別膠質瘤患者中的表達情況,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膠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符合膠質瘤診斷標準, 精神正常, 可正常溝通, 臨床資料完整且自愿參與本研究, 術前未接受過放化療治療。 其中男性72 例, 女性28 例; 年齡31 ~ 46 歲, 平均年齡 (39.26± 3.72) 歲; 高級別膠質瘤40 例, 低級別膠質瘤60 例。
1.2 方法①免疫組化: 將患者膠質瘤組織切片置于二甲苯Ⅰ中20 min, 后置于二甲苯Ⅱ中20 min, 后置于無水乙醇Ⅰ中5 min, 置于無水乙醇Ⅱ5 min, 置于75%酒精5 min 梯度脫蠟,進行水洗, 完成常規脫蠟至水步驟, 后使用磷酸緩沖鹽溶液(PBS) 進行沖洗, 3 min/次, 沖洗3 次, 后滴加聚合物增強劑, 在常溫下水育30 min。 用枸櫞酸緩沖液處理膠質瘤組織,修復抗原, 同時在組織切片中加入H2O2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活性。 在組織切片在中滴加鼠抗人膜聯蛋白A1 抗體 (Cloud-Clone 公司), 低溫下過夜。 滴加羊抗鼠抗體, 常溫下孵育30 min。 滴加顯色液 (Abcam 公司), 等待5 min, 后使用PBS 溶液進行沖洗, 使用蘇木精完成復染步驟, 最后進行脫水及封片。 ②血清膜聯蛋白A1 濃度檢測: 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樣本,使用離心機3 000 r/min 離心, 取血清置于冷凍冰箱冷凍備用;取出冷凍的血清標本, 室溫下復溫并混勻; 將血清樣本加入96孔反應板 (規格100 μL/孔) 中, 孵育1 h; 甩掉反應板中的液體, 加入反應試劑A, 繼續孵育1 h; 甩掉反應板中的液體,清洗反應板, 2 min/次, 清洗3 次; 向反應板中加入反應試劑B, 孵育0.5 h; 清洗反應板, 2 min/次, 清洗5 次; 加入反應底物, 孵育15 min, 后加入適量終止液, 于450 nm 處讀取光密度 (OD), 計算血清樣品濃度。
1.3 觀察指標在高倍鏡下隨機觀察10 個視野, 觀察組織切片染色程度, 其中3 分為棕褐色, 2 分為棕黃色, 1 分為淡黃色,0 分為無顯色; 觀察陽性細胞百分比, 其中陽性細胞>75%為4分, 50%<陽性細胞≤75%為3 分, 25%≤陽性細胞≤50%為2分, 陽性細胞<25%為1 分, 無陽性細胞為0 分。 陽性標準:染色程度評分× 陽性細胞百分比評分≥2。 通過比較膜聯蛋白A1 在不同性別、 年齡、 級別膠質瘤患者中的含量及膜聯蛋白A1 在不同組織及不同級別膠質瘤中的陽性率來分析膜聯蛋白A1 在高級別與低級別膠質瘤患者中的表達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行t 檢驗, 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組織中的表達膜聯蛋白A1 在膠質瘤組織中的陽性率明顯高于瘤周組織 (P<0.05)。 見表1。

表1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組織中的表達 [n (%)]
2.2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級別膠質瘤中的表達高級別膠質瘤與低級別膠質瘤陽性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見表2。

表2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級別膠質瘤中的表達 [n (%)]
2.3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性別、 年齡、 級別膠質瘤患者中的表達不同性別及不同年齡膠質瘤患者的血清膜聯蛋白A1 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高級別膠質瘤患者的血清膜聯蛋白A1 含量高于低級別膠質瘤患者 (P<0.05)。 見表3。
表3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性別、 年齡、 級別膠質瘤患者中的表達(±s)

表3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性別、 年齡、 級別膠質瘤患者中的表達(±s)
因素 n 血清膜聯蛋白A1 t P性別 男 72 7.68±0.72 1.651 0.102女 28 7.95±0.77年齡 <40 歲 64 7.88±0.79 1.485 0.141≥40 歲 36 7.63±0.84級別 高級別 40 8.83±0.71 23.787 0.000低級別 60 5.80±0.56
膜聯蛋白A1 參與調節細胞的凋亡與增殖, 是一類Ca2+依耐性的磷脂結合蛋白, 其與膠質瘤的轉移及增殖存在著密切聯系[5-6]。 膠質瘤的診斷主要依賴于病理學檢查, 但病理學檢查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 患者接納度較低; MRI、 CT 等影像學檢測主要用于輔助診斷, 其本身診斷的特異性不高; 循環腫瘤細胞、 循環腫瘤DNA 等與膠質瘤相關的腫瘤標志物檢測較為復雜, 且效果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常見腫瘤標志物CEA等有效性較差, 作為診斷膠質瘤的診斷標準并不合適[7-8]。 尋找更為合適的循環標志物有利于提高臨床診斷結果的準確性,有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 獲得更好的治療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 100 例患者中, 膜聯蛋白A1 在膠質瘤組織中的陽性率明顯高于瘤周組織 (P<0.05); 高級別膠質瘤患者血清膜聯蛋白A1 含量高于低級別患者 (P<0.05)。 膜聯蛋白A1 主要定位于細胞間質、 細胞質和細胞膜, 在瘤周組織不表達或低表達, 在膠質瘤組織中高表達[9]。 膜聯蛋白A1 作為膜聯蛋白家族中的一員, 在膠質瘤組織中的陽性率更高, 表明其與膠質瘤的形成、 轉移之間存在密切聯系; 同時, 膜聯蛋白A1 在不同級別膠質瘤中的表達有明顯差異, 表明其能夠通過調節甲酰肽受體 (FPRs) 的活化促進病情惡化, 具有評估膠質瘤惡性程度的潛質, 與膠質瘤惡性繁殖存在一定的聯系。 另外, 為了排除性別、 年齡對膜聯蛋白A1 可能造成的影響,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性別及年齡的膠質瘤患者的膜聯蛋白A1 含量,結果表明, 膜聯蛋白A1 的表達不受性別及年齡的影響。
綜上所述, 膜聯蛋白A1 與膠質瘤患者病情的發展之間存在一定聯系, 其參與調節膠質瘤的形成與轉移, 與膠質瘤的惡性程度相關, 可作為評估膠質瘤惡性程度的指標, 為臨床治療膠質瘤提供有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