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婭
摘 要:新常態背景下商業銀行發展科技金融業務既是商業銀行實現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發展的必要性以及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然后探討了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常態;商業銀行;科技金融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從高速發展階段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將科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該背景下商業銀行也應該與時俱進,加強科學技術在業務發展中的應用,不斷提升商業銀行科技賦能,推動我國銀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1 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行業的主體,是我國國家競爭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科技型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并且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這些企業創業風險較高,企業信息披露不規范,因此難以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支持[1]。整體來說,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于科創型企業發放貸款比例較低。很多科技創新型企業由于沒有足夠的發展資金,而錯失最佳發展機遇。目前,隨著科技興國、科技強國戰略的實施,我國一大批新興科技創新型企業正在快速崛起,包括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信息服務業等,這些企業的年均增長速度高達20%以上。但是由于傳統體制機制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難以從這些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中獲得成長紅利。
因此,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應該積極發展科技金融業務,堅持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雙輪驅動。通過科技與金融之間的充分融合,一方面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更好滿足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不斷提升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這對于我國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以及商業銀行自身的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2 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2.1 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面臨的挑戰分析
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開展科技金融業務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一是銀行業監管有待于進一步加強。2018年我國銀保監會對于銀行授信額度不足1000萬元的小微企業貸款,要著重加強監管,有效控制小微企業貸款成本和貸款風險;2019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后國有商業銀行要加強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力度,保障小微企業貸款增長率達到30%以上。由此可見,我國商業銀行普惠金融任務不斷增加,這對于商業銀行的風險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傳統業務逐漸萎縮,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負債率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我國房地產行業目前被嚴格限制,此外國有企業整體發展動力不足,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發展,倒閉商業銀行尋求轉型升級。三是銀行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增加,銀行生存和發展壓力加大,銀行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目前多數銀行信貸產品同質性較為嚴重,缺乏自身特色,雖然看起來關于科技型企業的信貸產品很多,但是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很少。四是金融行業改革速度加快,隨著我國民營銀行的不斷發展以及外資銀行的不斷進入,優質客戶對于傳統商業銀行的依賴性逐漸降低,一些傳統金融機構被逐漸邊緣化[2]。同時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越來越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五是商業銀行內部轉型緩慢。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產品難以有效滿足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需求,但是商業銀行缺乏積極主動創新意識,沒有針對科創型企業的特點研發具有差異性的金融產品。
2.2 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面臨的機遇分析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科技、內需以及輕資產服務行業快速發展,各個地區各個行業以及各個企業均在進行重構升級,傳統經濟在企業經濟中所占比例不斷下降,科技型企業發展規模不斷提升。商業銀行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既有助于自身發展,也是商業銀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表現。目前商業銀行在政府平臺以及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風險不斷增加,對科技型企業領域的信貸投放有助于商業銀行合理優化資源配置,分散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促進信貸業務的安全穩健發展。以江蘇“蘇科貸”為例進行分析,至2018年12月其已經累計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475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2600多筆,其整體不良貸款率僅為0.6%,顯著低于我國銀行業平均水平。同時科技型企業的利潤增長速度顯著高于傳統行業,科技型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只要能夠實現成果轉化,便可以創造出大量的商業價值,為商業銀行帶來巨大效益。
3 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發展策略
3.1 創新服務理念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開展過程中的貸款審批原則主要是基于企業抵押物以及擔保條件。由于科技型企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因此難以從商業銀行獲得信貸支持。但是科技型企業在發展中對于資金具有迫切需求。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轉變傳統服務理念,基于科技型企業特點以及科技型行業發展規律,分析該類型企業獨特的融資需求,然后商業銀行基于分析結果開展金融創新,研發針對性、差異化金融產品。商業銀行只有從前端開始培育戰略核心客戶群體,才能夠實現與企業的共贏發展。
3.2 創新服務模式
隨著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商業銀行紛紛采取有效措施來爭取客戶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客戶的忠誠度明顯下降。商業銀行為了能夠保障客戶資源,實現自身發展,必須要對客戶進行差異化定位,并制定差異化營銷服務方案和策略。商業銀行只有把握不同類型客戶的心理特點,抓住客戶的痛點,并通過創新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來幫客戶解決痛點,才能夠有效提升客戶金融服務體驗,才能夠真正留住客戶[3]。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實現內部不同業務線條之間的合作,為客戶提供貸款、結算以及其他包括理財、并購、發債等全方面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在發展中應該加強與外部資源的合作,通過合作提升市場競爭力,促使自身的多元化發展,比如與創投機構進行合作進行創投聯動等。
3.3 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養
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取決于人才。近些年隨著我國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科技金融人才呈現明顯的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科技金融人才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金融知識,還需要了解各項先進的科學技術,并能夠將其有效應用于商業銀行業務開展中。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力度。一方面通過教育培訓等多種方式,為銀行內部金融科技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加大對外部先進人才的引進,提升科技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此外,商業銀行還可以與高等院校在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方面進行合作,為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的發展源源不斷提供人才資源。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常態背景下商業銀行發展科技金融業務對于商業銀行自身發展以及對于科創型企業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商業銀行應該抓住歷史發展機遇,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自身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科技金融業務發展規模和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亞. 江蘇省科技信貸現狀和對策研究[J]. 江蘇科技信息,2017(12):6-7.
[2]巴曙松. 把握全球新舊動能轉換中的金融創新趨 勢[J]. 開放導報,2019(3):32-34.
[3]曹嵐. “蘇科貸”政策效應研究[J]. 中國財政,2019(1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