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葛漁城鎮于堤村黨員先鋒隊。
抗疫中,有一群人,始終沖在一線。他們,就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退役軍人。
2020年春,冰天雪地里,參加過抗美援朝的90歲老人王福來主動到村里防疫卡口執勤。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組織上將其勸返。
抗疫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一名老兵,這樣的戰爭,王福來不愿缺席——他要用特有的方式,踐行當初“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捐款的同時,王福來動員兒子志愿報名執勤,彌補自己不能“上崗”的遺憾。
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近段時間,河北疫情牽動著舉國人民的心。因為疫情,石家莊、邢臺、廊坊,相繼進入人們視線。三地中,廊坊距離首都最近,加之春節臨近,防控壓力可想而知。
疫情無情人有情。當疫情再度來襲,和去年一樣,廊坊安次退役軍人義無反顧再次“披掛上陣”,他們在現場組織核酸檢測、協助檢測登記、值守測溫驗碼、維持村街秩序……
曾經保家衛國,他們把青春揮灑在軍營;如今守護健康,他們用身軀為人民阻擊疫情。
“大家都排好隊,保持安全距離,不要著急……”大老遠,就能聽見一個洪亮的聲音。
協助核酸檢測人員維持秩序的,是東沽港鎮第五街村退役軍人李樹起,一位76歲的“倔強老頭”。
疫情防控開始后,李樹起第一時間主動請纓,要求參與到疫情防控中去,帶頭在村口值守。
從“請戰”那天起,他就做好了24小時“戰斗”的準備。白天,他協助核酸檢測人員維持秩序;晚上,他又到卡口值守,還囑咐老伴鎖好門,不要等他回家。
“我身體好著呢,我不累,堅決不給政府和大家添麻煩,保證能完成這次任務……”無論村干部和工作人員怎么勸說,“倔強老頭”李樹起就是不聽,他要與疫情“死磕到底”。
無奈之下,大家只好去“搬救兵”。經鎮干部勸說,總算達成協議:“李老不列入值守名單,可以自愿去村口,但晚上不能出來,而且必須按時回家吃飯。”
年過古稀仍堅守抗疫一線,李樹起的精神感動著身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也帶動更多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去。
接到防控任務,葛漁城鎮于堤村90后“兵支書”劉榮杰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召集本村黨員、退役軍人代表,組建了一支150人的志愿服務隊。
連續多日,劉榮杰身先士卒、恪盡職守,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就像一面旗幟,他引領黨員干部不畏艱險、無私奉獻。
面對嚴峻形勢,劉榮杰帶隊迅速封鎖村周邊道路,連夜在村口吊裝簡易房、安裝門禁桿、設立疫情防疫點,采取“全員上陣、全天值守”的24小時輪班制度,確保疫情防控零死角、零盲區、零疏漏、全覆蓋。在他的組織下,村口的黨旗飄起來、黨員先鋒崗樹起來、志愿服務隊動了起來。
于堤村是一個有2118人的大村,為了讓村民少等待、少受凍,劉榮杰帶領大家詳細制定方案,細化工作流程,確保檢測取樣工作有序進行。
村街老年人文化水平低、防控意識薄弱,劉榮杰就利用廣播、移動喇叭、微信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同時依托黨員、退役軍人等志愿者鋪設了一張“疫情志愿服務網絡”,消除村民緊張不安情緒,使村民自覺自愿進行核酸檢測。
而他自己已經連續好幾天都沒顧上吃口熱乎飯、睡過整宿覺,實在累了困了就趴在桌邊、靠在椅上瞇一會兒,大家都勸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卻說:“我是共產黨員,又是退役軍人,黨需要我的時候,即使前面是雷區,我也要第一個沖在前面,我要給村里的干部帶好頭?!?/p>
劉榮杰去年新婚,妻子懷孕還不到3個月。囑咐妻子照顧好自己后,劉榮杰毅然奔赴抗疫一線?!翱挂呤钱斍邦^等大事,犧牲個人利益不足掛齒,這也是我作為一名年輕村干部義不容辭的職責?!彼f。
一聲“到”,一生“到”??吹酱褰忠咔榉揽孛睿鹎f鄉大劉莊村90后退役軍人楊幸毫不猶豫申請成為志愿者,沖向疫情防控最前沿。
楊幸是一名殘疾軍人,在部隊訓練時,因意外造成腿部受傷。去年12月,楊幸腿部做手術時植入的鋼板才取出,目前正處于恢復期。
得知楊幸申請當志愿者,村干部都勸他好好在家休養??伤f:“我是一個年輕人,更是一名退役軍人,我能照顧好自己。我想為村里做點事,請讓我盡一份微薄之力吧!”
考慮到村街中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年齡較小的孩子,楊幸主動提出為醫護工作人員帶路,到不便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的村民家采集樣本。
一天下來,足跡遍及整個村街。因長時間走路,他的步伐變得越來越沉重,表情也越來越吃力。每當有人替他擔心,他總是憨厚一笑:“我這么年輕,就算腿有一點傷,也比叔叔伯伯們身體強壯。我可是當過兵的,有底子,不要為我擔心?!?/p>
核酸檢測完畢,他又馬上到防疫點管控值守。從早上9點到夜里12點,楊幸一直堅守崗位。
不怕苦、不怕累,楊幸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摸排、巡邏,在做好防疫點登記信息工作的同時,他還跑前跑后幫助村民買藥、送菜……
戰場不同,使命相同?!耙咔槊媲埃覀円稣鳎 痹谝咔榉揽匾痪€,退役軍人用忠誠與擔當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