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水
(山西藍焰煤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煤礦采空區是地下煤炭被采出后形成的空洞區,受落煤、保護煤柱、圍巖、鄰近煤層瓦斯解吸和運移影響,多數采空區內富含瓦斯資源,是我國煤層氣開發的潛力區域[1-3]。不過受采空區地層復雜影響,造成在地面鉆井過程中普遍存在井漏、掉塊卡鉆、下套管遇阻、固井質量差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煤礦采空區煤層氣資源開發的進度[4-6]。隨著近幾年國內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為挖掘自身開發潛力,煤層氣作為非常規天然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下一步開發的熱點[7]。因此,對制約采空區鉆井施工的難點開展分析和對策研究迫在眉睫。
煤礦采空區煤層氣開發涉及資源評價、區塊優選、鉆井施工等多個方面,綜合開發難度較大,目前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山西晉城礦區的3#煤層資源賦存條件好、埋深淺,采后形成的采空區內煤層氣普遍儲量大、濃度高,是我國現階段煤礦區煤層氣資源開發的示范區。因此,下面以晉城礦區為例,介紹目前采空區鉆井施工的現狀。
晉城礦區針對采空區地層的鉆井施工分為采空區煤層氣井(簡稱采空井)和穿采空區煤層氣井(簡稱穿采空井)2種模式[8],井身結構示意圖見圖1。
綜合分析圖1可以看出,晉城礦區采空井的目的是開發3#煤層采空區內富集的煤層氣資源,目標層位是采空區裂隙帶中下部地層;穿采空井的目的是穿過3#煤層采空區開發下組煤的煤層氣資源,目標層位是15#煤層。雖然2種開發模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但是都涉及到采空區復雜地層的鉆井施工,是目前的難點所在。

圖1 晉城礦區煤層氣井開發形式
受采空區地層裂隙發育影響,當鉆進到裂隙帶時,普遍會發生嚴重井漏,而現場多數采用泥漿加鋸末、核桃殼、棉籽殼等橋塞材料或者注水泥漿工藝進行堵漏施工,因無法滿足大裂縫地層的堵漏要求,往往效果較差,造成基于常規堵漏施工的泥漿鉆井工藝無法適用于采空井鉆進。后期為滿足采空區煤層氣資源開發需要,鉆井隊將沖洗液由泥漿調整為空氣,實現了欠平衡鉆井,解決了鉆井液漏失嚴重的問題,同時還因空氣來源充足和便利特點,成為采空井施工的最適用工藝。不過隨著該工藝的推廣應用,空氣鉆井暴露出一個重大安全隱患:因空氣鉆井采用潛孔錘作為動力鉆具,利用沖擊回轉方式進行碎巖,當釬頭沖擊巖石表面時會產生熱量,加上空氣循環供氧,使得采空區存在遺煤自燃或煤層氣燃燒的風險,安全性無法保障[9]。為此,綜合考慮空氣鉆井的安全風險和欠平衡鉆井的技術優勢,現場施工時又將沖洗液由空氣調整為氮氣,成功解決了安全問題[10-11],目前已成為晉城礦區鉆進采空區裂隙地層的主要鉆井工藝。不過隨著氮氣欠平衡鉆井工藝的推廣應用,因需要單獨配置制氮機、增壓機等設備,該工藝暴露出作業成本高的問題。
綜合來看,晉城礦區的采空井和穿采空井施工工藝先后經歷了泥漿堵漏鉆井、空氣欠平衡鉆井、氮氣欠平衡鉆井的優化過程,并且經過現場的不斷完善,形成了成熟的鉆井工藝流程:針對未漏失地層,采用常規泥漿鉆井或空氣鉆井工藝施工,完鉆后下套管并固井;針對裂隙發育地層,將沖洗液由泥漿或空氣調整為氮氣,鉆至煤層底板,如果是采空井則提鉆裸眼或下篩管完井,是穿采空井則下套管固井,封隔采空段,常規工藝三開鉆至15#煤層底板。截止目前,該鉆井工藝已支撐了幾百口采空井和穿采空井的施工。不過隨著環保作業要求的提高,欠平衡鉆井過程中的揚塵、噪聲等問題開始顯現,已成為當下鉆井施工的一個短板。
目前在煤礦采空區地層施工鉆井時問題多、難度大,究其根本是受采空區特有的地層條件決定的,尤其是地層裂隙對漏失的影響,是制約鉆井工藝的關鍵。因此,開展鉆井難度分析和對策研究,前提是對采空區地層特征有所了解。
當工作面回采時,煤層上覆巖層會經歷變形—破斷—垮落的過程,到采煤結束后,將逐步形成一種穩定的地層形態。根據經典的礦壓理論[12-13],對采場圍巖變形空間劃分方法,采場上覆巖層會形成“三帶”分布特征,從下到上依次是底部的冒落帶、中部的裂隙帶及上部的彎曲下沉帶,見圖2所示。

圖2 采空區分布特征
由圖2可知,冒落帶位于最底部,是巖層變形程度最劇烈的區域,形成的裂縫尺寸大、分布廣、導通性好;裂隙帶位于冒落帶之上,相比而言,其裂縫的尺寸減小很多,但裂隙在橫向和垂向依然十分發育,裂隙之間連通性良好;彎曲下沉帶從裂隙帶頂部至地表,其裂隙發育程度非常低,只有底部存在較小的離層裂隙。綜合來看,采空區地層的裂隙呈現出上小下大的變化形態,在裂隙帶和冒落帶層段,橫向離層裂隙和豎向破斷裂隙連通性較好,是目前發生井漏的地層段。
通常在油氣井堵漏施工時,漏失地層的準確位置、深度、漏層特征等是設計堵漏工藝的基礎依據。因此,針對煤礦采空區鉆井,為了分析施工的難點和研究適用對策,首先需要明確采空區裂隙地層的位置和深度,即“三帶”的準確分布范圍。因晉城礦區的3#煤層普遍賦存穩定、變化不大,所以本文參照晉煤集團寺河煤礦的頂板巖層條件(中硬砂巖為主),選用經驗公式計算上覆巖層裂隙在垂向上的發育范圍。
其中,冒落帶高度為
(1)
式中,Hm為冒落帶高度,m; ∑M為累計開采煤層厚度,m。
裂隙帶高度HL為
(2)
寺河煤礦的3#煤層平均厚度為6.0 m,采煤工藝為一次采全高,由此計算得到冒落帶和裂隙帶高度分別為Hm=10.5~14.9 m,HL=39.9~51.1 m。按最大值取值,則冒落帶高度范圍:0~14.9 m,裂隙帶高度范圍14.9~66.0 m。
綜合上述分析和計算可以得出,在采空區鉆井時,開始發生井漏的大概位置在煤層以上66 m,整個漏層段長度約為66 m,鉆進過程中漏失最嚴重的區域是從煤層底板到14.9 m高度范圍的冒落帶。
從前述分析可知,煤礦采空區地層呈現出典型的“三帶”分布特征,不僅地層裂隙普遍發育,而且裂隙發育的地層段長度比較長,由此對后期的鉆井施工造成嚴重影響,產生眾多施工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井漏問題。采空區地層是原始狀態被破壞后形成的一種類似“構造地層”,其中巖層間存在大量離層和破斷裂隙,由此導致地層壓力非常小,當循環介質的壓力大于地層壓力時,循環介質將進入地層的裂隙通道,從而發生漏失。鉆井液因密度大,形成的正壓差大,所以泥漿鉆井漏失最明顯,而當采用空氣或氮氣鉆進時,受壓差小影響,發生漏失的嚴重程度較泥漿減輕許多。不過在冒落帶地層,因裂隙通道尺寸大,鉆進過程中空氣或氮氣也會漏失,出現井口不返屑的現象。
(2)井壁失穩問題。采空區地層在經歷垮落或下沉過程中,不同巖層間因位移變化不同,造成后期的巖體分布多呈碎塊狀,使得地層的結合強度低。當鉆進到該地層時,鉆具的擾動和循環介質的沖刷將造成井筒周圍地層發生失穩,進而導致掉塊或井壁坍塌。此外,因套管外徑大,在完鉆下套管時,套管易與井壁發生刮擦,進而加重破碎地層失穩,最終導致下套管遇阻。
(3)安全問題。目前晉城礦區施工采空井形成了成熟的技術,即空氣+氮氣欠平衡鉆井工藝,其中為了控制成本,一般一開和二開鉆進選用空氣循環,當鉆進到采空區時再更換為氮氣循環。由于空氣鉆井是利用沖擊方式進行碎巖,井底會產生熱量,加上循環供氧,當鉆進到裂隙帶上部揭露采空區時,存在煤層氣被鉆燃的風險,具有非常大的安全問題。
(4)固井問題。目前晉城礦區施工采空井,一般二開完鉆的層位以發生漏風為界限,導致了二開固井時井底存在漏失問題,而采用堵漏施工將污染下部的產氣層,造成二開固井效果難以保證;當施工穿采空井時,二開完鉆的層位是煤層底板以下22 m左右,這導致固井時水泥漿只能上返到底板,技術套管下部的有效固井段只有22 m左右,影響二開固井的效果。
(5)完井問題。目前晉城礦區針對采空井,多數采用裸眼或下篩管的方式完井,由于采空區地層裂隙發育、膠結強度低,當采用裸眼完井時,抽采過程中面臨井壁失穩坍塌堵塞井筒的問題;當采用篩管完井,篩管本體強度難以匹配地層變化時將發生擠壓變形,此外抽采過程還存在篩眼被堵塞的問題。
通過前述分析可知,受采空區這種特殊的地層形態影響,在采空區施工鉆井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為滿足采空區煤層氣大規模開發的需求,急需對制約施工的行業難題進行攻關,結合多年來積累的現場經驗,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對策。
(1)基于空氣或氮氣鉆井施工采空區地層的技術優勢,研究霧化或泡沫鉆井工藝,改變循環介質類型,不僅降低鉆進過程中沖洗液的漏失壓力,還可以解決安全風險難題。
(2)借鑒油氣井套管鉆井技術,實現邊鉆邊下套管,解決常規工藝下套管時因井壁失穩導致的遇阻難題。
(3)結合采礦學理論,準確判別裂隙帶高度范圍,進而優化井身結構,確保二開完鉆層位在裂隙帶之上,保證二開固井不發生漏失。
(4)通過分析采空區地層被擾動后井筒四周巖體的穩定性情況,對比優化完井工藝,設計高強度的完井篩管。
(1)針對采空區煤層氣井施工,目前晉城礦區經過不斷摸索,已形成一套成熟的鉆井工藝,即空氣+氮氣鉆井技術,但該工藝面臨施工安全、鉆井成本高、環境污染等問題。
(2)通過研究晉城礦區的采空區地層可知,采空區裂隙在垂向發育范圍0~66 m,深度范圍大,導致后期鉆井時存在井漏、井壁失穩、鉆完井工藝不匹配等問題。
(3)基于當前晉城礦區采空區煤層氣井施工現狀,急需通過優化鉆完井工藝,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難題。
隨著國家對采空區煤層氣資源的高度重視,在采空區規劃施工的鉆井數量將越來越多,因此,希望通過對制約目前采空井施工難題的宏觀分析,為國內外研究機構提供一個明確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動采空區鉆井技術的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