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博雄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民對于生活和工作環境的要求也不斷地增加。在對城市環境進行規劃時,道路給排水工程是給市民提供良好舒適出行環境的重要項目之一。通過對城市道路進行科學合理的給排水設計,可以提高城市調節水資源的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貫徹落實海綿城市理論。將海綿城市理論應用到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當中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交通擁擠、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海綿城市理論對于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的重要性,并且以給排水設計要點為主要內容,旨在提高我國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的合理性,為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的出行環境。
關鍵詞:市政道路;海綿城市理念;給排水設計
海綿城市理論指的是城市具有海綿的特點,可以吸收城市路面的積水。當出現暴雨天氣時,路面會存在積水。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設工作在不斷的增加,給排水工程作為保持城市路面清潔的重要工作,人們應該提高對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將海綿城市理論應用到市政道路給排水的設計當中,能為城市道路上的車輛順利出行提供便利,并且可以減少自然環境對城市道路交通產生的不利影響。
1. 海綿城市理念的重要意義
一個城市環境的好壞對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工作質量影響特別大[1]。科學合理的運用海綿城市理論可以確保給排水作業以及城市交通的順利開展,有助于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并且給人們創造出良好的出行環境。當暴雨天氣來臨時,路面會出現積水,大量的積水會造成路面出現大面積的塌陷,給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不便。在給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理論可以改進我國城市道路的給排水系統[2],減少積水對城市路基產生的不利影響,提高城市道路的質量。除此之外,海綿城市理論還能夠及時地排放路面積水,將城市的積水補充到地下水當中,減少城市內澇的情況出現。因此,運用海綿城市理論對于減少我國水資源的浪費,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有著重要意義。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以及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對我國城市海綿理論內容進行不斷地填充和創新,以此來適應城市化進程。
2. 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要點
2.1人行道與車道設計要點
在傳統的市政道路人行道和車道的鋪設工作當中,施工人員通常采用透水性較差的材料進行道路的鋪設工作。當降雨量較大時,城市道路會出現積水對人們和車輛的出行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城市路面會阻止降雨進入到地層當中[3],為了減少地基受到積水的影響,在進行市政道路給排水的設計過程中要將設計的重點放在人行道和車道的設計工作上。施工人員在對道路進行鋪設時需要使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透水材料可以確保道路路面的積水能夠及時地滲入到地層當中,起到補充地下水的作用。在對車道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施工人員應采用透水性較好的混凝土材料對道路的路面進行鋪設,確保道路路面的積水能夠及時地滲入到地層當中。而若是采用透水性較差的材料鋪設道路則會對路基穩定性產生的不利影響。
2.2 路基排水設計要點
要想提高我國市政道路給排水的設計水平[4],設計人員在對城市道路進行設計工作之前,要先對城市的路基進行設計,并且要根據市政道路車輛的運行狀況對路基的設計方案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當城市道路路基的透水性較差時,設計人員需要對設計方案進行及時地調整,以此來提高路基的排水能力。施工人員可以采取換填的施工技術提高城市道路路基的整體質量。如果施工人員盲目地提高市政道路路基的排水性,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路面的穩定性。為了在提高路基排水性的同時提高其穩定性,施工人員需要采用壓實等方式對道路路基進行適當的處理。
2.3 綠化帶設計要點
2.3.1 加強雨水收集工作
當施工人員選擇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材料時,要將其透水性作為購置材料時所考慮的主要因素,采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可以讓路面積水及時的深入到地層當中。此外,還要在城市道路兩側的綠化帶設置雨水收集口。根據我國的規定,道路兩側的綠化帶要設置在道路下方20厘米的位置上。加強雨水收集工作可以對路面積水進行及時地處理,減少路面積水對行人出行產生的不利影響。
2.3.2 加強水質過濾設計工作
對城市道路路面的積水進行適當的過濾可以確保地下水水質的清潔程度。為了減少地下水污染的情況出現,要做好水質過濾工作。工作人員可以在一些城市路面上鋪設土層,并且在土層上鋪設砂石,通過這種方式對雨水進行層層過濾,確保其雨水的清潔度,進而確保地下水的質量。除了鋪設土層之外,施工人員還可以在城市路面安裝過濾層或過濾網,過濾掉雨水中的雜質,通過這種方法也可以提高雨水的清潔性。
2.3.3 加強滯蓄緩排設計
在進行城市道路綠化帶的鋪設過程中要加強滯蓄緩排的設計工作。設計人員要在充分了解綠化帶特點的基礎上,對綠化帶進行導流設計,使雨水能夠及時有效地滲入到地層當中。在設計中,工作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在雨水收集口要設計明溝,明溝對于沉淀雨水、過濾雨水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根據明溝的位置設計出水溝渠,出水溝渠可以對雨水的排放進行合理的分配。此外,要做好路面雨水排放的設計工作。當一些道路路面出現洼陷時,要加入導流設計來排放雨水。設計人員還需要根據不同城市道路的特點,采用恰當的設計方式,并且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地利用城市海綿理念。將城市海綿理念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結合,可以在提高城市道路質量的同時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應該保證其城市路面的美觀性。工作人員可以采用植草溝對城市路面的積水進行收集,并且可以減少管道堵塞的情況。植草溝除了能夠對雨水進行收集和使用以外,還能夠提高我國城市的綠化效果和美觀性。
3.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要點展開詳細的論述,主要介紹了城市道路人行道與車道、路基排水、綠化帶設計的要點,希望可以為我國工作人員在日后開展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通過不斷提高排水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工作人員應該將海綿城市理論應用到給排水的設計當中,為居民提供良好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提高城市的美觀性并且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蔣秀榮.“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1):126-127+135.
[2]陳立春,吳春雷,張健君,楊淑芳,曾筱荃.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探究[J].技術與市場,2020,27(05):76-77.
[3]江俊,余俊奇.海綿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滲透[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9(10):90-91+100.
[4]張冬,雷海東.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