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峰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對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提出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措施,從而更好的確保農村公路養護質量,促進農村公路養護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技術;問題;措施
1 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缺乏相對完善的法律及規定,鄉村公路管理缺位現象明顯。基層管理部門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缺乏全面認識,未能將管養工作歸納到政府部門行政管理以及公共服務中。村部以及鄉鎮管理部門缺乏完善的公路養護意識,尚未擬定可行性較高的養護機制。農村公路在應用中存有不同程度破壞,導致公路應用壽命縮短。加上公路養護管理主體不明確,缺乏完善的管養機構以及專業化養護人員,選取的養護設備較為簡陋,將導致公路維修效率降低,養護質量難以提升。其次,在公路養護中大多是通過人工操作為主,難以全面實現農村養護工程要求。村級公路養護責任主體劃分不明確,缺乏對應的養護經費,在公路修建養護中負債較多。農村公路尚未歸納到財政年度預算中,養護經費缺乏,導致諸多道路難以長期穩定運行,致使農村公路損壞加重。
2 提高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措施
2.1 提高養護管理水平
當前通過適用性較高的養護技術,能滿足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應用成效,提高農村公路服務質量。在日常養護中,要建立科學化、規范化、自動化養護管理信息系統。組織多項養護數據,提高多項信息應用成效、提高養護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要注重選取高科技檢測技術,保障公路養護人工檢測能朝著自動化方向全面發展。合理選取無損檢測技術,對農村公路科學化評估。擴大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范圍,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長農村公路項目應用壽命。
2.2 確定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來源
農村公路養護中要消耗較多資金,單方面憑借公路部門建設力量具有較大限制性,需要全面探究更多資金來源渠道,補充管護資金總量。農村當地交通管理部門要對公路養護資金投入提高重視,在資金投入方面上適度傾斜,有助于優化農村地區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在財政年度預算體制中,要出臺各項政策,實施公路養護管理,集中緩解農村地區養護資金不足等問題。通過資金補充提高養護成效,延長農村公路應用周期,服務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建設。通過公路建設還能強化區域企業協作,優化鄉鎮企業之間的聯系,為公路養護提供相關資助,有助于補充公路養護經費,實現公路養護管理。
2.3 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系
要強化內蒙古地區公路養護管理體系建設,優化農村公路養護機制,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成效,設定更為完善的養護管理體系。要做好公路養護工作組織協調工作,落實公路管理體質改革領導。政府相關部門要建立更為完善的養護管理組織工作,協調各個部門,提高農村公路管理體質改革領導工作成效。相關管理部門之間要密切配合,落實各項養護工作要求。還要確定養護管理職責,擬定各項管理政策。強化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要確保公路暢通無阻。政府管理部門要設定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確定養護管理主體職責。劃分養護管理資金籌集路徑,其中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性投資以及政府財政資金等,要全面基于區域公路養護現狀,擬定完善的養護管理實施辦法,擬定項目驗收等規范化文件。相關部門之間相互協調配合,做好組織間調動,全面履行自身職能。
2.4 引入更多公路養護人才以及先進化的技術設備
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中要設定養護部門,組建養護人才隊伍以及補充科學技術設備。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各項工作任務執行人是重要主體,人員綜合素質對公路項目建設質量具有較大影響。所以當前相關農村公路養護部門要集中吸取更多專業化人才,能建立更為完善的管理組織,做好公路檢測、維修、養護,提高公路項目建設質量。當前要全面提升公路項目建設質量,提高公路維護效率,還要引入更多技術設備。
2.5 全面提升路政管理成效
針對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養護操作,要注重強化路政管理成效,全面確立農村地區公路路產與路權。分析路政管理中各項職責,劃分對應的管理權限,促使路政工作全面開展。地方政府部門還要做好針對性協調管理工作,促使公路管理部門實現路產路權登記。確定路政管理各項職責,促使路政管理朝著服務化、規范化、法律化發展,全面促進公路發展建設,提高項目養護成效。
2.6 推行預防性養護
2.6.1 裂縫處理預防性養護
裂縫主要出現在公路的路面,也是農村公路養護中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公路裂縫的產生因素較為復雜,主要來源于車輛運行、施工缺陷、地質變化及材料特性等影響,當路面出現裂縫時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其裂縫將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逐步惡化,最終影響農村公路的運行質量,甚至誘發嚴重的交通安全事故。為了更好地避免路面裂縫的產生,既要在產生裂縫的同時進行及時處理,更應該借助科學的預防性養護方式,使農村公路時刻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具體而言,農村公路裂縫的產生具有多種形式,而每一種裂縫及其處理技術也具有差異性,這就要求在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實踐中,要充分考慮各種不同因素,切實發揮預防性養護技術的針對性,提升養護的整體質量。比如,由于細骨料損失而產生的路面裂縫,就需要采取霧封層處理技術,而如果裂縫的面積過大,則需要采取灌縫處理技術,即將相應的填補材料澆灌到裂縫深處,以達到養護的良好效果。
2.6.2 稀漿封層預防性養護
稀漿封層技術主要應用于新舊農村公路路面剝落,或者路面老化所造成的公路病害。該技術的應用中主要依賴于多種融合物質來實現,包括水、乳化瀝青、添加劑及骨料等,根據路面養護的需求進行科學的比例混合,并將其攪拌為一種均勻稀漿混合料,用于公路所需要修補的位置,平鋪于路面上,混合料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固化,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恢復正常的交通運行,此時的混合料借助其優質的性能,能夠與損壞路面黏合在一起,不僅滿足了路面修補的強度,還能夠達到一定的防水耐磨的效果。目前,稀漿封層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老舊路面的修補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養護反饋,屬于一種高效、低成本的養護技術。
2.6.3微表處理預防性養護
微表處理技術是預防性農村公路養護技術的重要組成,常應用于稀漿封層技術中,即當公路路面出現橫向或縱向裂縫時,對農村公路路面進行精細化處理。從具體的技術實踐路線上看,雖然微表處理技術來源于稀漿封層技術,但兩種技術仍然存在本質差異,微表處理技術是采取專業機械對漿封層進行碾壓,以提升封漿層的承載能力,在這一方面有效彌補了稀漿封層技術存在的弊端。如今,隨著微表處理技術的發展,憑借其技術應用優勢已經應用于大量的高速公路壓力表路面、瀝青路面車轍修復等環節。依賴于微表處理技術中材料的特性,其具備了較好的耐磨防損性能,但同時也需要具備專業化的操作技術,以保證養護施工的質量。
3結語
總之,隨著內蒙古地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加快,針對農村公路養護不合理問題,要注重整合公路建設成效。提高內蒙古地區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能推動公路養護市場化發展。建立完善的養護管理體制,建立科學化養護觀念,調動多方面參與積極性,推動農村經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叢晶波.淺談公路養護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5).
[2]郭小宏,楊健民,李朋偉.就地熱再生技術加熱等級和作業速度研究[J].公路工程,2013(03):213-218.
[3]吳治嵚.路橋工程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析[J].居業,2018(0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