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徐曉燕
摘 要:現階段我們處在人文素養凸顯的時代,大學生作為一支優秀的青年隊伍,必須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這不但與我們大學生每個人的發展有關,也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昌盛和富強。
關鍵詞:大學生;個人素養;提高人文素質;道德規范
目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大學生人文素質欠缺,文化素養不高,知識結構單一,缺乏民族精神。部分大學生愛好非常廣泛,知識面比較廣,但也有一些大學生文史知識欠缺,文化底蘊薄弱。同時大部分大學生道德水準不高,社會公德失范。再次,人生價值觀不明確,在價值選擇上缺乏社會責任感。還有一些大學生文明素質低下,遵守社會公德的自覺意識不強。在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方面,片面追求物質利益,缺乏社會理想。在道德和責任意識方面,對社會的關懷表現非常淡漠。
(一)大學生為什么要提升個人素養
個人素養對個人成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21世紀的大學生要適應現階段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的要求,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同時要具備相應的人文素養,要求大學生從各個方面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良好的人文素養,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品質與價值。同時也能體現一個人的特點和魅力。
(二)大學生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
大學生要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就要重視自我學習,自我改變。自我學習,我們要努力學習人文科學知識。包括藝術、文學、歷史、哲學、科學技術史以及倫理學等在內的人文科學知識。因為這些是形成人文素樣的基礎。作為國家高層次人才預備隊伍中的大學生,如果不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又怎么能提升自己的對國家的了解,對民族的熱愛呢?不僅僅要對人文科學知識進行學習,更是要從我們自身進行改變。首先應該改變的,就是我們自身不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傲慢,偏見,嫉妒等,在道德修養上有一定的改變。其次是對自我性格上的改變,向勞動人民進行學習,吃苦耐勞,并不只是在勞動上,更是向他人虛心請教,細心聽教,接受別人對自己不足地方的批評。最后,應該體現出青年大學生的特性,學會思考,應有思想,敢做敢為敢當。做什么事情不應該沖動,懂得三思而后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不隨波逐流。很多大學生不敢在大眾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是有益的事情,做的是善事好事,就要敢做敢當,就會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鍛煉自己。當代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參加社會實踐,履行校規校紀。
(三)當代大學生提升自己個人素養的意義
人之所以要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是因為想要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大學生作為一個優秀先進的青年隊伍,肩負著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負擔。“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當代大學生必須養成愛國精神,培育對民族責任感,鍛煉形象思維能力和學會如何做人,遵守社會公德。個人素養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識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德,是崇高人生中的一種內在力量。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每個人的個人素養提高了,行為道德更加規范,才能帶動社會的發展,給國家注入新的力量,是國家,社會和民族更加的繁榮,昌盛。
(四)結論與展望
一個人的人格魅力體現在個人素養上,個人素養的培養不是速見成效了,而是自己一點一點的改變,而是通過注重細節,日積月累形成的。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魅力。而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更應該注重自己的個人修養。學會識大體,拘小節,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
總結
大學生是剛剛奔二十的年紀,年輕氣盛,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能夠成為更加優秀的人,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和有素質有品味的人,提升自己的素養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升華,更是對別人展現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