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潞
一、提出問題
周末,我正在寫作業,思路很快就被樓下馬路對面的裝修聲打斷,頓時覺得很煩躁。嘈雜的聲音影響了我的正常學習生活,我想,其他人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易受噪聲的干擾?噪聲對人們的生活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我開始了噪聲對周圍居民生活影響的探究。
從物理學的角度講,發聲體作無規則的振動時會發出噪聲,如圖1所示。音叉、鋼琴、長笛等發聲時,其振動的波狀圖如圖2所示。
對比圖1、圖2可以發現,噪聲的波形是無規律、雜亂的,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規律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一定是樂音嗎?不一定。
二、噪聲從何而來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三、設計調查問卷
我從噪聲的影響、人們對噪聲的看法等角度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的具體內容如下。
1.請問您的性別是?
①女 ②男
2.請問您的住宅范圍是?
①市區 ②郊區
3.吵鬧的環境是否會影響您的休息?
①非常影響 ②一般 ③毫無影響
4.請問您在教室學習時,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嗎?
①特別需要 ②一般 ③不需要
5.請問您工作時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嗎?
①非常需要 ②一般 ③不需要
6.當您在休息、工作、學習時有人發出噪聲,您會怎么做?
7.您對減少噪聲有什么看法?
四、分析調查數據
調查數據顯示,在參與問卷調查的人中,住在市區的人數占總人數的88.89%,住在郊區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1.11%,住在市區的人數遠遠大于住在郊區的人數,如圖3所示。
1~18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61.11%,如圖4所示。對于問題“請問您在教室學習時,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嗎”,得到的結果如圖5。
上班族中,“非常需要”安靜的工作環境的人數遠遠超過“不需要”安靜的工作環境的人數,如圖6。
從圖5、圖6可知,大部分上班族比學生更需要安靜的環境。然而,現實中并沒有那么多安靜的環境。
針對問題6,很多人給出了各種解決方法,比如及時提醒對方、自己戴上耳機、換地方等。其中選擇“提醒對方”的人數最多。
針對問題7,典型的答案有:自律,加強自我管理,提高個人素質;在適當的地方安裝隔音玻璃;優化交通規劃,減少汽車鳴笛;建議政府部門干預等。
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安靜的環境,上班族和學生更需要安靜的工作、學習環境。減小噪聲是每個人的責任,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噪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人們的幸福指數會越來越高!(指導老師:李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