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魏嘉毅
17歲來到上海,陳學冬在這過去的十多年中一直輾轉于不同的工作場地,頻繁地出差和搬家讓他一直渴望擁有一個家,一個屬于自己的歸宿。直到兩年前,他終于完成了這個心愿,將家安置在遠離市中心的一棟低層住宅中。漂泊的日子讓他對家的期待是一個溫暖、舒適,可以隨時隨地放松身心的棲息地。
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的各種生活需求,陳學冬親自參與了空間布局和規劃,同時邀請好友——獨立室內設計師Brian Chen(上海觀灝創意設計)一起完成了家的室內設計和軟裝選擇。平時熱愛去海島度假,喜歡大海和潛水的陳學冬,期望家中的每個空間都能帶給他放松、溫暖又自由的感覺。圍繞這個主題,設計師Brian在室內裝飾上極力做減法,去掉了多余的墻面裝飾,墻面和地板大面積使用了溫柔、優雅的淺色白橡木,搭配略帶微光的白色壁紙。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一抬頭就能望到高聳的異形屋頂的木結構,心里頓時感到一陣安寧。

工作之余,陳學冬喜歡把朋友們約到家中聚會。多功能的空間設計便是為了滿足日常的社交需求。一樓走廊的茶室既可以作為接待賓客的休憩區,也可在用餐完畢后邊享用茶點邊聊天。茶室選用的木雕城市茶幾與客廳玄關墻上的一幅上海夜景攝影作品一脈相承,都代表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連接客廳與餐廳的衛生間設置了一個小小的私人休息室,可以不被打擾地接電話或更衣、補妝。



家中的地下室既是一個小型家庭酒吧,也可以直接通往庭院中的露天泳池。全透明的玻璃泳池內壁環繞著寶藍色的馬賽克裝飾面,坐在家中淺褐色的沙發上就像慵懶地躺在夏日海島的沙灘上,遠眺一望無際的海平面。
提到泳池,不得不提到陳學冬最愛的運動——自由潛水。去年,陳學冬考出了自由潛水雙系統教練認證,不借助人工氧氣裝備,通過閉氣四分多鐘,創造了四十米深的潛水紀錄,可以稱得上是專業水準。自由潛水需要潛水員靠著憋氣下潛,體驗“人水交融”的感覺。對陳學冬來說,自由潛帶給他的不只有潛入深海的生理體驗,更讓他學會如何激發自己的身體潛能,學會控制自身的“潛意識”和欲望。從水中回到日常生活,這些水下運動的感官體驗也逐漸轉變成一次次寶貴的精神之旅。通過潛水,他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逐漸嘗試練習“冥想”,并開始研究心理療愈、催眠和神經語言程序等相關知識。被問到最喜歡的潛水點,陳學冬似乎并沒有特別的喜好,他更享受的是沉入深海所見識的自然之美。每一片天然的海域都因為其特有的珊瑚、溶洞或巖石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有時運氣好還能碰到鯨魚、海豚或鯊魚等深海動物……這一切也讓他更加關注自然和環境保護,同時也培養起他對待自然和生命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感。



與其說是他熱愛潛水,不如說是潛水治愈了他也改變了他。而關于保護海洋生物和自然環境的話題,也不只是一兩個明星廣告代言那么簡單。對陳學冬來說,無論是潛水運動還是演藝事業,都是一次將愛與責任進行到底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