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燁
摘 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形勢下,人們開始重視精神文明建設,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與其息息相關。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管理視角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含義,其次分析了公共管理視角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對策,旨在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提供參考,以此來滿足群眾對于社會心理服務的需求。
關鍵詞:公共管理視角;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引言: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精神需求開始增多,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則能夠有效解決人們的社會心理問題,進而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此,相關部門需要基于公共管理視角,積極構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以此來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和穩定建設。
1.公共管理視角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含義
1.1社會心理服務含義
關于社會心理服務,不同研究群體或個人有不同的理解,池麗萍認為公共部門偏向于應用社會管理手段進行社會心理服務;辛自強認為社會心理服務最終目的為解決宏觀層面的社會心理問題;呂小康、汪新建認為社會心理服務為公共心理服務。基于此,本文對社會心理服務含義進行了如下歸結:第一,社會心理服務的本質是公共服務,公共部門需要應用公共資源和公共權力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社會心理服務的服務對象為全體群眾,提供服務的對象為公共部門,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點;第三,社會心理服務具有多種功能,具體有協調群體矛盾、建設思想文化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培育社會心態,這是因為良好的社會心態是預防和解決社會矛盾的前提,只有確保群眾具備良好的社會心態,才能夠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1.2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含義
社會心理服務是公共部門履行公共管理職責的一項行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便是公共部門為了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建立的頂層設計,旨在系統的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妥善解決個人或群體面臨的社會心理問題,以此來推動社會的整合發展。由此可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需要建立在一定高度的基礎上,公共部門除了需要發揮自身的力量,還需要統籌社會各界力量,如社區、教育機構、醫院等第三方機構,合理應用多方發展資源,如媒體資源、網絡資源等,從政治、文化、經濟等多個角度構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并且需要體系構建目標、制度、評價體系的完善程度。此外,進入到21世紀后,文化多元化趨勢日漸顯著,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也需要綜合新型的管理學和心理學知識[1]。
2.公共管理視角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對策
2.1優化頂層設計
想要優化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頂層設計,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出發。第一,公共部門需要明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目標及內容,這樣才能夠讓群眾正確認知和理解社會心理服務,進而接受社會心理服務。第二,公共部門需要強化組織領導職能,明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主體,在此基礎上建立清晰明確的社會心理服務組織構架,通過政府主導、公共部門推動的形式來統一社會心理服務目標,進而確保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三,公共部門需要優化社會心理服務制度,確保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工作由一定的依據可以遵循,具體可以參考國家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政策和方針,制定符合管轄地區實際情況的制度標準,并且制度需要結合社會心理服務需求而不斷變化。
2.2注重縱橫組織構建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涉及到的內容較多,為此,公共部門需要從多方面開展體系縱橫組織構建工作,以此來形成對實際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指導作用,確保相關操作的規范進行。具體來講,常見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縱橫組織構建方式有點狀服務平臺和三級樹形體系,兩種方式都能夠充分發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縱橫組織作用,有利于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有效落實[2]。點狀服務平臺以開展心理服務為核心工作,通過法院、公安部門等公共部門的力量來推動心理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三級樹形體系以心理康復醫院為核心單位,充分發揮了醫院的專業作用,并且全面開展了心理教學服務和心理咨詢服務,例如,鎮級三級樹形體系以新衛生院為心理服務工作站來提供社會心理服務。
2.3培育良好社會心態
為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公共部門有必要幫助群眾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具體方式如下。第一,公共部門需要重視民政建設,以此來滿足群眾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這樣才能夠讓群眾體會到社會發展建設帶來的好處,有利于群眾自覺形成自我參與、自我管理、自我反應的良好社會心理服務局面。第二,公共部門需要加強文化建設,為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進行提供精神環境,引導群眾形成理性的追求,同時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培養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構建集社會心理服務的開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2.4建立心理服務數據庫
大數據技術為心理服務數據庫建立提供了技術支持,具體如下。第一,公共部門需要做好輸入信息收集工作,具體可以通過線下服務平臺采集特定范圍內人群的相關信息,例如某一社區、某一學校等,同時對這些信息進行實名制登記,這樣能夠便于公共部門獲取真實信息。第二,公共部門需要做好數據管理工作,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并且在分析前做好調查方案規劃,明確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避免出現數據重復和丟失等問題[3]。第三,公共部門需要提高對相關信息的應用質量,通過信息分析結果預測群眾心理發展走向趨勢,同時做好信息防泄漏工作。第四,心理服務數據庫除了具備輸入數據外,還具備輸出數據,公共部門需要確保輸出數據的真實性和吸引性,通過平臺向群眾宣傳社會心理服務先關知識。
結束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是一項規模較大的工程,需要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夠構建促進人們社會心理健康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因此,各個公共部門需要整合社會資源,應用經濟、政治、法律等方式,提高公共決策的專業程度和規范程度,充分發揮公共管理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構建中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伍麟,劉天元.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現實困境與推進路徑[J].中州學刊,2019,07:75-81.
[2]陳雪峰,滕迪晴,陳晶,李巖梅.基礎社會動機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J].心理科學進展,2020,2801:13-21.
[3]向紅.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現實障礙與破解路徑[J].大連干部學刊,2020,3601:43-46.