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瀅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精華項目,蘊藏著濃厚的民主精神和深奧的內含哲理,具有多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價值和健身功能,數千年來長盛不衰,是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體育鍛煉項目,在高校體育中以一項優秀民族體育內容不斷傳播與發展。
20世紀80年代,武術進入高校并一直在高校體育中發揮著“強身育人”的重要作用。云南,地處西南邊陲,自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頒布實施武術段位制以來,云南省武術協會積極組織發展實施武術段位制,特別在近幾年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推廣,但在對云南省高校學生及教師調查中了解到,云南省高校實施武術段位制的形式不容樂觀,師生的入段人數很少,甚至有些根本不了解何為“武術段位制”。
云南省高校武術教學和武術段位制的實施現狀。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需要,收集學校體育學等相關書籍,查閱與《中國武術段位制》相關的一系列文件,通過互聯網檢索,收集整理以“武術段位制”、“高校武術段位制”、為關鍵詞的相關專著和文獻。
(2)問卷調查法。
①調查目的
了解云南省高校體育老師、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云南省高校武術段位制的發展現狀,為挖掘云南省高校施行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條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云南省高校施行武術段位制的對策,為云南省高校施行武術段位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②調查對象
選取云南省5所高校為發放范圍,每所學校選取武術教師,進行過武術選修課或普修課的學生50-100人。
③調查方法
將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共計發放教師問卷35份,回收28份,回收率80%。發放學生問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100%。
(3)訪問調查法。
向云南省高校、保山市體委武術管理運動中心進行訪問,了解相關資料及信息。
(4)專家訪談法。陳宇虹,云南民族大學教授中國武術六段;保山市老年大學高級七段武術家沙寶煥;中級六段位武術家劉星。
(5)數理統計法。對所收集到的數據用SPSS 22.0進行處理,獲得相關信息。
(1)云南省高校武術教師的基本情況。
為更好地了解云南省高校施行武術段位制的現狀,就部分高校接受調查的武術教師職稱、教齡、學歷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時間截止2014年3月。
(2)云南省高校學生的基本情況。
為全面掌握高校學生對武術段位制的了解情況,分別對個高校上過武術選修課的學生做了調查。調查時間截止2014年3月。
(1)師生對武術段位制的了解情況。
通過 “你知道武術段位制嗎?”(學生)和“您了解武術段位制的考評內容嗎?”(教師)的問卷調查了解到,圖表充分說明,當地武術管理部門在高校宣傳武術段位值得力度始終處于地下水平。
(2)師生入段情況。
調查顯示,云南省高校師生的入段形式不容樂觀。雖然在被調查的16位從事一線教學的武術教師中,就有14位教師具有段位資格,其中高段位4人,占25%;中段位 5人,占 31.2%,初段位 5人,占31.2%,但在被調查學生中僅有11名具有段位資格,且這7名學生均為師范類院校體育學院武術專項的學生,并具有一定的武術基礎,其他4名也只有二級。
(3)高校中具有武術段位制授權情況。
云南眾多本科院校中,目前僅有云南警官學院、云南師范大學和云南民族大學三所高校建武術段位試點學校一級考評站,開展中段位的考評工作,占全省高??倲档?.3%。
(4)云南省武術協會對武術段位制的重視情況。
2012年7月《關于建立云南省武術段位制考評站的方案》中指出:為方便武術習練者考段和晉段服務的思路,把段位制考試點設到習武者身邊,在有條件的地市建立一級武術段位考評站開展中段位考評工作,將已有的中國武術段位制云南考評站升級為中國武術段位制云南考評總站,擬建玉溪、曲靖、文山、紅河、普洱等5個一級武術段位考評站。在已經批準為二級會員單位州市建立二級武術段位考評站,開展初段位考評工作。
(5)武術段位制理論教學情況。
以“貴校是否安排過武術理論課教學?有多少課時?”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到,高校理論教學課時數量明顯偏少,基本每所學校都只安排2個學時,甚至有高?;静话才爬碚撜n。這一現象從學生認知武術的途徑調查中可得到印證,除體育學院學生是通過理論課講授中獲得武術知識外,其他學生基本是通過影視書籍來獲取其人數在60%以上。因此,高校應適當增加如武術理論教學時數,并且加入武術段位制的理論教學,讓學生客觀正確的了解武術段位制,為其順利實行奠定基礎。
(1)云南省多民族傳統體育是優勢。
云南省地處西南邊陲,包括了26個少數民族,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傳統體育項目,其中不乏形式多樣的武術項目。民族運動會也為高校發展武術段位制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環境。同時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盛行,武術作為傳統項目,深受人們喜愛,也為高校施行武術段位制提供了社會環境。
(2)武術段位制的科學性為其施行提供了主要條件。
武術段位制是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評價方法,自20世紀80年代起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開始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就建立武術段位制體系問題進行了研究討論。
武術段位制的考評包括武德、技術、武術理論三部分。武德考評由所在單位組織鑒定、武禮規范操作和武德基本知識三部分組成,技術、理論、武德考核合格者方可接受入段資格和相應的武術段位。
(3)強大的師資力量為其施行提供了基礎。
在多調查的5所高校中,共有16位武術教師,其中4位擁有高段位資格,10位擁有中段位資格,他們對武術學科有著較深的認識與理解,在課堂教學上,通過武術與文化相結合,使得武術課更有吸引力。再者,武術段位制的推廣為武術教育者提供了交流平臺,促進了武術課程建設與發展。同時,高校課程設置具有一定的自由度,課余時間學生可組織武術段位相關的比賽或活動,實現課內外相結合。
(4)大學城的建立為其施行加大了可能性。
大學城的建立,使各大高校的地理位置得到了縮短,無形之間加大了各大高校的聯系,這為各高校中的武術愛好者提供了更好的交流機會,也便于開展武術活動。
在高校中,學生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對武術段位制的學習比較容易接受,也能夠更好的掌握段位制的精髓,同時也可以為今后的武術段位制發展進行研究并不斷完善《中國武術段位制》。
(1)段位制教學體質不夠完善。
首先,云南省高校武術段位制考評主要是由云南省武術協會一手操辦的,依據《中國武術段位制》,考點不夠全面,基層積極性不高。其次,段位制教學并未在高校內普及開來,其考評的激勵措施跟不上,考評機會極少。
(2)段位制教學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在調查中,雖然教師的質量相對較高,但是武術教師嚴重不足,5所高校中僅有16名武術教師,相對于傳統專項教師的數量而言太少。在選修課中更是出現非武術專項老師教學的情況,這使得學生無法得到更為專業和豐富的武術知識。
(1)完善段位制教學體質機制。
完善段位制教學體質機制,有利于武術段位制在高校中的普及和發展。武術段位證書代表了學生通段的榮譽,是判斷學生是否通過段位考評的主要依據。許多參考學生都希望在考評結束后就能夠知道結果,因此考評結束后,最好能夠給與學生適當的點評,這也是對學生向更高段位發展的激勵。建議相關部門提高辦事效率,縮短辦證周期,提高學生考級通段的積極性,從而推動高校武術段位制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
(2)擴大武術教師隊伍,強化段位制教學師資培訓。
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傳授技能的引導者,特別是武術教學更是需要教師的言傳身教,但事實情況卻不容樂觀。根據訪談了解到,實施武術段位制以來,云南省基本沒有舉辦過高校武術段位套路師資培訓班。
(1)武術段位制及適合專業人士,又適合業余武術愛好者,高校武術段位制的發展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落實具有積極作用。其注重對習武者武德的評價,與教育部倡導的德育教育主旨想吻合,并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符合高校體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2)雖然目前武術段位制還未在云南省各高校得到廣泛的施行,但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可行性基礎和條件;
(3)考評內容不夠完善,機會少,對人數要求過于苛刻,通段所產生的費用較高,基本都由個人支付;
(4)高校師資質量水平較高,但是武術教師隊伍不夠強大,數量較少,無法滿足學生對學習武術的需求。
(1)改善高校武術段位制的考評內容,使其更加具體化、標準化;
(2)發展更多的武術段位制考評授權高校,擴寬參考人群范圍;
(3)加強省級武術管理中心與高校之間的聯系,組織比賽,為高校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參考機會??s短考評周期,促進學生自我提升的積極性;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并做好武術段位制師資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