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嬌 王俊竹 李鵬瑞 李春明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但同時也使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十分復雜,尤其是校內環(huán)境,對此,學校需要充分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本文針對基于智能手機的宿舍門禁系統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設計方法,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起到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門禁系統;學生宿舍;智能手機
現如今,學校宿舍的門禁系統多數采用磁卡識別學生身份,但磁卡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壓力、暴曬、污漬以及高溫等影響,而且安全性相對較低,因此容易威脅到學生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智能手機的出現對學生宿舍門禁系統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不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使用方便,容易攜帶,因此應該得到有效推廣和應用[1]。
一、基于智能手機的宿舍門禁系統應用優(yōu)勢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門禁系統也逐漸智能化,而且還在不斷完善當中。但目前多數門禁系統仍然采用IC卡等相關附加鑰匙設備,如果鑰匙出現丟失和未攜帶等現象,將會給人們生活造成十分嚴重的不便。目前,一些高校在學生宿舍門禁系統應用方面主要采用IC卡,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將學生的具體信息錄入到IC卡當中,從而授予學生開門權限。學生宿舍可以通過近場通信技術設備有效識別學生的IC卡,以此來實現宿舍開門功能。但當學生出現IC卡未攜帶或者遺失等情況后,將會導致學生無法打開宿舍門禁,而且IC卡在具體應用時還存在著一個弊端,那就是到了門禁時間后,管理人員無法對未回到宿舍的學生信息進行獲取。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以及NFC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可以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并拓展生活的發(fā)展空間。具體來說,通過以智能手機作為載體,對NFC技術進行應用,可以有效研發(fā)學生宿舍的智能門禁系統。通過應用智能門禁系統,不僅可以有效保證學生的出入,而且方便進行攜帶,不容易遭到損壞,具有較高的安全系數。針對學校后勤部門而言,可以對智能門禁系統進行應用,學校可以對學生進行統一授權,以此來實現門禁管理的規(guī)范化和智能化,這樣不僅能夠完成智能開鎖過程,而且還能夠保證學生宿舍環(huán)境的安全性,因此各高校需要對智能門禁系統加強研究,并將其在學生宿舍當中進行有效應用和推廣[2]。
二、基于智能手機的宿舍門禁系統理論知識
NFC近場通信技術作為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具有高頻率和短距離的特點,其在13.56MHz頻率下可以在20厘米的范圍內運行,而且傳輸速度具體包括424Kbit/秒、212Kbit/秒、106Kbit/秒三種類型?,F如今,近場通信技術已經被納入到國家相關標準當中。而NFC的讀取模式具體包括主動讀取和被動讀取兩種,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NFC近場通信技術主要整合了互聯互通技術以及非接觸式射頻識別技術,因此NFC可以對目前已有的RFID設備進行兼容。具體來說,NFC近場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可以在單一芯片上對感應式讀卡器、點對點功能以及感應式卡片等進行集中使用,所以NFC在具體應用時的工作模式也包括三種類型,分別是雙向通信模式、主動模式以及被動模式,而各種模式的工作原理具體如下。
(一)主動模式
首先,主動模式也可以稱之為讀寫模式,在該模式下NFC設備能夠主動形成RF場,從而對其他NFC設備進行識別或讀寫,可以作為非接觸式讀卡器進行使用。當NFC設備產生RF場之后,可以對其他NFC設備進行感應,并在感應后建立起具體的連接,同時NFC終端可以通過相同的傳輸速率進行應答,從而對NFC終端信息的目的進行讀取或寫入[3]。
(二)被動模式
被動模式也可以稱之為卡模擬模式,在此模式下,NFC設備可以作為一張IC卡進行使用,對其他NFC設備所發(fā)出的RF場進行接收,并建立起具體的連接,同時再以同樣的傳輸速率進行應答,從而使其他NFC設備來讀寫其信息。與此同時,在此模式應用時,相關的NFC設備即使在未通電狀態(tài)下,也可以被有效識別。
(三)雙向通信模式
雙向通信模式也可以稱之為點對點模式,在此模式下,兩個NFC設備都可以產生RF場,并建立起相應的通信,而且在通信建立之后,兩個NFC設備之間可以通過相同的傳輸速率對文件、信息以及數據等進行傳送和交換,從而完成雙向通信過程。該模式在具體應用時對比藍牙具有更快的傳輸速率,而且傳輸時間相對較短,能耗也比較低,因此優(yōu)勢十分顯著。
三、基于智能手機的宿舍門禁系統方案設計
基于智能手機和NFC對宿舍門禁系統進行設計,在方案當中具體包括NFC模塊、管理員、客戶端以及開發(fā)板等。方案的實際設計流程,具體如下。
(一)方案設計
首先,對于該門禁系統的首次使用,學生需要對APP進行下載,然后在軟件上注冊賬號,將自己的相關信息進行登錄。而系統的管理員則可以通過后臺管理對學生所輸入的信息進行核實,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開鎖權限進行分配。
其次,通過以上步驟,可以使學生在APP上獲取到相應的開鎖權限。之后學生需要對帶有NFC的手機進行應用,打開之前下載的APP,并使用權限進行開鎖。當學生的SIM卡帶有NFC功能時,學生可以在不打開APP的情況下直接進行開鎖,而且即使學生的手機關機也同樣可以使用開鎖功能。
最后,學生每次在宿舍出入的時間可以在后臺系統當中被記錄下來,方便管理員開展管理工作。
(二)功能設計
首先,用戶管理模塊。該系統模塊在實際運行時,可以對不同用戶進行相應的管理授權,而且可以針對不同等級的用戶,對不同的權限進行設定。例如,級別較高的管理員可以在任何宿舍樓進出,并通過后臺系統對學生情況進行查閱,而學生的級別相對較低,只能在自己所在的宿舍樓進出。這樣一來,可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而且相關管理員也可以更加方便的開展管理工作,在保證學生進出宿舍樓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宿舍管理水平。
其次,記錄信息模塊。該模塊主要對用戶信息進行存儲,而學生宿舍門禁系統則主要對學生每次進出的時間信息等進行記錄。當學生在超過門禁時間后仍然沒有回到宿舍,后臺系統可以將此情況向管理員進行反饋,從而開展具體的管理工作。而系統的信息記錄要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因此可以強化學生宿舍管理,方便管理員掌握具體信息。
最后,消息發(fā)送模塊。該模塊可以向管理員發(fā)送具體的信息,而相關管理員則可以結合系統反饋信息明確學生情況。同時,該模塊還可以像學生發(fā)送提醒信息,提醒其盡早回到宿舍[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智能手機的宿舍門禁系統,通過對智能手機和NFC技術進行應用,可以有效彌補傳統IC卡使用的不足,有效實現開鎖功能,對高校學生宿舍進行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宿舍門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還能夠提升宿舍管理的安全性。通過具體研究和實踐可以發(fā)現,基于智能手機的宿舍門禁系統對比傳統門禁系統,要具有十分顯著的優(yōu)勢,不僅門禁系統的應用成本較低,而且在運用時要更為方便和安全,因此智能門禁系統在未來將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徐明昊,宋廣軍.基于單片機的宿舍指紋門禁解鎖系統設計[J].自動化與儀表,2020,35(04):94-97+108.
[2]左先旺,李成偉.智能宿舍管理與監(jiān)測裝置系統設計與實現[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14):36-37.
[3]高知旭.信息系統集成在企業(yè)智慧行政中的價值與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1):21+23.
[4]韓改寧,韓麗娜,張清文.基于Arduino開發(fā)平臺的學生宿舍門禁系統設計[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2016,16(09):64-68.
作者簡介:
王鳳嬌,出生年月:2000.10,民族:漢,性別:女,
籍貫:黑龍江省綏化市,學歷:在讀本科
項目編號:? 201713301025
項目名稱:? ?大學生電子寢室安全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