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認為,盡管近期貿易企業和下游消費企業繼續對現貨動力煤消極采購,促使北方港口現貨煤價繼續下降;但是鑒于支撐沿海地區現貨煤價的因素繼續存在,隨著現貨煤價跌幅的持續加深,銷售企業的挺價意愿正在增強,未來一段時期環渤海地區現貨煤價跌勢或將趨緩。影響近期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針對主要產地的煤炭采購需求消極。近2 周來,在鐵路發運企業的煤炭需求受到北方港口現貨煤價急跌沖擊、地方政府的疫情管控趨嚴之下公路煤炭外銷受阻,以及隨著春節的臨近,產地化工、水泥等非電煤終端用戶需求減少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針對主要產地的煤炭采購需求消極,鄂爾多斯和榆林等主要產地的煤礦庫存有所增加,煤炭供求關系向買方市場偏移傾向,榆林和鄂爾多斯地區煤炭出礦價格不斷下調,進而使得發運至北方港口的現貨動力煤成本出現下移,對港口現貨煤價的支撐線回撤。
第二,下游消費企業對動力煤的采購需求繼續消極。一方面,有數據表明,盡管由于近期氣溫回升、取暖用電負荷減少,導致火電機組出力下降、電煤日耗回落,促使沿海沿江地區發電企業的電煤庫存可用天數有所提高,但是上述地區電煤庫存的絕對量仍然處于低位,面對未來社會用電需求將確定性增加的預期,理論上發電企業存在電煤補庫需求。
另一方面,相關數據顯示(見附圖1),國內海上煤炭運價延續著始自2021年1月19日的大幅跳水走勢,2021年1月29日中國沿海煤炭運價綜合指數收于592.7點,已經比2021年1月18日1363.3點的近期高點下降了770.5點,累計跌幅達到了56.5%,表明下游地區消費企業或貿易企業針對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采購需求的消極狀況未見好轉,買漲不買落傾向繼續體現。

第三,消費企業和貿易企業繼續對現貨煤價砸盤。綜合看,近期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大幅下挫,既有價格漲幅超預期之后的理性回落,也有消費企業和貿易企業對現貨動力煤價格持續砸盤的影響,例如:近期在北方港口動力煤的購銷過程中,出現部分發電企業或貿易企業“報復性毀約”現象,單方面廢止已經簽訂的動力煤購銷合同(此前個別煤炭銷售或貿易企業亦曾因為現貨煤價大幅飆升而毀約),借以施壓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也有部分消費企業或貿易企業持續、大幅壓低詢盤價格,并借助價格指數停發、價格標的缺失進行炒作,借以施壓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等。
第四,全國各類港口的動力煤庫存維持超低水平。一方面,截至目前,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下同)的“貨船比”指標保持超低位運行局面(見附圖2),說明盡管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出現大幅下行,但是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賣方市場傾向仍未改善,這將使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得到一定支撐。

另一方面,當前全國各類港口的動力煤庫存運行在2019 年以來的低位水平(見附圖3),分別比2019年8月份的最高水平和2020年7月底的近期高點減少了4300萬t和2600萬t左右,也比2020年同期新冠疫情對動力煤消費沖擊高峰時段的庫存減少了1800萬t左右,使其應對和調節未來動力煤需求可能增加的能力較低,對沿海地區現貨煤價難言下降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