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學院大健康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國家對體育項目的支持與規劃。就銅仁市而言,健身行業的興起如雨后春筍,人們也開始尋找緩解壓力的方法和工作之余的個人愛好。武術剛剛出現是奴隸社會用于部落之間的爭斗,在千年的發展變化中武術已經不再強調爭強好勝,而是強調習武止戈,助人為樂及修身養性,最著名的例子莫過于五禽戲和太極拳。正因如此,武術相較于其他健身項目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源自我國、通俗易懂、內涵豐富、健身且能養性等等。武術作為我們的本土文化能讓人們更有認同感(銅仁市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各民族之間的傳承文化決定了銅仁地區武術文化的多樣性,武術的多樣性就決定了本地武術發展的空間與前景是巨大的,是本地武術發展的重要優勢)抓住潛在市場,我們的項目能為銅仁市武術市場的填補空缺及推動本地武術行業發展。
雖然現在很多高校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武術活動形式,如武術社團、武術俱樂部等。但是高校校園的武術活動形式多樣,專業武術教師的指導和參與尚需進一步跟進。并且高校教師在武術教學中常常僅著重于武術技術的教學,忽視了武術文化內涵的傳播,把武術與其他體育項目同等看待。同時高校對武術的重視雖然出現了繁榮局面,但是普遍存在著忽視課外教育的現象。究其原因不外乎課外教育因師資力量的缺乏,與社會武術團體融合欠佳、資金缺乏、場地不足等問題,使得學生課堂學套路課下忘套路,失去了學習武術的興趣。
依托高校社會服務的功能,公共體育服務視域下能夠促進高校武術協會更好地介入公共體育服務,通過武術運動,武術表演等形式宣揚傳統文化,推動銅仁市武術發展并且增加學生的身體素質,充實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學習武術的同時也增強人們的體魄,帶動全民運動的發展。鼓勵大學生熱愛武術運動,溫習傳統。
銅仁學院大健康學院的武術社團成立于2018年9月9號,成立之初有成員12人,銅仁學院武術協會由銅仁市武術協會會長擔任武術指導,院系領導及專業老師大力支持,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現有成員74人作為體育專業學生,我們有著傳統體育武術專業的指導老師,有著經過專業的武術教練培訓團隊,同時自身團隊開展武術訓練,以武術為基礎參加了許多活動表演并獲得很好的反響。大健康學院武術協會有部門有技術部、秘書部、組織部、宣傳部、文藝部、外聯部六大部門。
銅仁學院大健康學院武術協會的大部分會員曾經參加武術方向國家一級社會指導員培訓及參加專業的急救知識課程培訓,從事少兒武術教學,獲得了家長和少兒的認可,參與組織編排了大健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迎新晚會和銅仁學院運動會開幕式的武術表演,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銅仁學院武術公共服務體系是以銅仁學院為主體,以銅仁市社會武術組織為輔的社會服務團體。服務對象主要是銅仁學院對武術感興趣的大學生,同時輻射其他對武術感興趣的社會青少年,社會團體組織等。并且秉持開放的態度,對武術器材,鍛煉器材等向社會開放適當權限。銅仁學院武術協會成立之后積極構建武術會員教學、訓練、表演及競賽等各種武術教學推廣活動,與其他兄弟院校武術協會、銅仁市武術協會攜手共同打造銅仁市武術競賽、演平臺,積極參與武術裁判培訓和武術教練培訓的方案。同時立足于未來,依托銅仁學院平臺創立少兒武術培訓班,并迎合時代開展社會體育指導(武術健身)。
綜上,主要服務功能為:教練員培訓、武術日常訓練、武術表演隊組織、賽事平臺搭建及健身指導。面向社會群體,通過有效的創新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根據本地民族武術的多樣性、高校大學生對于武術的好奇心,與其他兄弟學校武術協會、銅仁市武術協會、市場上存在的相關行業發展(如跆拳道)進行比較,找出自身發展欠缺,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模擬試驗項目實施方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的做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銅仁市總體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為更多的社會大眾提供更加真實的武術項目,同時滿足銅仁市廣大青少年群體對于鍛煉更健康的體魄等會公共服務需求。
通常配套設施不足是制約學校武術推廣的重要因素。銅仁學院武術協會積極尋求設施構建,探索創新訓練方法,在校內進行“訓練安排”宣傳工作,積極組織武術表演隊訓練方案,對外開設武術體驗營。積極參與迎新活動,積極組織招新計劃,完善訓練計劃且實施開展武術訓練。針對新成員的需求,開展裁判員、表演隊、武術運動員培訓,實施武術進校園,協會教練員義務到中,小學進行武術教學。使得武術運動成為銅仁學院深受廣大學生喜歡并信賴的一項活動。通過市場調查工作發現,對于武術協會的支持力從一開始的48%提高到了75%。此外銅仁學院武術協會還向外界展示訓練成果,為熱愛武術的同學們提供展示舞臺,并且更好地推廣傳統武術。在此過程中也嘗試開展武術健身指導如:中老年太極拳、青少兒武術套路。并攜手當地武術協會,開展了一系列的武術交流活動。
高校的武術組織通常是愛好武術的學生們自發組織成立的,因此,雖然高校本身或許有很多資源獲取渠道,但對于學生而言能夠掌控的武術資源十分稀少。同時武術協會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支撐,又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還褪去了實戰性能力,因此常常被認為是無用之物,使得武術缺少必要的支持,這樣的現狀對銅仁學院武術協會擴大武術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障礙。此外,大學生自身武術展示平臺欠缺,大型綜合性比賽場館所占比例相對偏低,就使得武術協會常常會陷入雞肋的窘境。
銅仁學院大健康武術協會介入區域性武術組織是有很多現實阻礙的。首先,銅仁學院武術協會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缺少經濟實力,學校給的支持常常不能夠滿足銅仁學院武術協會開展大型活動。區域性武術組織常常是當地武術愛好者自發組建,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其次,在觀念上也有差異。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的武術協會往往對武術的認識停留在炫技,好奇層面,而社會團體對于武術的認識則要更深一點,甚至有個別社員具有自己的武術哲學意識。此外,宏觀層面上,銅仁市武術段位制的欠缺,武術文化展示平臺的不完善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這會使得社會團體缺乏對學生團體的認同感。
銅仁學院大健康武術協會是學校內的社團性質,對于社會的公共服務能力非常有限。最簡單的例子,武術設施通常僅能夠供本社成員使用,偶爾能夠供本校學生使用,因此利用率不高。2016年國家體育局發布的“武術進校園”文件是對我們最好的鞭策,武術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積極發展高校領導下武術協會的發展實踐研究對于提升民眾意志品質和身體素質水平、拉動體育消費需求、全面決勝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武術協會的社員對組織文化認同不夠。這不僅僅是銅仁學院的問題,放在大環境中也是如此,拿銅仁市而言,人們對武術運動普遍認識不夠,存在著誤解,錯意的認為武術的門檻要求高,難學難懂,對于武術發展的認識也存在著誤區;大學生對于武術的不認可。大學生對于武術的不認可主要體現于對自身的不自信,我們觀察發現一個現象——每個男同學心中都有著一個英雄夢,但是卻沒有機會展現,認為沒有時間,學不會,怕吃苦等等因素導致了自身對于武術的不認可。那么我們所做的項目就是將武術普遍化推廣,通過鼓勵他們進行武術訓練,在過程中讓其自身做出改變,達到喜歡武術,熱愛武術的目的。
武術社會想要持續發揮社會影響力,首先要保障的就是武術環境。中國武術在發展的過程中緊緊結合了中國哲學與文化,比如,少林功夫的禪意,太極的道教思想等。同時這些有名號的武術也矗立在中國的名山大川中,大多是風景秀麗之處,經過歷年的文化積淀,使得文化韻味特別濃厚。同時武術也是冷兵器時代的防身自衛的實戰技術資源,這些名勝古跡與武術相輔相成,武術在歷史長河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具有實際作用。但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武術的實戰性失去意義,并且由于信息傳播迅速,現代化的技術和資源成了社會滿足武術好奇心的發泄點,使得實體的武術資源慢慢失去了神秘性。同時現實武術也不具備影視文化中的觀賞性,使得武術魅力大減。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構建社會對武術的文化認同感,借助民族傳統體育基地,尤其是少林寺等舉世聞名的大基地,重建中華武術脈絡。合理利用當代科學技術,構建科學現實合理的武術資源庫,提升資源獲取能力。此外還需要健全武術制度文化,這一類的資源能夠賦予武術新的價值意義,使得人們能夠更好地去探究武術的意義,以及競技武術的發展樣式,如武術裁判、武術段位制等。這樣能夠使人們能夠看懂武術比賽,同時也能意識到比賽隊員的能力。
武術的發展需要建立在文化內涵條件下,尤其是中國武術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價值觀沉淀,協會可以通過武術構建自身的文化標識,如拳種文化認同等;也可以結合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將把協會的武術文化與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并軌,促進我國武術文化傳承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協會人員武術文化內涵。武術服飾標示也是文化認同的方式之一,就像制服能夠體現職業文化一樣,統一的服飾能夠幫助協會提高凝聚力,增強武術協會文化內涵。此外,核心人員是指協會中具有話語權,能夠起表率作用的社員,武術文化內涵的發展可以從他們個人魅力出發構建,進而帶動普通社員提升文化內涵。
高效本身就具有很多的社會渠道和資源,高校協會如果能夠介入地域性武術組織,就能夠更好地建立各省、市學校武術文化傳播,同時可以建設師技培訓基地,能夠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培訓計劃和獎勵政策,一方面能夠實現學校武術教師的“專業化”;另一方面能夠為傳統“武師”向現代化教師轉型提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