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推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交通運輸部近日印發了《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出臺一批自動駕駛方面的基礎性、關鍵性標準;建成一批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先導應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落地。
同時,《指導意見》提出4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包括加快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完善測試評價方法和測試技術體系、研究混行交通監測和管控方法、持續推進行業科研能力建設等;二是提升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包括加強基礎設施智能化發展規劃研究、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等;三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試點和示范應用,包括支持開展自動駕駛載貨運輸服務、穩步推動自動駕駛客運出行服務、鼓勵自動駕駛新業態發展等;四是健全適應自動駕駛的支撐體系,包括強化安全風險防控、加快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持續推進標準規范體系建設等。
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為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支持服務電商企業綠色發展,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通知,引導電商企業提高綠色發展能力,積極探索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企業發展模式,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等取得實效。
一方面,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鼓勵電商企業繼續采用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網上簽約等低碳運營方式,提高線上線下協同工作效率。大力推廣電子發票、電子合同,推動電商企業實行電子發票報銷入賬歸檔全流程電子化管理。鼓勵電商企業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供需匹配,提高庫存周轉率,推動多渠道物流共享,應用科學配載,降低物流成本和能耗。
另一方面,還鼓勵電商企業參與快遞包裝循環利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并積極推廣應用,與快遞企業、商業機構、便利店和物業服務企業等創新合作,建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渠道,探索建立上下游銜接、跨平臺互認的運營體系。推動生鮮電商企業在同城配送中推廣應用可循環配送箱、可復用冷藏式快遞箱等。
近日,全國多地疫情防控形勢引發關注,多家電商、外賣平臺重新上線“無接觸配送”服務,通過減少面對面接觸,保障廣大用戶和配送人員的健康安全。依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20年第26號公告,由中國商業聯合會與美團等共同發起的《商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實施,為疫情防控時期即時配送行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操作規范。
據了解,“無接觸配送”由美團外賣于2020年1月26日在全國率先推出,并在隨后的兩個月內迅速轉化為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在全國物流配送、電商行業鋪開和推進。2020年2月27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鼓勵企業廣泛開展無接觸配送,一些電商平臺的“無接觸配送”訂單占總訂單數比例超過80%。
此次發布的國家標準《商品無接觸配送服務規范》,是在美團外賣的企業標準和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發布的團體標準基礎上的升級,標準共包含七部分,對無接觸服務中的術語定義、服務要求、服務流程、異常情況處置和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美團、中國商業聯合會、湖南省市場監管局、中國標準化協會服務貿易分會、北京市餐飲協會以及全國多地區標準化研究機構參與了標準的起草工作。在國標起草過程中,收到來自各行各業的反饋意見138條,對提升標準內容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