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經濟的發展,促進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工企業的發展也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隨著化工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種復雜化、自動化的技術和大型機械設備也開始被應用到化工企業的生產中。這雖然促進了化工企業的良好發展,但是也對化工企業的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具體的化工生產過程中,化工企業應加強對風險監控和安全管理預警技術的應用和研究,以保障化工企業的生產安全,促進化工企業的良好發展。本文就化工企業安全風險管理和隱患排查管理措施展開探討。
關鍵詞: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
引言
化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成我國經濟支柱之一,對推動我國社會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但是化工企業在生產中極易出現安全事故,進而對生產人員的安全性造成威脅,限制企業的快速發展。相關人員應明確化工企業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并加強對其的分析,根據其原因排查相關的隱患,以此為基礎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進而提高企業生產的安全性,確保可以在行業中具備發展優勢,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1化工企業生產系統中的安全事故途徑分析
通常情況下,在化工企業的生產系統中,之所以會發生安全事故,其主要的危險源是危險物質或者是危險結構,而外界環境干擾則是導致化工企業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同時,化工廠安全事故,也可能是由于系統軟件或硬件出現故障,抑或是危險結構、危險物質本身的性質發生突變。當化工生產系統處于正常狀態下時,其維護和保障系統可以讓危險結構和危險物質有規律地運行在整個系統中,并實現系統所既定的功能,讓化工原料轉化為化工產品。但是如果這種維護和保障條件失去其原有的效力,危險結構和危險物質中承載著的巨大能量就會在一瞬間釋放出來,進而引起安全事故。
2化工企業安全風險管理措施
2.1加強技術人員培訓
相關管理人員在明確化工企業在運行中出現安全事故的原因后,應根據其生產安全事故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而提高生產工作的安全性。技術人員在生產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安全事故概率。因此,化工企業在生產工作中應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在培訓工作中應提高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確保技術人員可以在生產工作中可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且在培訓工作中,相關人員應不斷地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確保其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生產工作中的安全性,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2.2優化生產工藝和設備
隨著科技的進步,化工生產工藝和設備一直處于不斷優化和改進的進程中,通過使用低毒、難燃物料替代高毒、易燃物料,自動化控制系統替代手工操作,盡可能降低高風險材料和手工操作帶來的危險。通過優化和創新生產工藝和設備,有效控制化工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從本質安全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減弱甚至從根本上消除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員的安全。
2.3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全員安全生產意識
安全培訓教育要采取多種形式寓教于樂,比如專家講課、專題探討研究、事故案例和教訓分析知識競賽等形式。培訓內容應該以本車間或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設備設施的性能、本崗位或身邊事故案例為主要內容,教育效果會更有效。事故案例教育往往最直接、最能觸發每個人內心安全生產意識的認知。化工事故頻繁發生,事故造成的嚴重后果觸目驚心,企業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要視安全為天,敬畏制度,珍惜生命,始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提高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
3化工企業隱患排查管理策略
3.1完善隱患排查制度
化工企業在管理工作中應明確排除安全隱患對提高生產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人員應完善隱患排查制度,確保相關人員以此為基礎提高生產工作的安全性。管理人員在生產工作中,應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確保相關人員可以根據相關制度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排查。企業應組織專職人員巡查相關設備的使用,以此排查生產工作中的安全隱患。
3.2做好隱患排查治理
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化工企業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化工企業在進行隱患排查時,要做好檔案記錄工作,對排查出的隱患和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針對性地處理,治理完成后銷號、歸檔,完成閉環管理。同時,注意舉一反三,檢查類似裝置是否具有此類隱患。結合隱患排查治理情況,落實獎懲激勵制度,以期引起人員的重視,鼓勵人員積極參與,有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有效運行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化工生產管理是動態管理,安全風險辨識不清或未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就會成為事故隱患,事故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就會導致事故發生。因此,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就要將風險管控放在隱患治理之前,將隱患治理放在事故預防和處理之前,通過對事故風險采取消減措施降低風險達到可接受范圍之內,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及時整改消除,就能有效杜絕事故發生。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掌握危險及可操作性研究(HAZOP)、定量風險評估(QRA)、工作危險性分析(JHA)、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檢查表、檢維修作業RAP等常用的風險評估方法,發動全體員工選取全方位、全過程辨識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企業應定期組織涵蓋一線職工、班組長以及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開展安全意識和作業行為的風險辨識、研判和評估,確保風險評估工作覆蓋全面,評估準確,管控措施準確有效,各類風險管控可控可接受。同時,要不斷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安全檢查表,不留死角全方位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杜絕事故發生。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要追根溯源進行原因分析,分析產生事故隱患是因為管理缺失?制度執行不力?還是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欠缺?對照事故隱患發生的原因對癥下藥,查缺補漏。要根治屢查屢改、屢改屢現的“頑疾”,真正實現源頭治理。
3.4安全工作動態監控
風險分為兩種:動態和靜態,而關于安全工作監控,就屬于一個動態的過程,這種安全工作動態管理,需要提前建立完善好動態管理機制。這種動態風險管理機制,運用先進的設備將風險進行收集、分類、傳輸上傳到內部局域網,通過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及時分析風險信息,做出風險預估評測。這種動態監控,不僅是靠安全管理的優化調整,在作業流程當中,也需要當地政府有一定的作為,當地政府應該及時制定出一些相關政策法規,對于化工企業發生事故,要進行法律上的懲罰,將責任追究到人,通過這種強制性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作業的動態監控和安全管理。
結語
由于化工企業的特殊性,在生產工作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化工企業生產材料及生產環境均的特殊性,會使得生產工作中出現危險性,對生產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針對產生安全事故的原因,相關管理人員應采取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優化制作過程、建立設備管理系統的方式提高其安全性,降低企業發展安全事故的概率,并采用完善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構建隱患排查檔案、建立管理評價體系等方式減少生產工作中的安全隱患,進而確保各項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王曉剛.化工企業安全風險管理和隱患排查管理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8(30):155-156.
[2]張桂英.化工企業安全風險管理和隱患排查管理措施[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8(4):257-258.
[3]雷建玲,王家龍,韋菲菲,等.關于化工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探討[J].山東化工,2018,47(24):174-175.
作者簡介:
田艷,1987.04,女,陜西省安塞縣,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油田氣化工科技公司,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管理與安全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