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代鵬
摘 要:分析LJ水平井出水特點,根據水平井完井結構,研究應用選擇性籠統水平井堵水技術,開發一種以水平井液體橋塞和無機凝膠堵劑的復合暫堵技術,通過現場應用,取得了顯著效果,改善了水平井生產狀況,完善了水平井堵水工藝。
關鍵詞:水平井;堵水;選擇性;液體橋塞; 凝膠堵劑
1.概述
·LJ油田水平井應用情況
LJ油田2001年8月在J27塊投產第一口水平井,投產水平井產量為直井的2-4倍。該井的成功推進了水平井快速發展,水平井成功開發了J16塊于樓,J612塊興隆臺等薄層稠油油藏。LJ油田近20年來已經投產水平井70余口,目前生產45口,分布在19個次級斷塊。目前含水率大于90%的油井19口,占全部水平井的42%,水平井高含水嚴重阻礙了水平井的生產。
2.水平井堵水工藝技術研究
·水平井籠統堵水工藝技術研究
LJ水平井主要是邊底水沿高滲透層和裂縫竄流,導致水平井高含水。水體產水強度大,水平井由于自身結構特點,不適合固體無機顆粒堵劑進行堵水。受水平井出水段長、篩管完井方式影響,目前尚無成熟的水平井堵水技術。傳統的機械堵水和化學堵水劑由于功能單一等原因,不能較好的在水平井堵水方面發揮作用,于是要開展水平井堵水技術和堵水工藝研究。
2.1.1堵水管柱研究
研制水平井專用化學注入管柱,將不同堵劑定位注入到預定層段,實現目的性封堵。管柱結構包括液壓擴張封隔器、節流閥、扶正器、注入閥等。
2.1.2 堵水劑研究
研制水平井液體橋塞、弱凝膠、強凝膠、無機凝膠4種不同性能的堵水劑,滿足水平井堵水技術需要。
(1)液體橋塞
由聚合物增粘劑、成膠液、交聯劑、促凝劑、破膠劑及添加劑等組成,在30℃~90℃的條件下即可形成封堵性能較強的成膠體。破膠方式有2種:地層溫度下2~3天自然破膠;高溫破膠(>150℃)。技術性能指標如下:
①成膠時間:0.5~30h,成膠溫度范圍:30~90℃;
②破膠時間:2~3天;
③破膠溫度:>150℃;
④突破壓力:> 6MPa/m;
⑤有效期:>15d。
(2)弱凝膠堵劑
主劑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樹脂為交聯劑,地下條件形成具有一定流動性的凝膠體,起到對地層初步調堵作用,具有較好的抗溫性和抗鹽性。技術性能指標如下:
①成膠溫度:35~70℃;
②成膠時間:72~96h可調;
③使用溫度:120℃;
④凝膠粘度:3000~15000mPa.s。
(3)強凝膠堵劑
為主體堵水堵劑,由低分子聚丙烯酰胺和樹脂構成的交聯體系。可加入增強劑來提高堵劑強度和耐溫性能。大劑量注入起到深部封堵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技術性能指標如下:
①成膠溫度:45~70℃;
②成膠時間:48~72h可調;
③耐溫:150℃;
④膠體粘度:≥1×104mPa.s;
(4)無機凝膠堵劑
由無機膠凝劑、激活劑、緩凝劑、分散劑等成份組成。在地層條件下,生成高強度的凝膠體,達到堵水的目的。采用超細無機材料,適用于熱采高溫環境堵水。技術性能指標如下:
①成膠時間:8~240h可調
②成膠溫度范圍:40~80℃
③突破壓力:>8MPa/m
④耐溫:350℃
2.1.3 堵水方案設計
為保證堵劑進入目的層,堵水管柱確定采用“分段堵水管柱”。堵劑選擇“弱凝膠+強凝膠+無機堵劑”。
·堵水管柱設計
機械堵水管柱由球座+節流閥+扶正器+封隔器+扶正器+油管組成。
·堵劑設計
其中主段塞采用復合段塞調剖劑,調剖主劑為復合調剖劑。
3.取得成果及創新點
3.1研究水平井完井結構及出水特點,制定水平井治理方向。
通過分析水平井生產狀況,開發新型堵水調剖技術,解決水平井生產難題,提高水平井吞吐效果。
3.2研究新型堵水調剖工藝,實施復合分段調剖設計,滿足了水平井生產要求。
研究了復合調剖堵劑、液體橋塞,可滿足水平井不同生產狀況的要求。
3.3研究堵水施工管柱,提高措施效果。
針對以往施工過程中的籠統擠注工藝的弊端,研究設計分段擠注實施工藝,充分發揮藥劑應用效果。
3.4水平井堵水新設計可廣泛用于直井。
新型水平井堵水調剖工藝、復合分段調剖設計,可用于直井上,更能發揮堵水調剖的效果。
4.現場試驗及效果分析
2019年該技術在LJ試驗4井次,措施成功率100%,增油3650t,含水率平均降低17.5%以上。該技術在水平井應用效果顯著。
5.結論
(1)現場應用表明新型堵水調剖技術適合LJ水平井生產需求。
(2)通過現場應用,復合調剖堵劑、液體橋塞水平井堵水新工藝技術,應用措施效果顯著。
(3)水平井堵水管柱設計,充分發揮藥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水平井堵水效果。
(4)LJ水平井堵水取得較好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在直井堵水調剖上。
參考文獻:
[1]張紅崗;劉向偉;張文來;石琳;張寧利;李曉明;周亞亞;景文杰;;水平井找堵水技術研究及應用[A];低碳經濟促進石化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第九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3年
[2]李志坪;韓濤;韓利寶;楊亞少;王少亭;顏廷澗;;水平井采油配套技術試驗研究[A];創新·質量·低碳·可持續發展——第十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4年
[3]李增科;謝學明;王小波;;江漢油田采鹵連通水平井—黃鹽平1井鉆井技術[A];湖北省石油學會第十一次優秀學術論文評選會論文集[C];2004年
[4]武浩宇;吳茂富;齊二坡;苗潤金;王亞玲;;靖邊氣田水平井測試技術適用性探討[A];石化產業創新·綠色·可持續發展——第八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陳付虎;王遷偉;王帆;張夢東;秦玉英;何青;;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在鎮涇油田的試驗研究[A];油氣藏改造壓裂酸化技術研討會會刊[C];2014年
[6]王軍;高攀鋒;李儒春;夏韜;徐婷;;利用加密水平井提高低滲透油藏采收率技術探討[A];低碳經濟促進石化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第九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楊萍;劉磊;吳品成;易剛;楊海飛;;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在榆林氣田開發中的應用——以長北天然氣合作區塊為例[A];創新·質量·低碳·可持續發展——第十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4年
[8]陳志勇;徐彥明;;長北水平井鉆完井技術新思路[A];低碳經濟促進石化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第六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