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麗
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能夠用無形的思想和觀念、以無形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滲透于人的思想和行為之中,激發民族創造力、鑄造民族凝聚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進一步深化了對文化作用和文化發展規律的認識。醫學是“人學”,醫術是“仁術”,醫生是“仁愛之士”,醫生的職業特點決定必須培育醫學生同時具備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因此,醫學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群體。在文化傳承中,堅持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領醫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構筑醫學生人文倫理觀念,以期達到肩負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歷史重任。
文化是人類社會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動及其產物,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文化自信的提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大學校園宛如濃縮的社會,校園氛圍輕松、自由、活潑,大學生思維活躍,加之互聯網、新媒體等的使用,一種以滿足大眾娛樂為目的的通俗享樂文化在大學校園內不斷流行,通俗文化注重迎合大家的喜好。醫學院校作為醫學類專業院校,不同于綜合性大學,缺少文科性專業,校園文化中存在較多文化沙漠地帶。醫學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更為急迫,在醫學生中建立文化自信尤為重要。文章以醫學生文化自信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探討文化自信對醫學生的重要作用。醫學生作為未來醫生,對他們培育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增強他們的人文綜合素養,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第二,挖掘醫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路徑。第三,探討文體活動、宿舍文化、社會實踐與文化自信的內在聯系,探討它們與文化自信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醫學生 “一體三翼”文化自信秉持“服務學生 成長成才”的育人理念,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系統設計、整體推進文化自信,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文化自信實踐模式,幫助學生實現成長目標。醫學生“一體三翼”文化自信的具體內涵指以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和醫學院校校園文化融合為主體,以文體活動、宿舍文化、社會實踐為“三翼”,將傳統文化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提高醫學生的文化素養,增添醫學生的自信自豪感,培養充滿文化自信、理論功底深厚、基本技能扎實、綜合素質優良、發展后勁充足的醫學衛生人才。
1.理論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文化強國建設,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文化自信本質上就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離開了豐厚文化滋養,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所歸依。醫學生作為我國醫學事業的核心后備軍,承擔著振興民族醫療衛生事業和維護全民生命健康的光榮使命,除了具備扎實的醫學知識外,醫學生的醫德和人文素質培育尤為關鍵。因此,醫學生的文化自信路徑研究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增加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2.現實意義
當前,有些人盲目“以洋為尊”“唯洋是從”。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2017年1月25日,黨中央下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第一次以黨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在全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能夠用無形的思想和觀念,以無形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滲透于人的思想、價值和行為之中,激發民族創造力、鑄造民族凝聚力。醫學生作為未來醫學事業主力軍,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人群。
醫學院校更應重視學校文化建設,挖掘并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從廣闊浩大的中醫中藥學中挖掘文化素材融入日常教育,如大醫精誠、杏林春暖、懸壺濟世等,從傳統醫學文化中挖掘適合現在文化教育的素材典故,用到日常教育中,以達到對醫學生的良好警示、熏陶和教育作用。醫學院校應開辟文化長廊、校史館等,展示學校發展歷程、育人理念、校史校訓、校友故事等,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和研究熱情。醫學新生通過入學教育參觀文化長廊、校史館,既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醫學院校校園文化融合的主體學校文化,又將專業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思想中,在潤物細無聲中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
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學生文化品位。如舉辦人文講座,通過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的形式,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豐富大學生課外生活,通過舉辦自強之星評選活動,教育廣大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目標,以同輩中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文化感染他人;結合社會學校熱點話題,舉辦漢字聽寫大賽,增強醫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提升醫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舉辦家鄉風采文化大賽,加強醫學生對不同地域的文化認識,提升醫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舉辦素質大賽,提升醫學生專業操作技能和人文關懷。
學生公寓是和諧社區建設的基礎,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深化公寓文化建設,營造良好公寓育人環境,進一步激活學生寢室這一“細胞”,將學生公寓打造成積極健康、文明向上、富有內涵、富有特色的文化育人陣地,需要持續更新美化學生公寓樓道宣傳欄,定期舉辦溫馨居室、十佳宿舍評比活動。兩項評比旨在提升宿舍文化品位,營造“整潔、溫馨、和諧、奮進”的生活環境,發揮文化自信載體的作用,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成長氛圍,增強了學生的凝聚力,使廣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真正起到以文化人、以文礪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融入社會實踐,把中國傳統文化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把大醫精誠、杏林春暖的傳統醫學文化浸入到志愿實踐中,真正將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對文化自信的認識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一是建立長效化志愿服務隊機制,青年志愿者協會可以聯合各團支部開展志愿基地建設服務,采取高年級團支部帶領低年級團支部的方式,傳承志愿基地,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在這當中學習傳承志愿奉獻精神。二是結合專業特色,打造專業特色品牌。結合醫學院校專業特色,開展諸如小兒推拿、紅醫行動、假期在醫院志愿服務、我為家鄉人民奉獻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利用寒暑假以及高年級醫學生都在臨床醫院見習的契機,進行醫院志愿服務,立足專業服務當地百姓。組織同學參觀紅色根據地,重走某條歷史路,溫故知新,讓醫學生在社會實踐的同時增強專業認同和文化感染。
醫學生“一體三翼”文化自信實踐,涉及醫學院校校園文化、文體活動、宿舍文化、社會實踐,波及面廣,注重多元文化自信的整體推進和全面落實,使得醫學生在專業文化自覺的前提下,注重文化在大學生涯中的全過程融入。醫學生“一體三翼”文化自信項目,以文化自信為主要目標,貫穿一系列主題活動,使得活動具有整體性、連貫性、主題性,也讓學生增強領會活動的主旨和意義,進一步豐富了校園的文化內涵。
醫學院校是培養未來衛生服務行業人才的搖籃,結合醫學生的專業特色,增強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素養,創立了諸如“小兒推拿”這類為醫學生量身打造的品牌項目,提高了學生的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
在文化自信的文體活動中,需要引進更多資源,豐富活動內容。如引入“中國詩詞大會之醫學篇”,一方面提高醫學生對傳統詩詞的傳承了解,另一方面增強醫學生對專業的認同,領會傳統古典詩詞中對中醫中藥的描寫,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
醫學生“一體三翼”文化自信,涉及了中國傳統文化、校園文化、專業文化、宿舍文化、社會實踐,波及面廣,需要處理好它們之間的聯系。堅持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是培育醫學生文化自信的前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培育醫學生文化自信的條件,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的融合是培育醫學生文化自信的基礎,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是培育醫學生文化自信的根本[1]。注重文化自信培育的整體推進和全面落實,使得醫學生在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中樹立文化自信,注重文化自信在大學生涯的全過程融入,培養充滿文化自信的“理論功底堅厚、基本技能扎實、綜合素質優良、發展后勁充足,能夠深入基層、一線的應用型醫學衛生人才”。
在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要堅持全面地、歷史地、辯證地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把握好“守”和“變”的關系,做到揚棄繼承、轉化創新,更好地融入當下、服務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