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梅,蔡 葦,李 冰,趙紫偉,段姚俊
(1.云南經濟管理學院醫學院,云南昆明 650100;2.云南同創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100;3.云南省中醫院,云南昆明 650010)
中藥重金屬含量超標已成為國內外用藥安全和人體健康的焦點問題,也是制約中藥走向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瓶頸[1],目前采用的評價方式均是測定藥材中重金屬含量,但水煎劑是中醫傳統劑型[2],藥材中重金屬需經過煎煮后才能進入人體,因此研究復方湯劑中其含量更有實際意義。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具有靈敏度好、精密度高、線性范圍寬、速度快等優點,是微量、痕量元素測定的較佳選擇[3-4],故本實驗采用該方法測定中藥方劑藥材及其煎煮液中5 種重金屬(Pb、Cd、Cu、Cr、Hg)及As 的含量,并對煎煮液中其溶出特性進行考察,以期為探討中藥安全性提供更客觀的評價方式。
1.1 藥材 麻黃10 g、杏仁10 g、石膏20 g、玄參10 g、麥冬10 g、紫蘇梗10 g、粉葛15 g、蟬蛻10 g、僵蠶10 g、蒲公英15 g、陳皮10 g、法半夏10 g、炒枳殼10 g、桔梗10 g、茯苓10 g、木香10 g、太子參20 g、甘草10 g,總重210 g,購于云南白藥集團飲片分公司、云南省藥材公司、昆明道地中藥飲片廠、昆明市藥材公司、成都康美藥業有限公司等,由云南省中醫院老干科副主任李冰醫師開具藥方,在云南省中醫院藥劑科藥房抓取二副,藥材均經其鑒定為正品,符合相關要求。
1.2 儀器 NexION? 350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美國PE 公司);Multiwave3000 微波消解儀[奧地利安東帕(中國)公司];QA10 超純水儀(美國Millipore 公司);RE-201D 旋轉蒸發儀(鄭州寶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3 試劑 銅、鉛、鎘、砷、鉻、汞元素標準溶液(1 000 μg/mL,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ICP-MS 調諧液及內標液(美國PE 公司)。硝酸(體積分數≥69.0%,Trace SELECT?,美國Sigma Fluka 公司);過氧化氫(質量分數約為3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水為GB/T 6682 規定的一級水。
2.1 標準溶液制備 在線加入內標溶液,分別吸取標準空白溶液和不同質量濃度鉻、銅、砷、鎘、汞、鉛標準工作溶液,注入ICP-MS 儀器中。在選定的儀器參數下,以待測元素、對應內標元素含量的比值為橫坐標(X),待測元素、對應內標元素質荷比強度的比值為縱坐標(Y),得到系列標準工作曲線。
2.2 樣品制備 將1 副藥方中藥材用粉碎機粉碎后過100 目篩,裝入干凈的棕色玻璃瓶中;另1 副遵照醫囑煎煮3 次,合并藥液,共得1 000 mL,旋轉蒸發儀濃縮至100 mL。
準確稱取粉碎的樣品0.5 g,并精密移取10 mL 濃縮湯液,加入3 mL 硝酸,預消解后蒸發濃縮至約2 mL,再加入5 mL 硝酸進行微波消解,冷卻后將消解液轉移至50 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混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同法制備空白對照溶液。
2.3 儀器參數 按照操作規程調整ICP-MS 儀器至最佳工作狀態,采用在線加入內標校正定量分析方法進行測定,分別選擇72Ge、103Rh、185Re 作為輕、中、重質量元素的內標液,具體見表1。

表1 儀器參數
3.1 線性關系 分別S/N =3、S/N =10 為檢出限、定量限,結果見表2。

表2 各元素線性關系
3.2 精密度、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藥材粉末適量,平行測定6 次,測得Cr、As、Cu、Cd、Pb、Hg 峰面積RSD 分別為2.25%、3.74%、3.53%、2.81%、8.23%、0.92%;取藥液適量,平行測定6 次,測得其峰面積RSD 分別為2.29%、6.14%、7.70%、4.76%、5.34%、2.59%,可知各元素精密度良好,滿足檢測要求。另取藥材、煎煮液適量,加入低、中、高質量濃度標準溶液,按“2.2”項下方法處理,平行測定6 次,結果見表3~4。

表3 藥材中各元素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表4 煎煮液中各元素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3.3 樣品含量、浸出率測定 同時測定藥材及其煎煮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平行2 次,并計算浸出率,結果見表5。

表5 各種元素含量、浸出率測定結果
ICP-MS 能快速、準確地檢測無機元素,即使是納米級別,而且在形態檢測方面有無可比擬的檢測優勢[5-6]。因此,本實驗采用該方法測定中藥方劑藥材及其煎煮液中5 種重金屬(Pb、Cd、Cu、Cr、Hg)及As 的含量。
藥材中Cr 含量高于加拿大草藥材限值(≤0.2 μg/g),而傳統中藥以水為溶劑,其浸出率很低,僅為2.44%。Cr有Cr(Ⅲ)、Cr(Ⅵ)2 種價態,前者是生物體必需的營養元素,而后者為一級致癌物,故價態分析是以后的重點研究內容[7]。
As 在藥材中的含量較高,浸出率達到37.64%,雖然未超過標準限值2.0 mg/kg,但每天攝取一副藥時,該元素就攝取了0.035 8 mg。根據WHO 建議的安全因子1×10-2mg,以及美國環境保護局建議的1×10-3mg[8-9],可知藥材中As 具有致癌風險,故對其風險評價要加以重視。砷價態不同,其毒性差異也巨大,故為了科學地判斷中藥材安全性,有必要對毒性較大的無機砷含量進行檢測[10]。
根據WHO 及美國環境保護局對Pb、As、Cu、Cd、Hg的耐受限量值規定[11]可知,藥材中Pb、Cd、As 超過每日攝入標準,但由于中藥湯劑不是每日必需品,僅限于生病時才服用,故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另據《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 國際標準與2015 年版《中國藥典》 規定,中藥材中各元素限度分別為Pb≤5.0 μg/g、As≤2.0 μg/g、Cd≤0.3 μg/g、Cu≤2.0 μg/g、Hg≤0.2 μg/g,本實驗發現中藥方劑藥材中Cu 超標,其余元素均符合要求,經過常規煎煮后超過60%的有害元素并未進入湯劑,后者中重金屬含量遠低于2015 年版《中國藥典》 規定[12]。因此,將中藥進行煎煮后服用可有效地降低Pb、Cd、As、Cu、Hg等有害元素進入患者身體的風險,從而提高其安全性。
要客觀地評價中藥中有害元素含量,需綜合考慮中藥制作方法和服用方式。有害金屬元素浸出率測定是一種較為科學合理的指標,當其合理超過人體攝入限量時,應綜合評估在中藥方劑中的浸出率,這樣才能作出科學判斷,為相關評價提供更客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